|
【紀實文學】進京去見毛主席(之四) (九)“天堂”杭州有美景 (萬海東攝影) 從上海到杭州路程很短,只有短短兩三個小時。沿途的江南風光、三吳形勝確實好看。到了被稱為“天堂”的杭州后,完全被這里的旖旎景色迷倒了。 西湖,無疑是“天堂”景色的集中體現(xiàn)。它三面環(huán)山,面積很大,繞湖一周據說有三十多里路。湖面被孤山、白堤、蘇堤和楊公堤分隔為五片水面,每片湖面都有許多景點,每個景點都各有特色。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立于湖心,夕照山上的雷峰塔與寶石山上的保俶塔隔湖相望。由此,西湖形成“二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白堤和蘇堤是西湖風景的精華集中所在。史載,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期間,大力興修水利、拓建石涵、疏浚西湖,修筑堤壩水閘,增加湖水容量,解決了杭州至海寧間農田的灌溉問題。其實,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堤壩,并非西湖中的白堤,而在錢塘門外的石涵橋附近,遺址早已無存。但后人卻張冠李戴,借西湖白堤來紀念這位偉人。 與白堤齊名的是蘇堤。這條堤千真萬確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領導修建的。史料記載,從五代至北宋后期,西湖由于長年不治,葑草湮塞占據了湖面的一半。蘇軾在杭州主政期間向皇帝上疏,議請修筑堤壩并得到批準。他動員20萬人疏浚西湖,用挖出來的葑草和淤泥,堆筑起自南至北橫貫湖面近6里的長堤,并在堤上建起6座石拱橋,自此西湖南北兩邊的山得以溝通。后人為紀念他,將這條長堤稱為“蘇堤”。 “西湖十景”高度概括了此處的優(yōu)美景色。所謂十景是:平湖秋月、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鐘、曲院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兩峰插云。清康熙帝南巡時,將十景名稱作了訂正,并分別為之題字?,F(xiàn)今,每個景點上都可以看到康熙的題字石碑和碑亭。后來,乾隆帝南巡杭州,就十景各賦詩一首,鐫刻于碑石陰面,使西湖十景更廣為人知。 歷代以來,無數(shù)文人騷客、社會賢達都對西湖非常鐘情,常在這里小憩閑居、游湖觀景、吟詩作畫、附弄風雅。西湖美景由此名聲大噪,同時,杭州也一度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實行封山育林、植樹綠化,對西湖進行全面疏浚。在景區(qū)開辟植物園、花圃,興建和改建公園,整修各處寺廟,修建新的景點。尤其是修筑了環(huán)湖大道,使這處歷史名勝煥發(fā)出新的氣象。西湖的秀麗風光也得到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青睞,毛澤東主席經常下榻西湖國賓館。1953年12月,毛主席還在此地主持起草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萬海東攝影) (十)“天堂”杭州有文化 杭州不僅風景優(yōu)美,更有著豐富、深厚的文化底蘊。 西湖湖光山色吸引了歷代文人墨客的眷顧,他們在這里留下了諸多名篇典籍。白居易在杭州創(chuàng)作了大量有關西湖的詩詞,最為著名的有《錢塘湖春行》《春題湖上》和《憶江南》等。與白居易一樣,蘇軾也在杭州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其中最有名的是《飲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樓醉書》等。還有著名的詩人柳永、楊萬里、徐志摩,著名的散文大師張岱、魯迅、俞平伯等,都留下了許多名篇。耳熟能詳?shù)募丫淇尚攀帜閬?,如:白居易的“憶江南,最憶是杭州”;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林升的“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楊萬里的“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柳永的“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等等。 杭州襟江帶湖,氣候溫暖濕潤,常有和風細雨、朝云暮霧,獨特的小氣候十分有利于茶樹的生長,因此古來便成為著名的產茶區(qū),茶文化歷史悠久。杭州茶類型多樣、絢麗多姿,有精湛的采制茶工藝,有獨特的品質風格和品飲趣味,有獨具風韻的眾多茶館,還有許多古老動人的茶道傳說。杭州一帶名茶有幾十種,各有特色,但最為著名的當數(shù)西湖龍井。這種茶產于龍井村的獅峰山,這里峰巒起伏、云霧繚繞、雨露充沛,非常適合茶葉生長。龍井茶以“色綠、香郁、味醇、形美”著稱于世,用當?shù)氐奶厥馑疀_泡,看上去猶如蘭花初綻、旗槍聳立,茶湯嫩綠、清澈明亮,喝起來香馥若蘭、鮮爽可口。 杭州飲食文化也值得稱道。浙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而杭州菜為浙菜中的精華。杭州菜制作時都會選用最新鮮的材料,制作過程十分精細,力求營養(yǎng)最大化。尤其注重烹飪技藝,集歷代飲食發(fā)展之大成,南料北烹、口味交融,形成自己獨特的風味。除了菜系,杭州還有許多細膩、精致,色香味美的小吃,如蔥包檜、麻球王、酥油餅、片兒川等??上ЦF學生只能流流口水、掛掛眼科。 西湖周圍有許多寺廟、寶塔、經幢和石窟,為杭州增添了濃厚的宗教色彩。靈隱寺,是游覽西湖景區(qū)的必到之處。它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建成已有1500多年。寺內以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法堂、華嚴殿為中軸線,兩邊附以500羅漢堂、濟公殿、華嚴閣、大悲樓、方丈樓等建筑,看起來蔚為壯觀。還有著名的保俶塔和雷峰塔,其中,雷峰塔更是伴隨著許仙和白娘子的美麗傳說而名聞天下。 (萬海東攝影) (十一)“天堂”杭州有精神 杭州名勝還有岳王廟,坐落于棲霞嶺南麓,是南宋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岳飛的埋葬之地和紀念廟宇。岳飛被害后21年,冤案得到平反,宋廷將其遺體以禮改葬于此地,并筑墓建廟。 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岳飛在心目中的地位非常之高,所以,到這里看看也是必不可少。 岳王廟門廳上懸掛著巨幅名額,正殿檐間高懸“心昭天日”匾,兩側有“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對聯(lián)。殿前兩側有配殿,用來祭祀岳飛的大將牛皋、張憲,并立有二將軍雕像。忠烈廟西立岳飛父母的塑像,東立岳飛五個孩子的塑像。 大殿內塑有岳飛彩色坐像,高懸“還我河山”匾額,傳說為岳飛手跡。其內,歷代名人都有許多題詞,最為顯眼的是明代人所書的“精忠報國”四個字。 穿過墓門有甬道通至墓前,道旁列有石人、石獸。岳飛墓在正中,呈圓形,墓碑刻有“宋岳鄂王墓”。墓左側是岳云墓,碑上寫著“宋繼忠侯岳云墓”。整個墓的周圍古柏森森,有石欄圍護。 墓門的下邊有四個白鐵鑄的人像,均無上衣,袒胸露乳,反剪雙手,低頭面墓而跪,此即陷害岳飛的秦檜、王氏、張俊、萬俟卨四人。跪像背后的墓門上有聯(lián):“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我們這些學生,是聽著岳飛的故事長大的。所以,來到岳飛墓前,自然心靈震撼。感佩岳飛的忠誠愛國、大義凜然,痛恨四個奸佞的賣國求榮、蛇蝎心腸,也遺憾皇帝的愚昧和腐朽。我設想著,如果生命中面臨岳飛的命運時會怎么辦?顯然,岳王廟已經給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岳飛已經樹立起一尊高大的豐碑和一個光輝的榜樣。精忠報國,任何時候都應當是青年人的靈魂寄托和精神支柱,“茍利國家生死以”,“位卑未敢忘憂國”,舍此之外,還能會怎么樣? (待續(x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