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大茶類的發(fā)酵程度 六大茶類的劃分基礎(chǔ)是在制作中,由茶葉發(fā)酵的不同程度決定的。發(fā)酵程度同時影響著茶的口感和功效,然后發(fā)酵程度越高的茶,茶性更溫和,比如紅茶、黑茶;相反,不發(fā)酵或是輕度發(fā)酵的茶,茶性微寒,適合降火去燥,但脾胃較弱的人應(yīng)適量。 2、六大茶類的湯色口感 綠茶:葉綠湯清,清香、醇美、鮮爽 白茶:色白隱綠,湯色黃白,清香甘美 黃茶:葉黃湯黃、金黃明亮,甘香醇爽 青茶:也叫烏龍茶,青綠金黃,清香醇厚 紅茶:香高色艷味濃,葉紅湯紅,濃厚甘醇 黑茶:茶色粗大黑褐、口感陳香醇厚 3、六大茶類的沖泡技巧 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茶性,順應(yīng)茶性泡出來的茶,才能最大發(fā)揮茶的口感、香氣、湯色。六大茶的沖泡方式多種多樣,沒有特定的沖泡手法,別人告訴你的方式不見得適合你自己,只要你自己喜歡就好。 綠茶:用80℃~85℃水沖泡,現(xiàn)泡現(xiàn)飲。綠茶屬于不發(fā)酵茶,比較常見的有西湖龍井、碧螺春等。這類茶比較細嫩,不適合用剛煮沸的水泡,以80℃~85℃為宜,茶與水的比例以1:50為佳,沖泡時間為2~3分鐘,最好現(xiàn)泡現(xiàn)飲。 如果沖泡溫度過高或時間過久,多酚類物質(zhì)就會被破壞,茶湯不但會變黃,其中的芳香物質(zhì)也會揮發(fā)散失。沖泡綠茶最好用瓷杯。沖泡時先用1/4水把茶葉潤一潤,過20秒或半分鐘再沖水飲用,泡綠茶一般不蓋蓋子,否則茶湯會發(fā)黃。 福鼎白茶餅:在取茶后,能夠用沸水沖泡,快速潤茶兩遍,喚醒茶味。然后沖泡,第一泡時間在30秒鐘左右,而后時間加長。先聞其香,后嘗其味;茶香濃醇;茶味渾厚,濃爽,耐人尋味;可沖七八泡,香味依然,回甘仍舊。 黃茶:以蓋碗或者是玻璃杯沖泡的味道是最佳的,而黃茶中的君山銀針以玻璃杯沖泡是最好的,不僅可以觀賞茶葉在水中沖泡的整個過程和整個形狀的舒展,其“三起三落”的奇觀尤為好看。然后以1:50左右的投茶量即可,沖泡的水溫以85°,另外沖泡黃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泡30秒,第二個階段是泡60秒,第三個階段是泡2分鐘,泡好后就可以喝了。 烏龍茶:烏龍茶是半發(fā)酵茶,如鐵觀音、大紅袍等。泡烏龍茶最好用專業(yè)的紫砂壺或蓋碗杯,并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烏龍茶的投葉量比較大,基本上是所用壺或蓋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后加蓋。然后烏龍茶可沖泡多次,品質(zhì)好的可沖泡7~8次,每次沖泡的時間由短到長,以2~5分鐘為宜。 紅茶:紅茶是全發(fā)酵茶,常見的有高檔工夫紅條茶和紅碎茶。與綠茶不同的是,高水溫浸泡能夠促進其中有益成分溶出;沖泡時間以3~5分鐘為佳,高檔工夫紅條茶可沖泡3~4次,紅碎茶則可沖泡1~2次。另外紅茶最好用玻璃杯沖泡,這樣能欣賞到茶葉在水中的翻滾舒展。方法可使用中投法,沿玻璃杯壁倒水進行沖泡。泡紅茶蓋上蓋子,茶香會更濃郁哦。 黑茶:黑茶是后發(fā)酵茶,在儲存中仍然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進行自然的陳化,在一定時間內(nèi),還有越陳越香的特點。以普洱茶為代表的黑茶,沖泡時也要用100℃的沸水。第一次沖泡黑茶,要用10~20秒快速洗茶,即先把茶葉放入杯中,倒入開水,過一會兒把水倒掉,再倒入開水,蓋上杯蓋。這樣不僅濾去了茶葉的雜質(zhì),而且使泡出的茶湯更香醇。后續(xù)沖泡時間常為2~3分鐘。普洱茶一般用專業(yè)的茶具來泡,紫砂壺、蓋碗杯都可以,投放量一般是綠茶的2倍。 4、六大茶類的儲存 六大茶類雖然是干茶,為了保持茶葉的活性和口感,儲存起來也是稍稍需要講究一些。首先茶葉儲存三大原則:干燥、避光、密封。然后綠茶、黃茶:需要密封后,放冰箱冷藏;而白茶、烏龍茶:需要常溫密封保存;長時間不喝,也要放冰箱冷藏;紅茶:常溫密封保存,切記防潮;黑茶:常溫保存,陰涼通風(fēng)、切忌日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