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文化里,習慣了朋友或大家庭聚會時大家在一個盤子里夾菜。但共食共飲其實是傳染性疾病的溫床。 有些媽媽常常與孩子同用一個碗吃飯,把這當作不分彼此的親情的表達的同時可能給自己或他人增加了感染傳染病的風險。新時代飲食文明倡導合理膳食,預防疾病,減少浪費,拒絕共食。以下介紹的四點正確飲食行為,可以幫助你“吃”出健康,“吃”的文明。分餐是一種健康飲食行為。 通過分餐可以實現(xiàn)食物多樣化,按需分配,定量攝取,食不過量,有益于合理膳食、營養(yǎng)均衡,還可以減少交叉感染,降低食源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的發(fā)生。
在外就餐或聚餐,可以實行公筷公勺,把吃飯當做一種自律的自主膳食行為,杜絕同器具分享,杜絕混吃、夾菜、共碗、共勺。讓一雙公筷,撬起健康新“食”代。在餐廳吃飯不要追求量多,而應該按需點菜,努力踐行光盤行動,做到不暴食,不浪費。 鼓勵臺面分餐或后廚分餐,提倡小份量食物。 飲食行為直接影響健康。人人應做到餐前餐后勤洗手,咳嗽噴嚏捂口鼻。合理膳食,培養(yǎng)清淡口味,接觸食物的器具做到生熟分開、定期消毒。不接觸活畜禽,拒絕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