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韜光養(yǎng)晦,有所作為”,如今看來有失有得。 “以戰(zhàn)止戰(zhàn),以戰(zhàn)促和”更勝一籌,毛主席超人的智慧是經過歷史檢驗的,今天我們來回顧一下毛主席建國后是怎么同美國談外交的,和美國打交道,毛主席早就做出了杰出的榜樣——不卑不亢,國家利益面前絕不退讓,讓人解氣! 毛主席同美國的外交較量,分為武戲和文戲。武戲抗美援越、抗美援朝全勝,也廣為人熟知,這里就不多說了,今天重點講得是文戲。 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期間,美軍司令官沃克上將被圍逃跑途中翻車死亡后,時任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召開了記者招待會,氣急敗壞宣布要對中國使用核武器,并通過報紙大肆宣揚——26顆原子彈運抵朝鮮海域附近,先在平壤投放,投放成功后,將在北京投放。 得知消息的秘書急急忙忙到最高國務會議現(xiàn)場耳語告知毛主席,毛主席卻讓秘書大聲向全體參會人員宣讀這一消息,這一讀,會場鴉雀無聲。 毛主席啪一拍桌子站起來了,說了一句在今天聽來都擲地有聲的話?。骸澳愦蚰愕脑訌?,我打我的手榴彈,最后我一定戰(zhàn)勝你!” 到了越南戰(zhàn)爭,毛主席告訴美國:你不許越過北緯17度線,越過我就出兵!美軍自始至終就沒敢越過。 好了,接下來,我們來講文戲。美國總統(tǒng)訪華前有三場較量, 第一場:尼克松訪華前,為了要面子,提了一個要求:美國總統(tǒng)沒有到一個沒有外交關系的國家訪問的先例,讓我來得請我來。毛主席說:我沒請他,我得實事求是!最后《中美聯(lián)合公報》是這么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獲悉美利堅合眾國總統(tǒng)理查德·尼克松先生有訪華意向,故發(fā)出邀請?!?br> 第二場:美國提出總統(tǒng)訪華要坐總統(tǒng)防彈轎車,得乘美國空軍一號,否則不安全。毛主席說在中國,安全問題不是他該考慮的,到這來,就得坐中國汽車,乘中國飛機。 第三場:為了羞辱我們美國說要送給中國一套“電視直播系統(tǒng)”,毛主席說我們不食嗟來之食,我們出錢買,美國就地起價,價格翻了三番,毛主席咬牙買下。后來,美國人來了之后要用電視直播系統(tǒng)向國內直播時,毛主席說按國際慣例你們得出租金,價格中國人說了算,就是我們買設備的錢。美國人干瞪眼,這既維護了民族尊嚴,又白得一套設備。 毛主席晚年身體不大好,相關部門規(guī)定每年會見20個外賓,多一個,列入下年計劃,《戴高樂傳記》記載法國戴高樂去世前最大遺憾就是沒有見到毛主席,也是他的最后遺憾。尼克松來到中國后,中方沒有事先通知,臨時通知他毛主席要在書房接見他。 尼克松見到毛主席后,毛主席沒有同他談外交,而是和他談起了哲學,哲學是大學問,尼克松聽不懂,他在傳記中寫道:“我云山霧罩般地聽毛跟我談了一小時十五分鐘的哲學,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毛的風采,毛的睿智已經征服了我,站在他的面前,我不敢說半句假話,像犯了錯誤的小學生站在嚴厲的先生面前那樣,因為毛智慧的雙眼仿佛把我看透?!?br> 尼克松還在傳記中寫道:“這里既沒有愛麗舍宮的輝煌,也沒有克里姆林宮的威嚴,但毛書房從地板一直到天花板的書仿佛要把我壓垮,我知道,這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濃縮?!?br> 中美之間真正的較量是在關于臺灣上。中美雙方經過艱苦談判,2月25日終于草簽了《上海公報》,26日的時候,美方感覺吃虧了,提出要求修改的地方達100多處,請示修改的電話27日凌晨1點零5分打到毛主席臥室時,毛主席說了一句話:“鑒于他是有勇氣訪問中國的第一個美國總統(tǒng),我們可以適當照顧他。但是,在關于臺灣上一個字都不能動!動一個字他就空手回去!” 美方最終回復:既然關于臺灣的不能動,別的地方修改沒有意義。最后就象征性地修改了一兩處。27日上午,雙方正式簽字。尼克松在回國的飛機上,思來想去,他突然醒悟:當初不懂的那些東西,恰恰成了《上海公報》每一段開篇的話。 他在傳記中寫道:“我突然發(fā)現(xiàn),毛主席雖然年事已高,而且重病纏身,但他仍然牢牢地把握著這個世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