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干燥,不少女孩已經(jīng)開始了保濕工作,敷起了面膜。近日,上海市消保委針對自然堂、百雀羚、一葉子等大眾品牌,蘭蔻、SK-II等40款面貼膜和涂抹式面膜開展了比較試驗。 面貼膜的保濕功效總體要好于涂抹式面膜 結果顯示,全部樣品都通過激素的安全測試;在保濕功效上, 面貼膜的保濕功效總體要好于涂抹式面膜,20款面貼膜樣品間存在明顯差異;天絲等植物纖維材質的面貼膜在貼合性和舒適度上均好于無紡布材質的面貼膜。 1、保濕功效面貼膜樣品間存在較大差異 本次比較試驗在環(huán)境溫度20-22℃、相對濕度45-55%的條件下, 使用專業(yè)皮膚功效測試儀器,分別對志愿者在1小時、2小時、4小時后皮膚角質層水分含量進行檢測。角質層水分含量增量值的差值越大,樣品的保濕功效就越好。 檢測結果顯示, 以1小時保濕功效為例,2款樣品的數(shù)值達到30以上,保濕效果較好;3款樣品在10以下,保濕效果不佳。4小時后,12款樣品的保濕功效仍保持在10以上,保濕效果較好(見表一);3款樣品的數(shù)值僅為0至1.04之間,不具備4小時保濕效果。
(注:廣州寶潔有限公司稱其產(chǎn)品旨在提供長期保濕功效,幫助肌膚從內(nèi)而外實現(xiàn)整體改善,而不僅僅局限于摘除面膜后的暫時性含水量提升。) 2、涂抹式面膜樣品間保濕效果基本相近 因作用機理、一次使用量不同等因素, 涂抹式面膜樣品的保濕效果略遜于面貼膜樣品。檢測結果顯示, 以1小時保濕功效為例,17款樣品的保濕功效最高值與最低值的差異僅在5之間,保濕效果差異不大; 3款在電商平臺購買的宣稱有補水保濕功效的面膜,檢測結果顯示,其保濕功效數(shù)值從1到4小時均為負值,不具備保濕效果。
面膜到底怎么用!權威專家這樣說 結合本次比較試驗結果,市消保委邀請了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皮膚科相關專家,對面膜的選購與使用作了專家解讀。
1、不含防腐劑的面膜問題更大
2、使用前先用化妝水
3、頻繁使用易形成過敏性皮膚
4、敷完面膜后記得洗臉
5、在皮膚敏感期建議暫停使用面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