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代桃僵”這句成語,出自一首樂府詩。詩的開頭第一句是:“雞鳴高樹巔,……”因此,在《樂府詩集》中,這首詩就以《雞鳴》為篇名。詩的末后一節(jié)原文是: 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嚙〔niè〕桃根,李樹代桃僵。 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大意是說:井邊有一株桃樹,桃樹旁邊有一株李樹。害蟲來咬桃樹的根,李樹雖然沒有遇到蟲害,卻也替桃樹著急、難受,而至于僵死了。桃李這樣的樹木,尚能同情互愛、以身相代,同胞兄弟還能把手足之情忘得一干二凈嗎! “李代桃僵”這句成語,就是由這首詩來。本意是借桃李的患難與共來比喻兄弟互助互愛。但是后來人們運用這句成語的時候,卻多用它來比喻彼此相代、頂替或代人受過的意思。 清黃遵憲《感事》詩:“芝焚惠嘆嗟僚友,李代桃僵泣弟兄?!?/span> 《聊齋志異·胭脂》中說:“彼逾墻鉆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誠難消其冤氣?!薄敖├畲摇保馔袄畲医?。 《學成語知典故》公眾號將于每天早上6:00更新一條典故。 每天讀一條,三年之后 這千條典故給你的知識 沉淀必將成為你的財富 插圖 排版 / 丸子 |
|
|
來自: 昵稱14934981 > 《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