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要再分享一下三代同堂,還有福氣的觀念。 如果只是形式,合作,不值得我們用心去維護,三代同堂最重要的意義 就是把我們的生活跟我們最希望的福氣掛鉤起來 全世界的人,中國人應該最重視福氣,很多民族根本不懂什么叫福氣 我們過年時候,家里的門最喜歡貼的是福字,有時還倒過來,福到了。 我們的家庭教育,小孩叫他要惜福,愛惜福氣 孩子在我們家出生,碰到這樣的父母,祖父母,這是孩子的福氣 要愛惜這個福氣,叫惜福。成年時候,要造福。造福社會 工作能掙錢,掙錢只是一部分功能 如果抱著掙錢的心態(tài)去工作,會覺得工作很辛苦,賺錢很少,不太懂得金錢的價值 我們出去工作,是出去造福別人,是在造福自己,然后到了老年,才有足夠的??梢韵?/p> 我們的很多觀念從福氣來的,我們一生從小到老,都沾了很厚的福氣 我們所作所為,都和福氣相關(guān),這種文化也是西方人不了解的。 和西方人講這些,會覺得有點對牛彈琴味道。 小時候告訴孩子,用東西要節(jié)儉,養(yǎng)成好的習慣,不要浪費,就是惜福 父母趁著自己年輕力壯時候,多參與工作,多造福社會,叫做造福。 你的福氣留下來,將來老的時候可以享用。 年輕時沒貢獻,老了沒有福氣可以享。因為人家心里頭沒有你的存在。 很多老人家很多人照顧,就是他們年輕時到處去廣結(jié)善緣,結(jié)交很多朋友,即使沒有子女,一樣有很多朋友。 如果年輕時候好吃懶做,根本沒有福氣,到老了以后,孤苦伶仃也沒人同情 現(xiàn)代社會在城市的公園里,有很多老人其實挺孤獨的。 因為整天都沒有人和他說話,你肯過去說幾句話,他是非常喜悅。 三歲看大,六歲看老,一個人六歲就知道他老年有沒有福氣。 因為他養(yǎng)成了很多壞習慣,所以沒有福氣,看一個人,可以不必看手相看臉相,看習慣就可以了。 人的行為表現(xiàn)出來是最真實的,嘴巴講的不一定是真的。 家庭比事業(yè)更重要,因為小孩一生只有那么幾年是童年 如果連這幾年都舍不得教他,等他長大了,就無能為力了。 中國有古話,富不過三代,即使這一家人有好運氣,也不過是幾十年,很快就過去了。 中國歷史任何一個家族能夠興旺幾百年的很少,靠的是家庭教育 福氣如果做到,就可以發(fā)達恒久。如果只有一點點福氣,兩代人花光了 到第三代就垮了,再怎么努力都沒有用,福氣都被兩代花光。 家庭教育,是福氣的傳承,小孩從小知道,福氣要愛惜,福氣一享光就沒了。 我們家的福氣不是只在門上貼很多福,不是貼了就有福了 福是自己做出來,是自己積累出來的,造福人群,危害的事不做。 有利大家的事,是自己的機會或榮耀,做了一定有福報,但是不能去想。 去想,就是動機有貪念,動機有問題,有貪念的想法,反而得不到福氣。 你以為孩子小,以后的事和自己很遠?事實上,高中學習成績出問題,是初中時期欠下的債;初中成績出問題,是小學時期欠下的債。小學成績出問題,是0-6歲欠下的債。為了不欠這一系列的債,6歲以下是黃金時期,早知早留心,加入家庭教育分享群,每天在群里分享育兒小知識。 本文作者:弘毅老師,師范教育畢業(yè),碩士,家庭教育閱讀推廣人,知名幼教機構(gòu)顧問 |
|
|
來自: 昵稱67232181 > 《科學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