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9年,魯迅回紹興老家搬家,他要接家人去北京生活。早已成家的閏土聽說后,帶著大兒子章啟生來到魯迅家?guī)兔?。再次見到閏土,魯迅百感交集,童年的回憶仿佛就在眼前??粗矍斑@個黝黑木訥的男人,魯迅還像童年時那樣叫了一聲:“閏土哥,你來了......”然而,閏土卻沒敢答應,他的嘴唇動了動,眼睛里有喜悅,也有感動,卻沒有了光芒,只是對著魯迅恭敬地叫了聲:“老爺。”魯迅回過頭去,他知道,自己又失去了一個朋友。 多年未見,閏土已經(jīng)成了一個五個孩子的父親,生活的重擔早就把他壓得麻木不堪。臨行前,魯迅把帶不走的東西都送給了閏土。從此,再也沒有聯(lián)系過。 40年后,魯迅的兒子周海嬰帶著母親許廣平去上海參加魯迅墳墓遷移之事,然后回到紹興的魯迅紀念館。在這里,他見到了一個人,此人便是閏土的孫子章貴。 章貴與周海嬰一見如故,兩人聊了很久。章貴告訴周海嬰,在自己三歲時,祖父便因為生病沒錢醫(yī)治去世了,而自己的父親,后來也積勞成疾去世了。父親去世后,母親只能到上海當保姆,哥哥被拉走當了童工,還有個妹妹,不到五歲就被餓死了,舊社會的家破人亡就是這么簡單。自己則待在家鄉(xiāng),重復祖輩的命運,給人當了長工。 章貴很愛學習,解放后,他每天都堅持在閑下來的時候自學文化知識。1954年,他被調(diào)入魯迅紀念館工作。章貴一邊工作,一邊進入職工學校學習,文化水平也不斷提高。因為祖父與魯迅的關(guān)系,章貴十分熱衷于對魯迅的研究,漸漸地成了研究魯迅的“專家”。幾年間,他寫了幾十萬字關(guān)于魯迅的文章,被發(fā)表到各大報紙。 周海嬰聽完章貴的故事,心里百感交集,章家人這些年過得不容易,但當時又有多少人跟他們一樣呢?令人欣慰的是,二人已經(jīng)沒有了父輩之間的那種隔閡。從此,兩家人便一直保持書信聯(lián)系。 此后的幾十年里,章貴一直堅守工作崗位,1982年,他被破格提拔為魯迅紀念館館長,一直到1993年退休。 |
|
|
來自: 豐少少爺 > 《歷史!人物、文化?!?/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