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出生于山東曲阜,是中國古代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去世第二年起,魯哀公下令在曲阜闕里孔子舊宅立廟,祭祀孔子,自古以春秋兩祭為主。
從漢高祖12年,孔子的第八世孫孔騰被封為奉祀君以來,孔子嫡長一直承襲這一爵位,到了1055年,改封為"衍圣公"。它是中國封建社會享有特權的大貴族,宋代時相當于八品官,元代提升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

臺北孔廟每年9月28日都會舉行祭孔大典,由孔子的第79代嫡孫孔垂長主持??状归L雖然承襲了先人祭孔重責,但他已經沒有"衍圣公"的爵位。
因為早在1935年1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下令將"衍圣公"的爵位改為"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這一官職仍采用世襲制??状归L的祖父孔德成也就成了最后一任"衍圣公",也是第一任"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

青年孔德成
2009年孔垂長從祖父孔德成手中接任"奉祀官",一度十分抗拒。原來,相對于歷代孔家嫡長來說,他走了一條不尋常的教育之路。他高中畢業(yè)后遠赴澳大利亞留學,喝完洋墨水回到臺灣,又到私人企業(yè)上班。
孔垂長從小沒讀過四書五經,《論語》也不太熟,直到祖父病重,要他上場祭孔,孔垂長才意識到肩上的責任已無法逃避??状归L這才開始學習有關祭孔的大大小小禮儀,并且下定決心涉獵儒家學說,同年他辭掉工作,專心宣揚孔子文化。

孔子后代孔垂長(圖右)擔任孔家家祭主祭官,在年度祭孔典禮之前舉行家祭。曾子后代曾慶泓(左上圖)與孟子后代孟令繼(左下圖)一同參加祭孔大典。
我們《兩岸秘密檔案》攝制組訪問了孔垂長,潛心研究儒學的他,全身散發(fā)儒者風范,頗有祖父的神韻。孔垂長說看到臺灣各界的團體、士農工商任何階層的人,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儒學愛好者,他們對于中華文化的愛慕之情,或是說他們想要去學習中華文化的這種動機,都讓他深受感動。
如今,孔垂長的長子已經十余歲,奉祀官繼承有人。對于"世襲"官職,孔垂長說,他會繼續(xù)傳下去。對于下一任"奉祀官",孔垂長已有一套培養(yǎng)計劃,他希望帶著孩子到世界各地看不同的文化,讓他自己慢慢地能夠去自悟,了解到奉祀官世襲制度其實是在發(fā)揚中華文化的一個道統(tǒng)、一個象征。

2006年9月臺灣,孔垂長和祖父孔德成及兒子合影。
早在2011年5月,孔垂長就發(fā)起成立了中華大成至圣先師孔子協(xié)會,高揚孔子思想。這一年8月,孔垂長現(xiàn)身山東曲阜,這是孔子嫡孫在暌違一甲子之后,再訪故居。
2012年4月,孔垂長以"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身份,先率團至曲阜孔廟主持春祭大典,次日在孔林家祭。

孔德成抱著出生不到兩個月的曾孫孔佑
作為孔子的血緣延續(xù)和儒家思想的文化象征,從"衍圣公"到"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一直承襲未斷,并還在延續(xù),構成了中國歷史進程中的一條綿綿不絕的文脈。
除了孔子嫡長一脈,孔子世家枝繁葉茂,脈脈相傳。根據最新修訂的《孔子世家譜》,目前已在全世界收到120多萬份孔子后裔的資料,證實孔子后裔繁衍到了83代,輩份最小的是"念"字輩。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綜合:山東衛(wèi)視、廈門衛(wèi)視《兩岸秘密檔案》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