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吃貨小編。今天給大家的是非常受武漢人愛吃的早點之一,做法非常的簡單,也非常的美味。 武漢的小吃可以說得蠻多的,像熱干面和豆皮在全 國都是非常有名的,所以當時我要來武漢出差也是非常的激動,因為終于可以吃到地地道道的武漢美食了。能夠在我們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美食肯定有會有它獨特的風味。 但是還是有太多的武漢美食沒有被人所知,我所能做到的也只是把我所知道的傳統(tǒng)美食分享給大家,讓更多的朋友知道。我喜歡在家自己動手制作美食,不止可以增長自己的廚藝,還可以增加與家人的互動性。 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分享給你們的美食:面窩 食材:大米、糯米、黃豆 輔料:姜、小蔥、白芝麻、鹽 面窩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將大米、糯米和黃豆泡上一個晚上,姜小蔥清洗干凈切成末狀備用。將泡好的大米、糯米和黃豆加入少量的水磨碎成米漿,在米漿中加入適量的鹽、小蔥末和姜末,攪拌均勻備用 第二步:鍋中燒油,油熱后將面窩工具放入油中潤一下,在底部撒些芝麻,再舀勺米漿放入其中,表面再撒些芝麻。 第三步:放入鍋中炸,并將中間的孔用勺扒開,兩面炸成金黃色后撈出擺盤。 這個時候我這到武漢名吃就已經制作完成了,面窩是非常受武漢人愛吃的早點之一。它通常只在早餐時間(武漢人稱為“過早”)提供。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得干脆成了一個小洞,呈凹狀,武漢人不習慣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窩”。它經濟實惠,制作簡單,遍及武漢三鎮(zhèn)的大街小巷的早點攤上都會有它的身影。 小貼士: 1、大米姜,加入糯米是為了口感更好;加入黃豆是為了增香;大米、糯米和黃豆都要充分浸泡后磨成細米漿;米漿中加入適量的鹽、小蔥末和姜末調味,攪拌均勻后靜置十分鐘。 2、炸面窩是專門的工具, 先放入油鍋中潤一下, 撒些芝麻,放入準備好的米漿;再撒些芝麻在表面上;放入油鍋時要注意用勺將中間撥一下, 讓中間形成一個洞。 3、武漢傳統(tǒng)的吃法是配上一碗蛋花米酒, 有干有稀, 特別好吃。 美食小課堂: 糯米有兩個品種,一種是橢圓的,挑的時候看他是否粒大飽滿。還有一種是細長尖尖的,這種挑的時候看是否發(fā)黑或壞掉,出現此情況則不宜購買。糯米的顏色雪白,如果發(fā)黃且米粒上有黑點兒,就是發(fā)霉了,不宜購買。大米腹部常有一個不透明的白斑,白斑在大米粒中心部分被稱為“心白”,在外腹被稱為“外白”。腹白部分米質蛋白質含量較低,含淀粉較多。一般含水分過高、收后未經后熟和不夠成熟的稻谷,腹白較大。大米粒硬度是由蛋白質的含量決定的,米的硬度越強,蛋白質含量越高,透明度也越好。一般新米比陳米硬,水分低的米比水分高的米硬,晚秈(粳)米比早秈(粳)米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