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口苦——肝膽有熱所致 【癥見】口感苦者常兼有頭痛、眩暈,苔薄黃、脈象弦數 【治法】清瀉肝膽郁熱 【方用】龍膽瀉肝湯 二、口甜——脾胃功能失常所致 (1)脾胃熱蒸口甜 【癥見】口甜而渴、喜飲水、多食易饑,或唇舌生瘡、大便干結,舌紅苔燥,脈數有力 【治法】清脾瀉火 【方用】瀉黃散;清胃散 (2)脾胃氣虛口甜 【癥見】口甜而干、氣短體倦、不思飲食、脘腹作脹、大便時干時軟。 【治法】益氣健脾,和胃養(yǎng)陰 【方用】益胃湯與四君子湯加減 三、口咸——腎虛所致 【癥見】腰膝酸軟、頭昏耳鳴、五心煩熱、盜汗遺精、苔少、脈細數 【治法】補益腎陰,滋陰降火 【方用】知柏地黃湯加減 四、口酸——肝膽之熱乘脾所致 【癥見】胸悶脅痛、惡心、食后腹脹、舌苔薄黃、脈弦 【治法】瀉肝和胃 【方用】左金丸與六君子湯加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