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與高人交往,勤與能人共事,常與福人相處。 來源:師傅曰 摘編:金海炎 人,是很難看清自己的。 有人說,了解一個人最快的辦法,就是看他交往的朋友。 很認同作家韓寒的一句話:“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yōu)秀,要看他有誰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與誰相伴?!?/span> 千萬別小看潛移默化和耳濡目染的力量,人就是在這種力量中漫漫被塑造出來的。 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01,向高人學(xué)觀世之法 觀世間,看萬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度。 有的人平視,卻容易被眼前的糾葛和煩惱遮住視線。 有的人仰視,卻站在自己的幸福里苦苦尋找幸福。 而高人之所以能 “ 不畏浮云遮望眼”,是因為他所處的高度不同。 他們學(xué)識淵博,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善于從不同角度看待事情。自然眼界開闊,目光如炬,看得遠,也看得深。 多與高人交往,是借他們之眼,看到更遼闊和更通透的世界,是得到他們指點迷津,是在潛移默化中學(xué)習(xí)他們的長期思維。 亞里士多德說:“人生最終的價值在于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存在于生存?!?/span> 東漢末年名將呂蒙,當(dāng)年正是得益于孫權(quán)的勸學(xué),才意識到自己當(dāng)權(quán)掌管政事,需要多讀書。 于是,下了一番苦工夫,才干和謀略得到了質(zhì)的提升,不僅令魯肅刮目相看,也為自己后面的屢屢戰(zhàn)功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礎(chǔ)。 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p> 有時候,高人的一兩句話,就能打通一個人煩亂而糾纏不休的思緒,讓人恍然大悟,在迷霧中漸漸明晰前方的道路。 正如詩人泰戈爾所感慨:“我們看錯了世界,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p> 目光所及之處,就是一個人的人生高度。 多與高人交往,看待事物學(xué)會放眼量,方能更有洞察力,更能明確自己的目標(biāo),更能看清自己的不足,查缺補漏,為未來蓄勢。 02,向能人學(xué)處世之道 能人,即指有一技之長的精英。 “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果你有機會跟自己醉心的領(lǐng)域大師切磋,你會抓住這難得的機會嗎? 有人說:“哪能啊,這不是班門弄斧嗎?” 這讓我想起了聞名世界的數(shù)學(xué)家華羅庚一貫的主張: “弄斧必須到班門。” 為什么呢?原來,對不懂行的人來說,炫耀自己的技能,對人對己都沒有好處。 但若能得到行家大師們的指點,就能進步得很快,若有幸得到肯定,則更能增加自己勇攀高峰的信心。 何樂而不為呢? 能人,也是指能把事情辦好的人。 一個能把大大小小的事情處置得妥當(dāng)之人,必須是一個有才干、有擔(dān)當(dāng)情商商的靠譜之人。 做事,人人都會,但把事情做好,就不見得了。 “成事不足,敗事有余”,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某烧Z,指的是那些辦不好事情,還把事情搞砸的人。 能人做事,面面俱到,讓人放心、舒心、歡心。 蔡康的父親就是這樣的人。 他請客時,會顧及每個賓客,讓客人有賓至如歸之感。比如說,講笑話逗客人高興,為大家挑選當(dāng)季美食,讓大家相處時其樂融融。 李嘉誠也是這樣的人。 早年間,馬云、馮侖等人還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老板時,曾收到李嘉誠的宴請。 一開始,他們都很緊張,卻沒有想到李嘉誠早早就在電梯門口等他們,接著跟每個人逐一握手,并安排抓鬮拿號避免了座次文化的尷尬。 不僅如此,李嘉誠還特意在每一桌多備一份碗筷,輪流跟每一桌的人交流。 可以說,之前讓人擔(dān)心的所有問題,到了李嘉誠這里都迎刃而解。 周到地待人接物,是永不過時的修養(yǎng)。 勤與能人共事,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處世之道多么貼心而高雅。 別人沒有考慮到的都考慮到了,左右逢源,解決各種問題于游刄之間,將局勢穩(wěn)穩(wěn)掌握在自己手中。 勤于能人共事,學(xué)習(xí)能人辦事的智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人生大有裨益。 03,向福人學(xué)上進之心 福人,慈眉善目,眼中有光,口中有德。 一走近,就讓人如遇清晨的陽光,溫暖明亮。 常與福人相處,會被他們身上的正能量感染,行動會變得積極正面。 所謂福人,自帶陽光,言近旨遠,談笑間,讓所有的不快灰飛煙滅。 總能在言語間,撫平人心的一道道疤痕。 總能看似不經(jīng)意間,將平和的力量傳遞出來。 人是很難看清自己的,唯有在與人相處,與事周旋的過程中,反觀自己,才有可能明白。 多與高人來往,學(xué)觀世之法,看更寬闊的世界。 勤與能人共事,學(xué)處世之道,便有更周全的思慮。 常與福人相處,學(xué)樂觀上進,得幾分安寧恬淡。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致謝原創(chuàng)) 2020年3月11日 更新于 03月11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