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德五年(1510年),王崇慶元配段氏已經(jīng)去世,于是在這年娶了繼室張氏。第二年八月二十四日(1511年9月15日),王崇慶的次子王田出生,此前一天,王崇慶曾夢到一枚金錢從天上落下,金錢上有“上帝賜丸”四字,第十一開(畫頁上部書“十四”字)畫的就是王崇慶夢見金錢的情景。把兒子看做上天所賜,足見王崇慶對次子王田的喜愛。 王崇慶剛邁入仕途不久,專擅一時的大太監(jiān)劉瑾倒臺。劉瑾雖下詔獄,明武宗還有些猶豫,沒有立即誅殺,身為戶部主事的王崇慶向皇帝上疏,“力請早正典刑”。清李衛(wèi)所編《畿輔通志》里也記載了這件事:“王崇慶,字德征,開州人,正徳進士,授戶部主事。時劉瑾既得罪,下獄未誅,崇慶疏請即正法?!钡谑_(畫頁上部書“十五”字)畫王崇慶身穿朝服向明武宗當面進言,由于畫師并不熟悉宮中情形,因此所繪宮殿、皇帝等并不寫實。像這樣把皇帝畫到官員事跡圖里當“配角”的做法,在故宮博物院藏《徐顯卿宦跡圖》中也能看到。 正德六年(1511年)四月,刑部員外郎宿進上疏,請求撫恤因忤逆劉瑾而死的大臣,斥革兵部尚書王敞等阿附劉瑾的官員,并說內(nèi)侍中還有劉瑾余黨,應(yīng)讓太監(jiān)張永繼續(xù)追查。宿進的上疏呈遞給明武宗,當天下午,張永傳旨急召大學士李東陽、楊廷和等人,張永對他們說:“皇上因為宿進上疏的事情非常生氣,打算親自審問?!贝叽偎麄冓s快入見。李東陽聽說武宗剛剛喝醉,便對張永說:“日暮不是見君之時,宿進不過是后生狂妄,請啟奏皇上從寬處置?!庇谑菑堄廊ヒ娢渥冢^了一會,命人將宿進帶到午門外杖責五十并削職為民。時人認為宿進提出追查劉瑾余黨,故而觸怒“群小”,招來災(zāi)禍。 直到九月,王崇慶才出錦衣衛(wèi)獄,被貶為廣東肇慶府德慶州壽康驛的驛丞,從六品官員降到了九品之下的雜職官。第十四開(畫頁上部書“十七”字)畫王崇慶將坐船從水路到廣東,同年士大夫們紛紛前來餞行。王崇慶和各位官員都是常服裝束,頭戴烏紗帽,身穿各色圓領(lǐng)并綴本等補子,來送行的皆為京官,所以腰間都懸掛著牙牌。 大概在王崇慶到德慶后不久,父親王綸就因病去世了,于是王崇慶丁憂回籍。原本打算將父親安葬在祖塋,但因開州發(fā)大水而不果,王崇慶只好到東城外尋找合適的地方,最后看中得勝崗的一塊地,從地主竇章手中買來,栽柏筑室,建成“王氏先塋”,于正德七年(1512年)三月將王綸安葬在此。第十五開(畫頁上部書“十八”字)中王崇慶頭戴麻布方巾,身穿麻布袍,腰绖麻鞋,正指揮人役栽種松柏,他身后是王綸之墓,墓碑題“奉訓大夫漸齋先生王公之墓”。 正德八年(1513年),居鄉(xiāng)守制中的王崇慶拿出自家二百畝地作為“王氏義田”,分給族中諸伯叔們,體現(xiàn)出王崇慶敦族睦親的美德。第十六開(畫頁上部書“十九”字)里,王崇慶因有服在身,仍是孝巾孝衣腰绖的打扮。 正德十年(1515年),王崇慶33歲,三年孝期已滿,繼室張氏大概早已去世,王崇慶又娶了第三任妻子谷氏。此時親友都勸他出來做官,當年王崇慶會試時的考官劉春現(xiàn)已是禮部尚書,也來信讓他早日入京候選。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崇慶授沁州(今山西沁縣)判官。第十七開(畫頁上部書“二十”字)為王崇慶前往沁州赴任的畫面,背景可見沁州的城門、城墻,王崇慶紗帽吉服坐在轎內(nèi),沁州父老兒童在城外道旁迎接。 王崇慶到任沁州后,發(fā)現(xiàn)沁州守御千戶所的軍士大多頑愚難馴,王崇慶先是申明皇祖圣訓,又在官署大門外立旌善、別惡兩牌,對軍士加強管理,三個月即頗見成效,“遠近肅然”。時任河東巡鹽御史的朱裳(1482年-1539年)聽說此事后“擊節(jié)嘆賞”,不久就向朝中舉薦,朱裳說:“訪得沁州判官王崇慶,于議論英發(fā)見其學,于志氣向上見其守,此則英杰而屈于下僚者也。”第十八開(畫頁上部書“二十一”字)畫王崇慶在大堂審問罪囚的情景。 王崇慶父親王綸生前最后的職務(wù)是沁州知州,因此王崇慶在任沁州判官時也非常用心。盡管他是京朝官補外任,但能做到隨遇而安,不因有司事務(wù)繁多而稍有懈怠,“事無大小,必盡其心”。王崇慶曾說:“吾聞君子當誠心直道,有所欺于心,非誠也;有所茍于事,非直也?!崩习傩杖粲胁黄绞乱暝V的,都說去找“西宅王爺”(當?shù)厝撕襞泄贋槲髡?。第十九開(畫頁上部書“二十二”字)沒有出現(xiàn)王崇慶本人,畫中有二人當街扭打爭執(zhí),旁人與皂隸都指著判官衙署,讓相爭者去找“王爺”決斷。 |
|
|
來自: 文化龍鄉(xiāng) > 《微信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