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和年老的人臉差別很大,即使抹平皮膚表面的皺紋,我們也能看出形狀不同。因為年齡增長不僅讓表面皮膚失去彈性和光澤,深層的骨骼和肌肉也在慢慢衰老。 就像下面這兩張臉,雖然沒有膚色和細小皺紋的提示,差別仍然很明顯。
年輕與年老的面容對比丨參考文獻[1] 臉部衰老,從鼻唇溝加深開始 隨著年齡增長,整個面容都在改變,但各個部位衰老的速度不同。 近期一項針對北方漢族女性的研究,利用三維立體成像技術(shù),詳細描述了不同年齡段女性的臉部形態(tài)變化。研究按年齡將187人分為4組,采集每個人的面部圖像后,生成這個年齡段女性的平均臉模型[2]。 對比各組三維平均臉,科學(xué)家發(fā)現(xiàn)相對于20~29歲女性, 30~39歲組整體面容變化較小,只有鼻唇溝稍加深,面部中間、眼睛及口唇周圍稍向后陷。 到了40~49歲,額頭部位也向后移動,面部中間變得平坦,鼻唇溝及淚溝明顯加深,并且下巴開始突出,兩側(cè)臉頰下垂。 年齡最大的50~65歲組,除了上面提到的溝繼續(xù)加深延長,五官形狀的變化也更明顯。其中, 眼睛變小、外側(cè)眼角下垂,鼻子則變長、變寬并且鼻尖下垂,嘴唇變薄同時位置下移。
不同顏色圓圈標(biāo)示衰老變化:粉-眉間縱溝及橫溝,紅-外側(cè)眼角下垂,藍-眼瞼下的橫溝,綠-鼻唇溝,黑-臉頰下垂丨參考文獻[3] 老化不僅在表皮,還深至骨頭 臉部形狀的這些變化,來自重力、骨質(zhì)吸收、組織彈性下降和脂肪位置變化的共同作用。 面部骨骼是容貌的基本框架,支撐和固定著上面的肌肉、韌帶和其他軟組織。當(dāng)骨骼形狀發(fā)生變化時,長在上面的皮肉自然也會改變位置。 骨骼是支撐框架 骨骼不是某一年突然開始變形,而是一生中都在邊生長邊吸收,不斷改變著形狀。 衰老時最先出現(xiàn)的鼻唇溝加深,與面部中間的上頜骨整體后縮有關(guān)。骨骼的變化讓臉部韌帶松弛,使脂肪向下移動,導(dǎo)致鼻唇溝加深。上頜骨的后陷還會拉動前方的鼻子,使鼻翼隨著骨骼向后外側(cè)及上方移動,造成鼻翼變寬及鼻尖下垂。這些變化使年老的臉變得平坦,不再像年輕時那么立體。 下巴突出和臉頰下垂,主要來自下頜骨的形狀改變。這塊骨頭支撐著臉的下半部分,衰老時整體縮小,但下巴兩側(cè)的位置凹陷更明顯,所以顯得下巴向前突出,兩側(cè)臉頰下垂。
面部骨骼隨年齡變化,箭頭指向骨吸收方向丨參考文獻[4] 眼眉下垂與眼眶骨骼變形有關(guān)。隨著年齡增長,眼眶邊緣的骨質(zhì)逐漸被吸收,眼眶面積擴大。其中,上眼眶內(nèi)側(cè)和下眼眶外側(cè)的骨吸收更明顯,讓眼眶從方形逐漸變?yōu)榱庑巍?/span> 眼眶上緣內(nèi)側(cè)向上移動,使眉頭也隨之上移,給人眉毛外側(cè)下垂的感覺。眼眶下緣向外下擴大,則加深了魚尾紋和眼瞼下的橫溝。另外,面部骨骼支撐作用減弱,上眼皮外側(cè)會被下眼皮拉下來,加重上眼皮的下垂。
眼眶形狀隨年齡變化,紅色標(biāo)記部位骨吸收更明顯丨參考文獻[4] 其他組織也在衰老 除了骨骼的支撐作用,面部衰老也受肌肉和脂肪形狀的影響。 隨著年齡增長,臉上的肌肉和脂肪量逐漸減少。同時,肌肉和韌帶的彈性降低,對脂肪的固定作用減弱,最終使面部下垂,鼻唇溝等加深[4]。 參考文獻 [1] Windhager S, Mitteroecker P, Rupi? I, Lauc T, Pola?ek O, Schaefer K. Facial aging trajectories: A common shape pattern in male and female faces is disrupted after menopause. Am J Phys Anthropol. 2019;169(4):678–688. [2] 李婧宇, 王燕, 王曉軍. 北方漢族女性三維平均臉構(gòu)建應(yīng)用于面部形態(tài)衰老研究. 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2019;35(7):628-633. [3] Cotofana S, Fratila AA, Schenck TL, Redka-Swoboda W, Zilinsky I, Pavicic T. The Anatomy of the Aging Face: A Review. Facial Plast Surg. 2016;32(3):253-260. [4] 趙燁, 吳溯帆. 面部骨骼的衰老. 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2015;31(6):469-473. 作者:代天醫(yī) 編輯:odett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