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語 Predicate 謂語的出現(xiàn),是將這個世界上 靜態(tài)的、孤立的名詞, 用一個個動態(tài)的過程聯(lián)系起來。 它構(gòu)建出了句子所描述的動態(tài)過程。
比如: 他們昨天吃了火鍋。 They ate hotpot yesterday. 這里的動詞“吃”(ate)說明了 主語“他們”(they)所發(fā)出的動作, 為這句話的謂語。 再如: 鐘平是一名老師。 Zhong Ping is a teacher. 這里的動詞“是”(is)說明了 主語“鐘平”(Zhong Ping)的身份特征, 為這句話的謂語。 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上述的例句中, 無論是中文的謂語“吃”和“是”, 還是英文的謂語“ate”和“is”, 均位于主語“他們”(they)和“鐘平”(Zhong Ping)之后。 而這一點,中英文是十分相似的。
因此,我們得出了一條規(guī)律:
何為獨立的動詞? 即它不能出現(xiàn)在從句或介詞短語中。
我認識一個會說英語的人。 該例子中,動詞know(v. 知道、認識) 為句子主語后第一個獨立的動詞, 且沒有出現(xiàn)在任何短語或從句中, 因此,動詞know為謂語。 相反,speaks(講,說)為 who引導(dǎo)的從句中的動詞, 既不符合“第一”、也不符合“獨立”, 因此不是這句話的謂語。
聽到這個消息,我很激動。 該例子中,動詞was為句子主語 I 后的 第一個獨立動詞。 而hearing(動詞hear的-ing形式) 位于主語I之前,不是謂語。
他喜歡唱歌。 在此例中,singing前無助動詞, 因此不是謂語,真正的謂語應(yīng)為“l(fā)ike”(喜歡)。 主系表結(jié)構(gòu)我們常常聽英語老師說過: 英語的句子除了主謂賓結(jié)構(gòu),還有主系表結(jié)構(gòu)。 那么我們怎么理解主系表結(jié)構(gòu)呢? 舉一個有趣的例子:“系”就是“是”的意思。 比如,廣東話說: ——你系(是)不系(是)靚仔??? ——系(是)啊系(是)啊! 那什么是表呢? 我們可以將“表”理解成為“表現(xiàn)”,個體表現(xiàn)出來的樣子。
她(是)很漂亮。
他是個學生。 從上述兩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 謂語動詞is意為“是”。
上述例子中,形容詞beautiful(漂亮的)和 名詞 student(學生)皆為表語。 非謂語我們在第一小節(jié)尋找謂語動詞的時候, 排除了很多不是謂語的動詞。 那么這些動詞是什么呢? 它們就是“非謂語”動詞。
英文中的非謂語共有三種形式:
(在動詞后加“ing”)
(動詞的過去分詞形式)
(to加動詞原型)
例一:
我看見了一個正在車里哭的男孩。 在此例句中,動詞saw為謂語動詞, 符合“主語后第一個獨立的動詞”原則; 而另一個動詞crying不符合這一原則,因此為非謂語。 該非謂語動詞以-ing形式出現(xiàn),表示的是“正在車里哭”之意。
例一:
被湯姆打了,鮑勃很傷心。 在此例句中,be動詞was(“is”的過去式) 符合“主語后第一個獨立動詞”原則, 因此為該句子的謂語。 動詞“beaten”(beat的過去分詞形式,意為“打”) 位于主語“Bob”前,為非謂語動詞。 該非謂語動詞以done的形式出現(xiàn), 在句中表達了“鮑勃被湯姆打了”這一被動意思。
例一:
我懇求她寬恕我。 在此例句中,動詞begged(beg的過去式,意為“懇求”) 符合“主語后第一個獨立動詞”原則,因此為該句的謂語; 而動詞forgive(意為“原諒”)以“to do”形式出現(xiàn), 表達了“求她去原諒我(即,目前尚未原諒)”之意。 知識點梳理: 零基礎(chǔ)小白補給站為大家設(shè)置了專屬答疑帖,歡迎大家前往答疑帖留言,我們的助教老師會為大家答疑哦~ |
|
|
來自: happyjemmy > 《英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