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氏七修宗譜序(清·劉忠達) 劉氏七修宗譜序(清·劉忠達) 閑暇時讀《史記》,曾讀到諸侯、列王傳記及其年月表,就知道后人作譜受到《史記》遺規(guī)的影響相當大。 《史記》記載列侯之歷史事跡,和家譜明昭穆、分次序、重倫常一樣。所以,從前漢獻帝(章義注:東漢末代皇帝)考查譜牒得知昭烈帝(章義注:即三國劉備,劉備崛起后,漢獻帝已被廢,但還在世,漢獻帝二個女兒還嫁給曹操兒子曹丕了)為同宗,可見家譜的意義非常大。 我族受姓始于劉累,到漢高祖時宗族就發(fā)展壯大起來了。這中間雖然分支分派,但都是一脈相承、一氣相貫的。我皖桐劉氏宗族的譜牒開始于雍正戊申年(章義注:即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成于雍正已酉年(章義注:即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當時,子孫繁衍、科舉及第者非常多,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后來世遭兵亂(章義注:指元末、明初、清初之亂),中間遷徙 無常,家運與世道漸漸衰落,遂大不如以前。然而,幸運的是人心未泯,大家能夠尊祖敬宗,人心尚齊。所以,我與忠貞的兒子瑞廷帶領(lǐng)子輩們編輯家譜,付之印版,一年多就完成了譜牒。 我曾經(jīng)在 光緒甲申年(章義注:即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經(jīng)辦修建祠堂,而后又和族兄忠貞計劃修譜,但因各種原因沒有成功,我因此常常郁悶得很。 現(xiàn)在,皖桐劉氏第七次修譜終于完成了,我不敢說這得之于我一人之力,實在是瑞廷和全族人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我因年老好久不寫文字了,但謹在譜成之際,還是聊寫幾句話于譜端,以表明我曾經(jīng)立下的平生志愿。 丙午冬月(章義注:即1906年農(nóng)歷十一月) 吉旦 十七世孫忠達薰沐(章義注:沐浴凈身,以示敬重)敬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