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膈俞(八會穴之血會) 【出處】《黃帝內(nèi)經(jīng)·靈樞·背俞》 【定位】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嘔吐、呃逆、氣喘、吐血等上逆之證; 貧血; 癮疹,皮膚瘙癢; 潮熱,盜汗; 血瘀諸證。 膈俞穴有活血化瘀、寬胸利膈、理氣寬胸、活血通脈的作用。 主治心胸、肝膈、血證等疾患:如心痛、心悸、胸痛、胸悶、吐血、衄血、嘔血、便血、產(chǎn)后敗血沖心、嘔吐、呃逆、腹痛積聚、飲食不下、噎膈、黃疸、朝食暮吐、嗜臥怠惰、肩背疼痛、骨蒸潮熱、咳逆氣喘、自汗盜汗,痰飲、喉痹、瘧疾、癲狂等。現(xiàn)代又多用膈俞穴治療貧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胃炎、胃癌、食道狹窄、神經(jīng)性嘔吐、膈肌痙攣、心內(nèi)外膜炎、胸膜炎、支氣管炎、蕁麻疹等。 在膈俞、三焦俞、神闕穴、懸鐘穴、阿是穴艾灸,可以輔助治療癥狀較輕的靜脈曲張。 操作方法:找準(zhǔn)穴位后,用艾條溫和灸,每穴15分鐘左右;在曲張明顯的靜脈處,艾灸時,要順著曲張的靜脈艾灸,20分鐘。每日一次,艾灸10天可休息幾日再繼續(xù)艾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