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休克 【治則】 開竅醒腦。 【取穴】 急救點。 【針刺方法】 直刺0.2寸,強刺激,留針3—5分鐘,間歇捻針3—5次。 二、中暑 【治則】 疏泄蘊熱。 【取穴】 退熱點。 【針刺方法】 直刺0.3寸,強刺激,留針3—5分鐘,間歇捻針1—3次。 三、咳嗽 【治則】 宣肺止咳。 【取穴】 咳喘點。 【針刺方法】 直刺0.3寸,中刺激,留針5-10分鐘,間歇捻針1~2次。 四、哮喘 【治則】 祛邪平喘。 【取穴】 咳喘點、脊柱點。 【針刺方法】 直刺0.3寸,中刺激,留針5—10分鐘,間歇捻針1~3次。 五、膈肌痙攣 【治則】 理氣降逆。 【取穴】 呃逆點。 【針刺方法】 直刺0.2寸,中刺激,呃逆緩解后即起針。 六、消化不良 【治則】 消積導滯。 【取穴】 胃腸點、小兒消化不良點。 【針刺方法】 直刺0.2寸,中刺激,留針3—5分鐘。 七、急性扁桃體炎 【治則】 疏散蘊熱。 【取穴】 扁桃體點、咽喉點。 【針刺方法】 直刺0.3寸,強刺激,留針3—5分鐘,間歇捻針l~3次。 八、急性闌尾炎 【治則】 疏通腑氣。 【取穴】 前頭點。 【針刺方法】 直刺0.2寸,強刺激,留針3~5分鐘,間歇捻針1~3次。 九、胸脅痛 【治則】 寬胸理氣。 【取穴】 胸點、偏頭點。 【針刺方法】 直刺0.2寸,輕刺激,留針5~10分鐘,間歇捻針1~3次。 十、胃痙攣 【治則】 解痙止痛。 【取穴】 胃腸點、前頭點。 【針刺方法】 直刺0.5寸,強刺激,疼痛緩解后即起針。 十一、偏頭痛 【治則】 疏經(jīng)通絡止痛。 【取穴】 偏頭點。 【針刺方法】 直刺0.2寸,強刺激,疼痛緩解后即起針。 十二、膽絞痛 【治則】 解痙止痛。 【取穴】 偏頭點、胃腸點。 【針刺方法】 直刺0.2~0.5寸,強刺激,疼痛緩解后即起針。 十三、腹瀉 【治則】 消積導滯。 【取穴】 腹瀉點、胃腸點。 【針刺方法】 直刺0.5寸,輕刺激,留針5~10分鐘,間歇捻針1—3次。 十四、瘧疾 【治則】 調整陰陽。 【取穴】 瘧疾點。 【針刺方法】 直刺0.5寸,中刺激,留針5—10分鐘,間歇捻針1—3次。 十五、尿頻 【治則】 溫腎壯陽。 【取穴】 夜尿點。 【針刺方法】 直刺0.2寸,輕刺激,留針5~10分 鐘,輕捻針l一3次。 十六、三叉神經(jīng)痛 【治則】 疏導患部經(jīng)氣。 【取穴】 咽喉點。 【針刺方法】 直刺0.2寸,強刺激,疼痛緩解后起針。 十七、坐骨神經(jīng)痛 【治則】 疏筋通絡止痛。 【取穴】 坐骨神經(jīng)點。 【針刺方法】 直刺0.3寸,強刺激,留針5~15分鐘。并可采用繆刺法,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間歇捻針1~3次。 十八、頸椎病 【治則】 疏經(jīng)通絡止痛。 【取穴】 后頭點、頸項點。 【針刺方法】 直刺0.2~0.5寸,中刺激,留針5~15分鐘,間歇捻針l~3次。 十九、落枕 (治則】 舒筋通絡。 【取穴】 頸項點。 【針刺方法】 直刺0.5寸,強刺激,留針5~10分鐘,間歇捻針l-3次,并同時活動頸部。 二十、肩周炎 【治則】 疏經(jīng)通絡,滑利關節(jié)。 【取穴】 肩點。 【針刺方法】 直刺0.3寸,強刺激,留針5~10分鐘,并同時活動肩關節(jié)。 二十一、腰痛 【治則】 疏經(jīng)通絡止痛。 【取穴】 腰腿點、脊柱點。 【針刺方法】 直刺0.3~0.5寸,中刺激,留針5—15分鐘,間歇捻針1~3次。 二十二、牙痛 【治則】 疏導患部經(jīng)氣。 【取穴】 牙痛點。 【針刺方法】 直刺0.3寸,強刺激,疼痛緩解后即起針。 二十三、耳鳴 【治則】 育陰潛陽。 【取穴】 脊柱點。 【針刺方法】 直刺0.2寸,輕刺激,留針5—10分鐘,間歇捻針1—3次。 二十四、結膜炎 【治則】 疏泄風熱。 【取穴】 眼點。 【針刺方法】 直刺0.2寸,中刺激,留針3~5分鐘,間歇捻針1—3次。 二十五、痛經(jīng) 【治則】 疏導胞宮經(jīng)氣。 【取穴】 會陰點。 【針刺方法】 直刺0.2寸,中刺激,間歇捻針,疼痛緩解后即起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