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是臨床上常見的一個癥狀,多見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胃神經(jīng)官能癥。也見于胃黏膜脫垂、胃下垂、胰腺炎、膽囊炎及膽石癥等病。胃痛發(fā)生的常見原因有寒邪客胃、飲食傷胃、肝氣犯胃和脾胃弱等。 1 民間驗方:二雞散 【組成】雞蛋殼炭60克,雞內(nèi)金、丁香各20克。 【用法】先用適量的95%乙醇灑在雞蛋殼上,然后用火點燃,使雞蛋殼完全成炭狀;再將雞內(nèi)金、丁香研成細末,與雞蛋殼炭混合共研極細末,裝入瓶內(nèi)或膠囊備用。每次服2~4克,日服3次,溫開水送下。7天為1個療程。 【功效】理氣止痛。 【主治】胃痛。 2 民間驗方:黃芪白花湯 【組成】黃芪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效】補氣益胃。 【主治】慢性胃病。 3 民間驗方:沙參養(yǎng)胃湯 【組成】遼沙參、白芍各20克,麥冬、石斛、山楂各15克,知母、花粉各12克,雞內(nèi)金、牡丹皮、烏梅肉、陳皮各10克,生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功效】養(yǎng)陰和胃。 【主治】慢性胃炎。 4 民間驗方:止痛湯 【組成】川楝子、延胡索、苦參各9克,木香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理氣止痛。 【主治】郁熱胃痛。 5 民間驗方:四味胃痛散 【組成】制香附、延胡索各30克,砂仁、佛手各15克?!居梅ā可纤幑惭屑毮?。每次服3~5克,日服2或3次,開水沖服。 【功效】理氣止痛。 【主治】胃痛。 6 湖南中醫(yī)學院教授譚日強驗方:疏肝和胃飲 【組成】當歸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枳實6克,瓜蔞10克,薤白10克,半夏10克,陳皮5克,甘草3克,蒲公英15克,煅瓦楞10克。 【用法】每日1劑,每劑煎2次,第1次用清水250毫升浸藥,武火煎沸后文火煎成100毫升,取汁溫服,第2次用水200毫升,文火煎成100毫升,去渣溫服。 【功效】疏肝和胃止痛。 【主治】消化性潰瘍所致胃脘疼痛,多與情緒情志有關。 7 上海中醫(yī)學院教授張伯萸驗方:和胃健脾湯 【組成】孩兒參9克,白蒺藜9克,丹參12克,當歸9克,茯苓9克,制香附9克,炒白芍9克,佛手片6克,雞內(nèi)金9克,谷麥芽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清肝和胃健脾。 【主治】胃脘隱痛,食后作脹,泛惡吞酸,納脹,口干而不欲飲,脈細,苔薄白滑。 8 南京中醫(yī)學院教授周仲瑛驗方:滋胃飲 【組成】烏梅肉6克,炒白芍10克,炙甘草3克,北沙參10克,大麥冬10克,金釵石斛10克,丹參10克,炙雞內(nèi)金5克,生麥芽10克,玫瑰花3克。 【用法】將上藥放入容器內(nèi),加冷水浸過藥面,15分鐘后即行煎煮,煮沸后改用微火,再煎20分鐘,濾取藥液約300毫升服之。 【功效】滋養(yǎng)胃陰。 【主治】陰虛胃痛。 9 民間驗方:胃痛方一 【組成】海龜版數(shù)個。 【用法】煮成膠質(zhì),裝瓶備用。每日1湯匙,加紅糖適量,用煎好的陳皮水沖服。每日2~3次,連服15~20天。 【功效】理氣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 10 民間驗方:胃痛方二 【組成】黃芪30克,白芍15克,桂枝、炙甘草各9克,干姜、木香6克,紅棗3枚。 【用法】水煎服。 【功效】養(yǎng)陰生津。 【主治】慢性胃炎。 11 民間驗方:胃痛方三 【組成】黃芪、黨參、白芍、甘草、山藥、陳皮、生香附、烏梅、食糖各適量。 【用法】研末。每次服15克,每日3次,空腹開水沖服。6個月為1個療程。 【功效】理氣止痛。 【主治】胃痛。 如:腰痛、婦科、男科、補腎、腰間盤突出、背痛、腿痛、膝蓋痛、頸椎病、肝病、胃病、便秘、尿頻、腹瀉、小腹突出、痛經(jīng)、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痘痘、白發(fā)、脫發(fā)、豐胸、美容、皮膚病、老年斑、衰老、陰虛、感冒、咳嗽、發(fā)燒、失眠、結石、咽炎、嗓子痛、頭痛、牙痛、打呼嚕、口腔潰瘍、口臭、鼻炎、耳鳴、眼病、甲狀腺、頭皮屑、腳氣、痔瘡、手腳冰涼、風濕、盜汗、癌腦出血、高血壓、糖尿病、哮喘、心臟病、心血管病、脂肪肝、痛風、老年癡呆、靜脈曲張、補氣、補血、補鈣、瘦弱、肥胖、小兒疾病、瘦腿、瘦腰、濕氣、健脾、打嗝、狐臭、抽筋、戒煙、經(jīng)絡、中成藥、泡腳。。。更多 |
|
|
來自: zcm132 > 《健康、健身、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