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很多人來說,擁有兩個或多個微信賬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然而,如果你的身份信息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別人綁定了微信支付,是不是細思極恐? 雖然綁定微信支付不等同于綁定銀行卡,僅進行了身份認證的微信號,也只有1000元的微信支付額度。但是,一旦對方用有我們身份信息認證的微信從事違法活動,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 今天,小編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查了一下自己身份信息名下的微信賬號。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平日安分守己的小編,名下竟然就有一個陌生的微信號。 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別急,今天,深晚九點檔就手把手教你如何查詢并解綁自己身份證綁定的、不屬于自己的微信。?? 第一步 打開微信,依次點擊“我”-“設(shè)置”-“通用”-“輔助功能” 第二步 進入“輔助功能”頁面后,點擊“微信支付”-“幫助中心”-“實名問題”。 第三步 在“實名問題”中點擊“查詢名下賬戶”根據(jù)查詢要求輸入姓名、身份證號,最后掃臉驗證。就可以查詢到自己身份證名下綁定了多少個微信號,還可以查看到這些賬號的昵稱以及頭像信息。 第四步 身份驗證之后,如您發(fā)現(xiàn)有些微信號已經(jīng)沒有使用或者非本人的微信號,可以點擊【清除】解綁賬號。 不少網(wǎng)友測試后,也紛紛表示終于找到解決方案。 身份信息被冒用,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前段時間,個稅年度匯算在個稅APP上可查,有數(shù)千名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個人所得稅App上有陌生公司的就職記錄。有稅務人員稱,很可能是學生信息被企業(yè)冒用,以達到偷稅的目的。 “被就業(yè)”也許對學生生活暫時沒有影響,但信息泄露有可能會讓學生個人信息被進一步濫用,從而對當事人造成困擾,甚至讓犯罪記錄“從天而降”。 近年來,冒充他人身份信息犯罪的新聞并不少見。今年3月,家住四川的劉再生收到一份刑事裁定書,終于擺脫了困擾他18年的“搶劫犯”頭銜。 原來,在過去18年里,劉再生一直背負著“搶劫”的犯罪記錄,當有關(guān)“搶劫、坐過牢”的消息傳回四川老家后,他的婚姻一度受阻。所幸法院最終復查確認他身份被冒用,才證明了他的清白。 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小貼士 1、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護好個人的身份證,信用卡,手機號等個人信息,不要隨意告訴其他人。 2、在網(wǎng)絡(luò)中平臺注冊賬號的時候,要注意平臺的可信度,要設(shè)置好密碼,個人隱私信息要加密處理,以免被盜取。 3、要對個人使用的手機和電腦進行安全設(shè)置,要安裝殺毒軟件,平時要進行殺毒管理,不訪問釣魚網(wǎng)站,維修時要注意找可靠站點修理,并做好私密保護。 4、如果是遇到個人隱私已經(jīng)泄露,被人拿來做壞事,或者被威逼勒索,要保留證據(jù),并在第一時間內(nèi)報警。 趕緊查查你的身份證有沒有被別人綁定微信吧! 來源 | 深圳晚報記者、中國電信上海網(wǎng)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