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唐詩鑒賞辭典》第二百四十九首《望鸚鵡洲悲禰衡》(李白)

 高山仙人掌 2020-04-23

 【篇目】

 【作品介紹】

 【注釋】

 【譯文】

 【作者介紹】

 【賞析一~~賞析四

 【古風(fēng)泊客一席談】

  望鸚鵡洲悲禰衡

     【盛唐·李白·五言古詩

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禰衡。

黃祖斗筲人,殺之受惡名。

吳江賦鸚鵡,落筆超群英。

鏘鏘振金玉,句句欲飛鳴。

鷙鶚啄孤鳳,千春傷我情。

五岳起方寸,隱然詎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識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蘭蕙不忍生。

   拼音版:

wèi dì yíng bā jí , yǐ guān yī mí héng 。

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禰衡。

huáng zǔ dǒu shāo rén , shā zhī shòu è míng 。

黃祖斗筲人,殺之受惡名。

wú jiāng fù yīng wǔ , luò bǐ chāo qún yīng 。

吳江賦鸚鵡,落筆超群英。

qiāng qiāng zhèn jīn yù , jù jù yù fēi míng 。

鏘鏘振金玉,句句欲飛鳴。

zhì è zhuó gū fèng , qiān chūn shāng wǒ qíng 。

鷙鶚啄孤鳳,千春傷我情。

wǔ yuè qǐ fāng cùn , yǐn rán jù kě píng 。

五岳起方寸,隱然詎可平。

cái gāo jìng hé shī , guǎ shí mào tiān xíng 。

才高竟何施,寡識冒天刑。

zhì jīn fāng zhōu shàng , lán huì bù rěn shēng 。

至今芳洲上,蘭蕙不忍生。

[作品介紹]

《望鸚鵡洲悲禰衡》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一首懷古之作。全詩前八句懷古,后八句抒慨,刻畫了禰衡孤傲的性格和超人的才華,表達了對禰衡的敬仰和哀惜,透出詩人心底怨憤難平之情。此詩刻畫人物十分精練,并運用比喻、擬人等藝術(shù)手法,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感情色彩,形象鮮明生動,風(fēng)格深沉含蓄。

[注釋]

⑴禰衡:東漢末名士,字正平?!逗鬂h書》有傳。鸚鵡洲:長江中的一個小洲,遺址在今湖北武漢漢陽西南。

⑵魏帝:魏武帝曹操。

⑶黃祖:劉表部將,任江夏(今武漢武昌)太守。斗筲人:謂小人。

⑷“吳江”句:指禰衡在黃射大會賓客宴席上作《鸚鵡賦》。

⑸鷙鶚:一種猛禽。喻黃祖。孤鳳:喻禰衡。

⑹千春:語出梁簡文帝詩:“千春誰與樂?!?/span>

⑺天刑:語出《國語·魯語》:“糾虔天刑?!?/span>

⑻芳洲:語出《楚辭·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span>

  [譯文]

魏武帝治理的是整個天下,在他眼里,禰衡只是一只螞蟻。

黃祖則是一個斗筲的小人,殺掉禰衡遭到千古的罵名。

禰衡曾在吳江即席寫作《鸚鵡賦》,落筆便壓倒在座的群雄。

字字鏗鏘如金玉,句句飛動似云龍。

不幸這只孤鳳竟死在惡鷹的血爪下,這一千古悲劇使我傷情。

如同五岳在胸中,心中的起伏怎能平?

禰衡才高為什么得不到施展?只因見識短淺而喪失了性命。

就是因為他的孤芳自賞與剛傲,鸚鵡洲上至今不見蘭蕙的蹤影。

  [作者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ń袼拇ń停┣嗌忇l(xiāng)。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xué)廣覽,并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游,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fēng)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quán)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jié)交。安史之亂爆發(fā)后,他懷著平亂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nèi)),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于當(dāng)涂(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xiàn)出蔑視權(quán)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fēng)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構(gòu)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shù)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賞析

此詩大約在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冬或上元元年(760年)春所作。當(dāng)時李白在江夏寫了長詩《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中云:“一忝青云客,三登黃鶴樓。顧慚禰處士,虛對鸚鵡洲?!笨梢娎畎讓Χ[衡是很敬仰的,這首《望鸚鵡洲懷禰衡》,可能是同時所寫。

據(jù)《后漢書·禰衡傳》記載:禰衡少有才辯,而尚氣剛傲,好矯時慢物。孔融深愛其才,在曹操面前稱贊他。曹操因被他所辱,把他送與劉表。劉表又不能容,轉(zhuǎn)送與江夏太守黃祖。黃祖之長子黃射在洲上大會賓客,有人獻鸚鵡,令禰衡寫賦以娛嘉賓。禰衡攬筆而作,文不加點,辭采甚麗,鸚鵡洲由此而得名。后黃祖終因禰衡言不遜順,把他殺了。李白一生道路坎坷,雖有超人才華而不容于世。這時,他從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回來,望鸚鵡洲而觸景生情,思念起古人禰衡來了。故作此詩以表敬仰。

文學(xué)賞析

這是一首懷古之作。詩的前四句,首先從刻畫禰衡落筆,寫他的性格和悲慘的遭遇。曹操經(jīng)營天下,顯赫一時,而禰衡卻視之為蟻類,這就突出地表現(xiàn)了禰衡傲岸的性格。黃祖是才短識淺之徒,他殺了禰衡,正說明他心胸狹隘不能容物,因而得到了惡名。

接著四句,舉出禰衡的名作《鸚鵡賦》,極贊他的杰出才華。這樣一個才華“超群英”的人,命運卻如此之悲慘,令人極為痛惜。于是引出下面四句。詩人對禰衡的遭遇憤然不平,他把黃祖之流比作兇猛的惡鳥,而把禰衡比作孤凄的鳳凰。禰衡被殘殺使詩人哀傷不已,心中如五岳突起,不能得平。

繼憤激之情而來的是無限的哀惋。最后四句,詩人為禰衡的才華不得施展而惋惜,為他的寡識冒刑而哀傷。結(jié)句把蘭蕙人格化,賦予人的感情,似乎蘭蕙也為禰衡痛不欲生了。

詩中刻畫人物十分精煉,抓住人物特征,寥寥幾筆,以少勝多,突出了禰衡孤傲的性格和超人的才華。這兩點是禰衡的不同凡響之處,也正是李白所引為同調(diào)的。詩中運用比喻、擬人等藝術(shù)手法,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感情色彩。他把黃祖之流比作“鷙鶚”,對兇殘的權(quán)勢者表示強烈的憎恨;把禰衡譽為“孤鳳”,愛慕、憐惜之情溢于言表。由于恰當(dāng)?shù)剡\用了這些藝術(shù)手法,全詩形象鮮明,感情深沉而含蓄。

名家點評

嚴羽評此詩:“才高識寡,斷盡禰衡。李榕村曰:前二句向皆錯解,玩通章詩意,所痛惜于衡者深矣。雖有才高識寡之言,然至目為孤鳳,則操與祖皆鷙鶚之群耳。起句蓋言魏武經(jīng)營天下,而視之直作螻蟻觀者,唯一禰衡也。如此‘營’字方有照應(yīng),‘一’字方有著落。且下句鄙薄黃祖,河故起處張大曹操乎?”(《滄浪詩話》)

高步瀛評此詩:“此以正平(禰衡)自況,故極致悼惜,而沉痛語以駿快出之,自是太白本色?!埃ā短扑卧娕e要》)

佚名

賞析

鸚鵡洲,湖北漢陽西南長江中的一個小洲。據(jù)《后漢書·禰衡傳》載:禰衡少有才辯,性剛傲物。曹操欲見他,衡自稱狂病,不肯往。操乃召他為鼓吏,欲當(dāng)眾辱之,反被禰衡所辱,于是把他遣送劉表處。劉表亦不能容,轉(zhuǎn)送給江夏太守黃祖,終被黃所殺。禰衡在江夏作有《鸚鵡賦》,借物抒懷,辭氣慷慨,鸚鵡洲即由此得名。李白這首詩,便是有感于禰衡的才華和遭遇而寫的。

前四句出以史筆,拈出曹操、黃祖對禰衡的不同處理態(tài)度,深刻指出:魏武帝曹操乃經(jīng)營天下之人,胸懷闊大,盡管受辱于禰衡,卻不把他放在眼里;黃祖鼠目寸光,一怒之下殺掉禰衡,正說明他胸懷狹小不能容物,因而落得個千載惡名。四句詩,正反對照,一褒一貶,既評判了歷史,又交待了禰衡的遭遇,可謂簡捷精當(dāng)。

下八句,轉(zhuǎn)寫禰衡的才華和詩人對他的惋惜。前四句舉出禰衡的名作《鸚鵡賦》,借一“超”字和“振金玉”、“欲飛鳴”等形象化的詞語,力狀其才之高、之大,用以襯托下文詩人內(nèi)心活動之劇烈。“鷙鶚”,兇惡的大鳥,代指黃祖;“孤鳳”,代指才高力弱的禰衡。兩種比喻,帶有鮮明的感情色彩,已隱隱透露出詩人的愛憎情懷。一個“啄”字,更將歷史上那慘痛的一幕作了最貼切、最生動的再現(xiàn)。強者、惡者對弱者、善者的無情吞噬,怎能不使任俠尚義的詩人傷感萬端,以至于心中如五岳隆起、憤然難平呢?這里,詩情一再回環(huán),已趨高潮,大有激流決堤、一瀉千里之勢,令人讀來,暢快之至。

然而,下面又是一個突轉(zhuǎn):“才高竟何施,寡識冒天刑?!辈鸥咦R寡,不懂進退;恃才傲物,終遭殺戮,這是禰衡性格中最可悲之處,也是詩人對他最痛惜的地方。否則的話,以禰衡之才,何施而不可呢?“至今芳州上,蘭蕙不忍生。”結(jié)語回應(yīng)詩題,點出鸚鵡洲;賦予蘭、蕙以情感色彩,以其“不忍生”,有力地渲染了“悲禰衡”的蒼涼氣氛,從而大大深化了詩作的題旨。

這首詩中,詩人有以禰衡自況的成份,但也不乏客觀獨到的見解;冷靜的理智與熱烈的情感交相為用,使得全詩大開大闔,忽起忽落,既給人以強烈的情的感染,又給人以深刻的理的啟示。

佚名

賞析

這是一首借古抒懷之作。禰衡,三國時人。因其才華超群,統(tǒng)治者爭相邀于幕側(cè)之下,作為自己附庸風(fēng)雅、裝飾門面的點綴。但因禰衡生性剛傲,人格獨立,不肯阿附權(quán)要、諂媚于人,終不見容于統(tǒng)治者。不僅才華得不到施展,反而屢屢受挫,最后終于作了刀下鬼。關(guān)于他,《后漢書》 有非常詳細的記載:“禰衡少有才辯,而尚氣剛傲,好矯時慢物。建安初,來游許(許昌)下,孔融深愛其才,數(shù)稱述于曹操。操欲見之,衡素相輕疾,自稱狂病,不肯往,而數(shù)有恣言。操懷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殺之。聞衡善擊鼓,乃召為鼓吏。孔融退而數(shù)之,因宣操區(qū)區(qū)之意,衡許往。融復(fù)見操,說衡狂疾,今求得處謝。操喜,敕門者有客便通,待之極晏。衡乃著布單衣、疏巾,手持三尺棁杖,坐大營門,以杖棰地大罵。吏白:‘外有狂生,坐于營門,言語悖逆,請收案罪。’操怒謂孔融曰:‘禰衡豎子,孤殺之猶鼠雀耳!顧此人素有虛名,遠近將謂孤不能容之,今送與劉表,視當(dāng)如何?’于是遣人騎送之劉表,及荊州,土大夫先服其才名,甚賓禮之。后復(fù)侮慢于表,表恥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黃祖性急,故送衡與之,祖亦善待焉。祖長長射為章陵太守,尤善于衡。射時大會賓客,人有獻鸚鵡者,射舉巵于衡曰:‘愿先生賦之,以娛嘉賓。’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后黃祖在蒙沖船上,大會賓客,而衡言不遜順。祖慚,乃訶之,衡更熟視曰:‘死公!云等道?’祖大怒,令五百將出,欲加棰,衡方大罵,祖恚,遂令殺之。射徒跣來救,不及。乃厚加棺斂。衡時年二十六。”黃祖殺禰衡后,將其埋于沙洲之上。后人因號其洲為鸚鵡洲,以禰衡所作 《鸚鵡賦》 著稱于世而得名。李白才華超人,一生坎坷,生性狂傲。甚至竟敢“天子呼來不上船”。民間盛傳的 “貴妃硯墨”、“高力土脫靴”等,或許未必屬實,但確實傳神地道出其傲岸特征。乾元二年(759) 冬或上元元年(760) 春,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而返,望鸚鵡洲而觸景生情,感慨萬千。揮筆寫下了這首詩,表達了自已懷才不遇、難容于世的悲嘆。

“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禰衡。黃祖斗筲人,殺之受惡名。”詩首這是“望鸚鵡洲” 而思古;從禰衡落筆,寫他的性格特征和悲慘結(jié)局。曹操逐鹿中原,橫槊天下,八方降服,顯赫一時;敢于將其視為螻蟻之輩的,普天之下,唯有禰衡一人而已。這就突出禰衡傲岸不羈,目空權(quán)勢的特有性格和個性。黃祖是個才識短淺的人,他殺了禰衡,因而得了千古罵名。這說明了他的心胸狹隘,難以容物。實際上心胸狹隘的又何止他一人。曹操、劉表對禰衡不也都是早存殺機嗎?只是他們善玩權(quán)術(shù),生性狡詐,生怕被天下所罵,留下不仁不義的惡名,所以才將禰衡一推了之,使了個借刀殺人的詭計。由此可見,任何統(tǒng)治者的寬容都是虛偽的、有限度的。禰衡死于黃祖之手是偶然,他的悲慘結(jié)局在封建社會卻是客觀的必然。

“吳江賦 《鸚鵡》,落筆超群英。鏘鏘振金玉,句句欲飛鳴。”此四句舉出禰衡的名作 《鸚鵡賦》,極力地贊譽了他的杰出才華。說他的作品句句有金玉之聲,震動心弦,令人耳目一新。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超群英”的人,命運卻如此的悲慘,這是何等令人痛心!于是引出了下面的四句:“鷙鶚啄孤鳳,千春傷我情。五岳起方寸,隱然詎可平?”千春,千載,指永遠。方寸,指心。詩人將禰衡比作孤棲的鳳凰,而把曹操、劉表、黃祖之流比作了嗜殺成性的兇猛惡鳥。丑惡的勢力如此強大,禰衡那樣勢單力薄,孤苦零丁,作為一介書生,竟然遭此殘害,這怎能不使詩人哀傷不已?他說自己的心中,猶如五岳突起,憤憤難平!

詩的最后四句,是作者對禰衡被殺的評斷。“才高竟何施,寡識冒天刑。”是說禰衡你有橫溢天下的才干又有什么用?哪里有你的施展之地呢?你自已終于因為才華雖高,但見識太少,被處以極刑!這話講得很理智,因而,也就異常慘痛。表面是指責(zé)禰衡自識太高,人又過分天真,對世事認識不清,以為自已既有千里馬之才,就必遇伯樂,終究會遇到千金買骨的圣明之君。這實際上卻是把矛頭直指統(tǒng)治者,揭露了他們招賢納土的虛偽嘴臉。他們所需要的只是歌功頌德、點綴升平之輩,若是稍逆其意,不要說是威脅到其統(tǒng)治,就是對其尊嚴稍有不敬,馬上便會大禍臨頭。所以,詩人在這里所表達的不只是對禰衡才華不得施展的惋惜,對他寡識冒刑的哀傷,更是對整個封建社會和統(tǒng)治階層的猛烈抨擊。其實,李白自已的境遇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當(dāng)年進京時,他天真地呼出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滿腔熱血沸騰,覺得到了皇帝身邊,自已的才華就能發(fā)揮,能力就可施展,在政治上的高遠報負就可實現(xiàn)。然而玄宗卻根本就沒把他放在眼里,僅賜給他一個翰林學(xué)土的閑散之職。朝中,因為他無權(quán)無勢,又不肯巴結(jié)權(quán)貴,賣身投靠,所以屢屢遭到奸佞諂毀,最后終被玄宗“賜金還山”,轟將出去。他與幾百年前的禰衡遭遇是何其相似!千古以來正直的文人才士不過都是如此的地位和結(jié)局。因而,他悲他憤,借古諷今,把心中的郁悶全部都在詩中傾吐出來。結(jié)句“至今芳洲上,蘭蕙不忍生。”將蘭蕙人格化,賦予了人的感情,借蘭蕙的痛不欲生,表達了自已至痛至切怨憤難平的思想感情。高步瀛評價說:“此以正平(禰衡) 自況,故極致悼惜,而沉痛語以駿快出之,自是太白本色。”(《唐宋詩舉要》),這話是切中要矢的。

這首詩前八句懷古,后八句抒慨。感情異常充沛。詩中刻畫人物,抓住特征,十分精煉。寥寥數(shù)筆,以少勝多,突出地強調(diào)了禰衡的孤傲性格和超人才華。這兩點是禰衡不同凡響之處,也是“謫仙人”李白所引為同調(diào)的。而他們的郁郁不得志,坎坷多難又是那樣的相似,因而詩中在運用比喻、擬人等藝術(shù)手法時,卻表現(xiàn)出了極為強烈的感情色彩。他把黃祖之流比作“鷙鶚”,表現(xiàn)了對權(quán)勢者的強烈憎恨;把禰衡譽為“孤鳳”,則愛慕憐惜之情溢于言表。總起來看,全詩形象鮮明,感事深沉而含蓄。從這首詩不難看出,此時詩人不僅藝術(shù)風(fēng)格已經(jīng)完全成熟,而且,人生的磨難,使他對社會也有了相當(dāng)清醒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佚名

賞析

《望鸚鵡洲懷禰衡》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一首懷古之作。全詩前八句懷古,后八句抒慨,刻畫了禰衡孤傲的性格和超人的才華,表達了對禰衡的敬仰和哀惜,透出詩人心底怨憤難平之情。此詩刻畫人物十分精練,并運用比喻、擬人等藝術(shù)手法,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感情色彩,形象鮮明生動,風(fēng)格深沉含蓄。詩寫禰衡獨敢“蟻觀”魏武,又以“鷙鶚”賤比黃祖,而以“孤鳳”贊許禰衡,嘆其“才高”不遇,而“寡識”遭害。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評曰:“此以正平(禰衡字)自況,故極致悼惜,而沉痛語以駿快出之,自是太白本色。

此詩作于乾元二年(759)流放遇赦回到江夏時。鸚鵡洲,遺址在今武漢漢陽西南長江中。《后漢書·禰衡傳》記載,禰衡曾作《鸚鵡賦》,后被黃祖殺害,埋于武昌城南江中沙洲之上,后人因號此處為鸚鵡洲。

五岳: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傳說群神所居。歷代帝王多往祭祀。李白《古風(fēng)》(秦王掃六合)有“額鼻象五岳,揚波噴云雷”。《俠客行》有“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來日大難》有“海凌三山,陸憩五岳”。《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有“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有“采秀辭五岳,攀巖歷萬重”。《江上吟》有“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夢游天姥吟留別》有“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望鸚鵡洲悲禰衡》有“五岳起方寸,隱然詎可平”。《天門山銘》云“閉則五岳飛塵”。《秋于敬亭送從侄耑游廬山序》云:“攜手五岳。

吳江:①又作吳松江、松江。源出今太湖。李白《行路難三首》(其三)有“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有“吳江女道士,頭戴蓮花巾。”《對酒醉題屈突明府廳》有“風(fēng)落吳江雪,紛紛入酒杯。”《送崔度還吳度故人禮部員外輔國之子》有“拂羽淚滿面,送之吳江濆。”  ②指武昌一帶的長江。李白《鸚鵡洲》有“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望鸚鵡洲悲禰衡》有“吳江賦鸚鵡,落筆超群英。

鸚鵡洲:在今湖北武漢市西部長江中。三國禰衡作《鸚鵡賦》于此,死后葬此,故名。李白《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有“顧慚禰處士,虛對鸚鵡洲”。《江夏贈韋南陵冰》有“我且為君捶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贈漢陽輔錄事》(其二)有“鸚鵡洲橫漢陽渡,水引寒煙沒江樹”。《贈僧行融》有“詩賦旃檀閣,縱酒鸚鵡洲”。《自漢陽病酒歸寄王明府》有“愿掃鸚鵡洲,與君醉百場”。另有《鸚鵡洲》、《望鸚鵡洲悲禰衡》。

佚名


《望鸚鵡洲悲禰衡》   [盛唐·李白·五古]

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禰(mí)衡。

魏武帝治理的是整個天下,在他眼里,禰衡只是一只螞蟻。

魏帝:魏武帝曹操。禰衡:東漢末名士,字正平。《后漢書》有傳。鸚鵡洲:長江中的一個小洲,遺址在今湖北武漢漢陽西南。

黃祖斗筲(shāo)人,殺之受惡名。

黃祖則是一個斗筲的小人,殺掉禰衡遭到千古的罵名。

黃祖:劉表部將,任江夏(今武漢武昌)太守。斗筲人:謂小人。

吳江賦鸚鵡,落筆超群英。

禰衡曾在吳江即席寫作《鸚鵡賦》,落筆便壓倒在座的群雄。

“吳江”句:指禰衡在黃射大會賓客宴席上作《鸚鵡賦》。

鏘鏘振金玉,句句欲飛鳴。

字字鏗鏘如金玉,句句飛動似云龍。

鷙(zhì)鶚(è)啄孤鳳,千春傷我情。

不幸這只孤鳳竟死在惡鷹的血爪下,這一千古悲劇使我傷情。

鷙鶚:一種猛禽。喻黃祖。孤鳳:喻禰衡。千春:語出梁簡文帝詩:“千春誰與樂。

五岳起方寸,隱然詎可平。

如同五岳在胸中,心中的起伏怎能平?

才高竟何施,寡識冒天刑。

禰衡才高為什么得不到施展?只因見識短淺而喪失了性命。

天刑:語出《國語·魯語》:“糾虔天刑。

至今芳洲上,蘭蕙(huì)不忍生。

就是因為他的孤芳自賞與剛傲,鸚鵡洲上至今不見蘭蕙的蹤影。

芳洲:語出《楚辭·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望鸚鵡洲悲禰衡》。此詩大約在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冬或上元元年(760年)春所作。這是一首懷古詩。

禰衡(173年-198年),東漢末名士,《后漢書》有傳。字正平,平原郡(今山東德州臨邑德平鎮(zhèn))人。禰衡持才自傲,不會和別人和諧相處。只有倆好朋友:孔融和楊修。即便是好朋友,禰衡嘴上也未曾饒過他們:“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其余的人平平庸庸,不值得提?!逼鋵嵖兹谝人蠖畾q。

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禰衡。魏武帝治理的是整個天下,在他眼里,禰衡只是一只螞蟻。

魏帝:魏武帝曹操。鸚鵡洲:長江中的一個小洲,遺址在今湖北武漢漢陽西南。

孔融著有《薦禰衡表》,向曹操推薦禰衡,但是禰衡稱病不肯去,曹操封他為鼓手,想要羞辱禰衡,卻反而被禰衡裸身擊鼓而羞辱。

大詩人這里言“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禰衡。”表明上贊曹操容忍了禰衡,寬宏大量,但實際上曹操身為丞相卻將他用為鼓吏,以及把禰衡送給劉表,都不是李世民一樣的人物。

黃祖斗筲人,殺之受惡名。黃祖則是一個斗筲的小人,殺掉禰衡遭到千古的罵名。

黃祖:劉表部將,任江夏(今武漢武昌)太守。斗筲人:謂小人。

曹操使了借刀殺人之計,把禰衡送給了劉表。劉表一開始對禰衡也很器重,但后來實在受不了禰衡的狂妄,于是就把禰衡送給了劉表的部將江夏太守黃祖。黃祖其實也很重用禰衡,但禰衡還是氣得黃祖把他殺了。

在大詩人看來,楊修、禰衡與自己都是相同的人物,自然禰衡被黃祖殺了,大詩人李白實在不能容之。

吳江賦鸚鵡,落筆超群英。鏘鏘振金玉,句句欲飛鳴。禰衡曾在吳江即席寫作《鸚鵡賦》,落筆便壓倒在座的群雄。字字鏗鏘如金玉,句句飛動似云龍。

吳江有兩解:一是太湖流域的吳江,二是武昌段的長江。這里指的是后者。禰衡曾在黃祖之之黃射大會賓客的宴席上作《鸚鵡賦》,文筆超群。

鷙鶚啄孤鳳,千春傷我情。五岳起方寸,隱然詎可平。不幸這只孤鳳竟死在惡鷹的血爪下,這一千古悲劇使我傷情。如同五岳在胸中,心中的起伏怎能平?

鷙鶚:一種猛禽。喻黃祖。孤鳳:喻禰衡。千春:語出梁簡文帝詩:“千春誰與樂?!?/span>

禰衡的才情天下有名,卻被當(dāng)權(quán)者不能容忍,而殺之。豈不是千年悲???

才高竟何施,寡識冒天刑。禰衡才高為什么得不到施展?只因見識短淺而喪失了性命。

天刑:語出《國語·魯語》:“糾虔天刑?!?/span>

大詩人在此指責(zé)了從曹操到劉表到黃祖這樣的當(dāng)權(quán)派不能忍人。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禰衡雖然才高八斗,但是情商偏低,太過輕狂,把大多數(shù)人都得罪了(禰衡其實是被黃祖的主薄殺的,待黃祖要來解救已經(jīng)晚了,黃祖十分后悔,就將終年26歲的禰衡葬在了鸚鵡洲),所以,大詩人評價他“見識短”。

至今芳洲上,蘭蕙不忍生。就是因為他的孤芳自賞與剛傲,鸚鵡洲上至今不見蘭蕙的蹤影。

芳洲:語出《楚辭·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span>

對這千古悲劇,大詩人萬分痛惜。不過,當(dāng)權(quán)派應(yīng)該做到的是容人,而不是肆意殺戮。

《望鸚鵡洲悲禰衡》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全詩刻畫了禰衡孤傲的性格和超人的才華,表達了對禰衡的敬仰和哀惜,聯(lián)想到詩人自己,也透出詩人心底怨憤難平之情。

點擊輯期圖標,暢游古詩文世界。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