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教育好孩子,是所有家長一直以來都關心的話題,現(xiàn)在,很多家長已經改掉動手打孩子的行為,但在言語上還是會口不擇言。 面對孩子犯錯誤時,有時說出來的話非常傷人,甚至感覺自己這種“中國式批評”對孩子才是最好的,但殊不知,它已經坑害了幾代人。家長哪些行為屬于“中國式批評”? 生氣時說臟話 人在生氣的時候會口不擇言,大腦被憤怒的情緒支配,往往會說出很難聽的話。有些家長,特別是一些男性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會夾雜著臟話,有什么難聽的詞就說什么。 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會對孩子進行人格上的侮辱,孩子的性格會變得內向、自閉,甚至出現(xiàn)抑郁的情況。而且孩子還會還會學會臟話,在說話時會無意間說出臟話卻不自知。 不允許孩子犯錯 有些家長不允許孩子犯錯,看到孩子犯錯誤會非常生氣,但是自己卻起不到以身作則的作用,自己帶頭犯錯誤。這就會導致孩子的心理不平衡,為什么家長可以犯錯誤,但是自己卻不可以。 雖然心理不服氣,但孩子不會表達出來,心理的怨氣就會越來越多。這樣,孩子就很容易被某件事情激怒,一旦孩子的情緒爆發(fā),便會不可收拾。 不分場合肆意批評 當憤怒的情緒上來時,有些家長不分場合地點,對孩子肆意批評責罵。有些孩子可能剛放學,就被家長在校門口批評,孩子被同學們看到,自尊心會大受打擊。 這就會導致孩子為了自尊心,不想及時承認錯誤,但有些家長就會一直說孩子,直到孩子承認錯誤為止。 家長這樣不顧及孩子的尊嚴去批評,會讓孩子的自尊心意識越來越模糊,下一次還會犯相同的錯誤。 用武力方式批評孩子 至今為止,還有很多家長秉承著“棍棒下出孝子”的思想,認為孩子不聽話,犯錯誤就要用武力方式解決,這樣孩子才會長記性,才不會犯錯誤。 但是,武力方式雖然看起來有效,但是并沒有解決根本,有些時候孩子并不知道自己錯在了哪里。 家長用毆打孩子的方式去教育,只是讓孩子表面上屈服了。而且這樣的教育方法,會讓孩子的內心受到嚴重的陰影,安全感也會降低。 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現(xiàn)在很多家長每天忙于工作,很少有時間來教育孩子,于是會在吃飯的這段時間里,和孩子說話,一邊吃飯一邊教育孩子。這就會導致孩子的食欲降低,吃飯時情緒低沉,吃不下飯。 醫(yī)學研究表明,人在低沉的情緒下吃飯,很不利于身體的健康。特別是還在發(fā)育成長階段的孩子,情緒很敏感,如果一邊哭一邊吃飯,就很容易導致食物嗆到氣管中。 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 個別的家長在批評教育時不分時間地點,在孩子睡覺之前還在批評孩子,這就會加強孩子的記憶,讓孩子記住被訓斥這件事。 孩子帶著這樣低沉的情緒睡覺,很可能從夢中驚醒,或者是做惡夢哭泣,這對孩子的睡眠質量有一定的影響。 睡眠對孩子非常重要,如果孩子睡眠質量差,就會影響身體發(fā)育,還會導致第二天學習生活精神狀態(tài)不佳,注意力不集中。 對孩子性格造成影響 家長經常批評孩子,當著外人的面指責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的性格出現(xiàn)偏激或者內向的情況。 有的孩子害怕再次被家長批評,在行為舉止上會變得很迷茫,不敢主動做事情,面對問題沒有主見。 這樣的孩子性格會變得懦弱,即使被他人欺負,孩子也不敢聲張,更不敢和家長說,怕受到家長的二次傷害。孩子的性格一旦形成便很難改變,這會直接影響孩子的發(fā)展。 孩子出現(xiàn)暴力傾向 家長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孩子小的時候三觀和性格還沒有形成,這個時候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會決定孩子的發(fā)展。家長經常用武力暴力的方式去批評孩子,孩子也會出現(xiàn)偏激、暴力的性格。 孩子性格暴力,一言不合就動手,這對孩子的人際交往有很大的影響,孩子在幼兒園和學校中會沒有朋友,很少有人會愿意接近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會越來越孤僻。 逆反心理愧疚感嚴重 孩子做錯事情后多數(shù)是知道自己做錯了,很多時候會出現(xiàn)愧疚的心理,雖然孩子不會和大人家長表現(xiàn)出來,但是心里還是不好受。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再批評孩子,孩子心理的愧疚感會加強,情緒會崩潰,甚至出現(xiàn)逆反的心理。 孩子在知道自己做錯時候,會有一定的自省能力,家長要給孩子時間去反思,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不要急著去批評孩子。 要注意地點和時間 家長批評孩子時不要一頭熱,要注意時間和地點,不要在公眾場合批評孩子,最好回到家中單獨對孩子教育,如果家里有客人,也要等到客人走了之后再批評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如果不分場合的批評孩子,會讓孩子出現(xiàn)不滿怨恨的心理,影響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感情。 批評孩子后要安慰 孩子犯錯后心情都相對低落一些,再加上家長的批評教育,孩子的心情會非常差。因此在批評完孩子后,家長不要放任孩子不管,要給予孩子一定的安慰。 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語氣要溫柔一些,讓孩子知道家長還是關心愛護他的。同時,家長也要告訴孩子不要怕,知錯能改,下次不再犯,還是好孩子。 【結語】 雖然孩子年齡還小,但也是個體,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尊。家長在和孩子相處時,要尊重孩子,不要將孩子當成自己的所屬物。在教育孩子時,也要詢問孩子的意愿,與孩子一起商議。只有孩子認可了家長,才會事半功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