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聊聊時代對服飾的影響。在我國歷史上,每個時代的服飾都是很明顯的風格。例如清朝入關以后,男性的長袍馬褂和女性的旗裝等等。清朝滅亡以后,西方的西服和長裙,開始傳入我國。此外,在旗裝的基礎上,旗袍開始逐步流行。在建國以后,50年代,列寧裝曾經(jīng)非常流行。到了六七十年代,大街小巷到處都是軍綠色的軍裝。1978年,我國開始了著名的改革開放,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各種外來文化開始傳入我國,也包括服飾等等。 進入80年代以后,皮衣、喇叭口、短褲等等,開始傳入我國,并且成為了新一代年輕人的首選。進入80年代以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警察隊伍的警服也在不斷更換。例如83式警服、89式警服、92式警服、95式警服,在不斷的改進。從90年代初期開始,我國警察隊伍開始為外勤的部分警種,配發(fā)制式皮衣。就是在八九十年代,我國拍攝了一系列的紀實性刑偵劇。作者出生于80年代,從小看著各種刑偵劇長大的,當時的刑偵劇很多。 例如《西安大追捕》《黑白大搏斗》《121大案》《紅蜘蛛》《刑偵一號案》《燕趙刑警》等等,反映了我國各個地區(qū)公安干警偵破案件的故事。為了盡可能的突出真實性,當時在拍攝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專門邀請公安干警們本色出演。在有的紀實性刑偵劇中,甚至是偵破案件小組的原班人馬。那么,為什么為拍攝大量的紀實性刑偵劇呢?請注意,在八九十年代,我國先后開始了兩次嚴打,主要就是為了穩(wěn)定社會治安、保障群眾安居樂業(yè)、打擊各種犯罪行為。 在嚴打的過程中,為了起到教化群眾、震懾各種犯罪分子的作用,我國拍攝了一系列的刑偵劇,絕大部分刑偵劇的案件都是真實的。在90年代的各種類型的紀實性刑偵劇中,無論是哪個地區(qū)的公安干警,基本上都是穿著皮衣、胳膊夾著一個包,這一形象幾乎成了90年代公安干警的標配。那么,為何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請注意,這一形象基本上是公安干警中的刑警標配。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刑警們需要經(jīng)常在外奔波、查案。 在一般情況下,好幾天不能回家很正常。如果穿其他的衣服,很容易弄臟,但是又沒有時間清洗。穿皮衣則完全不同,皮衣比較耐臟,只需要擦一下就可以了。在寒冷多風的秋冬季節(jié),皮衣還能起到擋風、保暖的作用。因此在90年代,除了嶺南等天氣炎熱地區(qū)之外,我國各地區(qū)公安干警都喜歡穿皮衣或者皮夾克。例如在《121大案》中,參與偵破案件的干警們,大部分都穿著皮衣。至于胳膊夾著包,也是有原因的。當時的條件有限,公安干警們經(jīng)常需要記筆記來記錄案件的一些要點。公安干警的包里都有什么呢? 一般來說,會有筆記本和筆、手銬、手機、呼機等等。如果是執(zhí)行特殊任務的刑警,包里還會加一把手槍。因此,出現(xiàn)了穿皮衣、夾著包,公安干警標配的情況。由于工作需要,干警們一般喜歡穿運動鞋,因為穿皮鞋不利于追趕和行動。其實,這僅僅是一個說法,并不完全正確。在作者童年的印象中,當時,很多人都會購買皮衣,那是一個時代的產(chǎn)物,這個場景現(xiàn)在已經(jīng)看不到了。 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的審美觀念也出現(xiàn)了變化。90年代非常流行的皮衣,在21世紀逐步退出了歷史舞臺。目前,在大街上已經(jīng)很少找到90年代的皮衣了。我們順便聊聊另一個話題,那就是警用服裝的變化。現(xiàn)階段,我國公安干警的制服,分為了常服和作訓服等等。一般來說,公安干警們都穿常服工作。常服配發(fā)了西褲和皮鞋,認真的說,常服采用了西服的樣式。穿上以后,比較莊重、威嚴。 但是,對于基層民警們來說,一旦出現(xiàn)突發(fā)情況,需要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穿常服不利于各種戰(zhàn)術動作的展開。在一些西方國家的警察隊伍中,除了常服和作訓服之外,還會為一線警察們配發(fā)一套比較寬松的制服,主要在日常巡邏、執(zhí)勤的時候使用。具體的制服名稱,各國的說法完全不一樣。在制服種類這方面,或許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畢竟穿著西褲和皮鞋巡邏,是非常費體力的事情。 最后,作者和大家聊聊一線基層民警的一些日常生活。作者有好幾位警察朋友,基本上都在基層一線。在閑暇時間聚會的時候,作者發(fā)現(xiàn)他們都養(yǎng)成了穿黑色衣服的習慣。從上衣到鞋,基本上都是黑色的,而且頭發(fā)一個比一個短。當然,他們的工作都很不容易,整天起早貪黑,甚至有一段時間“失去了聯(lián)系?!标P于我國公安干警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