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風(fēng)如貴客,一到便繁華。 早上8點起來,看著窗外竹簾風(fēng)動,陽光明媚,綠色的植物也舒展在金色里。 坐在書桌前,心甚是祥和。 此時,孩子還沒有起床。還沒有鬧騰,這一切的靜謐是我的,要好好抓緊哦。想說的話兒有許多,想要整理的思緒也不少,權(quán)且都放下,說一下最想的要求。 最想要的還是安靜,但不是空無一人的安靜,是有愛的人在身邊靜靜陪伴。 這種似乎比得過千金一刻的春宵。 01 繁華生活后的質(zhì)樸夢想 過年回老家,感觸蠻多的。首先,迫切希望有自己的房子,哪怕是又舊又破。我相信自己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審美眼光,只要我不畏臟亂差。只要,把廚房和衛(wèi)生間統(tǒng)統(tǒng)瓷磚翻新,小清新的宜家風(fēng)格就可以。放上那些可愛的小家電:小米的電飯鍋煮一點煲仔飯,烘烤機烤一個午后小餅干,做完一切把餐具放進洗碗機。 哦,對了,用上波佐見燒的藍色餐具,享受一下宅寂的樸素。 一些簡要的綠植,我已經(jīng)馴化成功,只盼有空間來容納。 這樣的家要安在學(xué)校里,周圍是文化氛圍,還有跑道和操場可以供人運動。 這樣的家要離父母兄弟不遠,一碗湯的距離,隨時有聯(lián)絡(luò)有走動,有安全感。 之所以沒出息的想要老房子,而不是新房。是覺得一個家不在于外表的華麗,而在于內(nèi)在的干凈有序,溫情常在。可以花更少的錢來實現(xiàn)這些內(nèi)核,又何必去拼命透支生命去賺錢去買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呢。 擁有一個MUJI風(fēng)的家,不需要很多錢。 我需要一個這樣的終極地方,做一個格子間,讓自己心無旁騖地寫文章,做翻譯。 疲憊生活后的質(zhì)樸夢想,是一桌一凳,一杯一碟,是回歸自己的審美情趣。 02 生活到深處,不是越來越多,而是越來越少 漸漸地明白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你,這樣的人你要刪除,只余下那些和你合拍,讓你愉悅,志同道合的人。 九九歸一,只凝聚在一個人身上,你會少很多煩惱,更專一,更有收獲。 昨天,群里的老師對我說要去參考另外一個伙伴的排版。我去看了一下,也沒什么不同。唯獨就是有引言,這不是她自己要求不寫的嘛! 不吐不快爭辯了幾句,可是呢,爭贏了又有什么用?大家都不好受。其實這是深層次的問題,她有潛在的偏見。 氣還是氣的,把許久擱置在那的毛線挽了起來。 我很努力,前期承認有些錯誤,但已經(jīng)盡了最大的力量。難道別人能進化到哪里去,不犯錯誤嗎? 人活一世,要不受傷害何其難。其他人就是刀子,處于世間,被各種人凌遲。 發(fā)現(xiàn)豆瓣上同本書人家的解讀,雖然字數(shù)沒她多,但那個深入的剖析程度,讓人靈魂一怔。 她的文章提煉出來的觀點老生常談。 一比才知道,豆瓣真是一個厲害的平臺,看來以后要多逛逛。 當(dāng)然她出道了,有資源。這是我所欠缺的。房子搭得不精巧,但也搭起來了。 不過,明白了她不喜歡我,我也正好不在乎她。集中精力去跟另外一個老師的學(xué)習(xí),只寫自己想要的東西,雖然可能前期比較難。但是上道了,就可以了。 線挽完了,我的心情也平復(fù)了。 人要做到所有人喜歡是很難的,就像中國,這么善良地去幫人家,這么樣委屈自己,還是被多國攻擊。一個國家如此,何況個人呢! 人一開始,是各種鋪展,見什么要什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搞清楚自己真正所愛,刪除精簡,日子就會舒坦又輕松。處世也是如此吧,為道日損,損之又損,趨近于一。 我要做的,應(yīng)是逐漸明白什么才是需要的,去掉一些不必要的人,簡化,集中。 03 創(chuàng)造,是存活于世的最大意義 外面竹簾聲動,街上車馬喧也沒了,不知不覺感到世道的蕭條。 最近處于一種隨時飄零的感覺,經(jīng)濟畢竟不景氣,人也不太確定該前進還是韜光養(yǎng)晦。 昨天看了德黑蘭的死神的解讀,給我一些啟發(fā):每個人都在逃避著既定的命運,殊不知逃避本身恰恰實踐著命運。 這么說來,面對困難,人只能迎上去。 既然改變不了命運,可以改變命運的態(tài)度。什么樣的態(tài)度? 不是簡單的樂觀主義就能解決,樂觀主義是一種麻醉劑,藥醒了,更痛。 唯一能做的事是:比如我還能做什么?我還能創(chuàng)造什么? 想象我能成就的事情,有朝一日過上真正的書齋生活。說實話,比起熱愛寫作,我似乎更喜歡作家的生活。作家的生活意味著一種自由發(fā)揮,自由自在。 最厲害的就是村上春樹,晨起4點寫作,10點跑步,下午翻譯,聽音樂。一種身體和心胸都得到鍛煉日常生活。 他靠語言連接了世界,也靠語言直抵了內(nèi)心。我想沒有比他幸福的人了吧。既能寫得出,而且愛深受讀者喜歡。 創(chuàng)作能讓人充滿活著的動力。 最近在練習(xí)小說《嘆息橋》,提煉主題和框架,這是亦舒寫得較為完整的一本書了吧。好看,有用。下次,我還要對人物進行一個分析和摘抄。 想想人生過半,說不準哪天就沒了??墒沁€沒有留下一紙半文,沒有創(chuàng)作出一點像樣的東西,也沒有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感覺頭皮發(fā)麻,加緊加油啊。 馬斯洛理論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xiàn)五個層次。 對我來說,安全感,質(zhì)樸生活,還有創(chuàng)作愿景,也是活下去的動力。 | 
|  | 
來自: 不羈的風(fēng)n3ugz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