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部《易經》看似復雜 其實只講了這3句話 《易經》向來被稱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其中易經的核心觀點就是陰陽辯證法的觀點。陰代表的大地、柔弱,而陽代表天空、陽剛,當陰陽交織在一起,就會生成萬事萬物,這么來說,萬事萬物的本質其實就是陰陽。 當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夠透過表象看內在的陰陽,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感悟。一個人生意做得特別紅火的時候,就要小心外在的那些不確定因素,很有可能會讓我們一敗涂地,而那些看上去毫無起色的人,只要抓到了某一個機遇,也會瞬間成就自我。 《易經》其實所蘊含的道理和自然的法則息息相關,人順應自然法則,就會如沐春風,事事都會得到大自然的“青睞”,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則必會咎由自取。 《易經》作為中華文明的源頭,可謂是實至名歸,歷代很多學者著書立說,思維體系皆是來源于《易經》,《易經》中也出現(xiàn)了很多名言金句,直到現(xiàn)在還被人們使用。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3句箴言,都是出自《易經》之中,里面暗藏著大智慧和大道理,你若能讀懂,足以改變自己的人生,就是悟透了其中1句,也會好運自來,平庸的人生也能光芒四射、熠熠生輝。 整部《易經》看似復雜 其實只講了這3句話 第一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解讀《易經》的書有很多,每次遇到這句話,書中的解釋出奇的一致:來自老天的保護,這樣就會吉利,沒有什么不利。其實這么解釋是不對的,老天不會幫助任何人,因為一旦幫助了,老天就有了私心,有了私心那還談什么公正公平呢? 人們相信老天爺,就是因為老天爺鐵面無私?!白蕴煊又?,吉無不利”里的“自”不是來自,而是自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自己要努力,要自強,這樣老天才會幫助我們。 ![]() 整部《易經》看似復雜 其實只講了這3句話 正所謂“天道酬勤”,老天幫助那些自立、自強的人,正如同幼苗破土而出,鷹隼第一次試翼,這都是符合天道的。 老天只會幫助努力的人,吉兇也是完全取決于自己。我們一生都在追求大吉大利,但是要記住,人所有的追求,都在于自己的參與,而不在別人??孔约喝菀?,依靠別人就會增加各種各樣的變數(shù),反而無從依賴。 不要寄托希望于人家的幫助,凡事依靠自己,才會走得更遠更久。 ![]() 整部《易經》看似復雜 其實只講了這3句話 第二 順天應人 《易經》中的革卦,里面曾說“順乎天而應乎人”。所謂順天,就是按照天道去辦事,尤其是自己能力還不夠的時候,就要知道順從天道,響應大眾。發(fā)現(xiàn)身邊的大勢并且善于觀察周邊的風俗,然后迅速地融入進去,而不是在一旁指手畫腳,格格不入。 在人世間,知道世故,洞察人倫就是順天應人的一種表現(xiàn)。有句話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知道與人為善,擅長處于各種人際關系,但是不要丟掉做人的原則和底線,這樣才真正地理解了順天應人的概念。 順天就是借助外物達到自己的目的,荀子在《勸學》中曾說“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借助馬車的人,并不是他腿腳飛快,但是卻能到達千里之外;借助船舟的人,并不會游泳,但卻可以橫渡大江。其實人和人的資質都是相同的,所謂的聰明和智者,只不過是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 整部《易經》看似復雜 其實只講了這3句話 第三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一件事情到了極點,就會發(fā)生改變,而這種改變的目的,就是為了不斷地向前發(fā)展,尋找出路。變化后就會通暢,然后才會長久。 《易經》很多時候都在強調一個“變”字,變的目的是為了不變,但不變就會出現(xiàn)很多弊端和毛病,所以變和不變相互的轉化,正如同陰陽不斷交融一樣。 合理的變化,就是去找尋陰陽平衡點,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自發(fā)地去處理這些問題,這其實就是努力改變,試圖去找尋平衡點的一個過程。 經常去變化的不僅僅是問題發(fā)生的時候,而應該是問題還未來臨的時候,這就是未雨綢繆、高瞻遠矚。頭腦時刻在變化,把各種可能發(fā)生的問題一一列舉,那么當事情發(fā)生的時候,我們就不至于手忙腳亂了。 易經廣大精微,很多朋友看到《易經》會覺得易經十分難學。其實《易經》的入門,全在于易經64卦上,我們只要熟練的背誦記憶,就會對《易經》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那么64卦這么多,平時記憶力又不好,如何能記得過來呢?其實學習易經有捷徑可走,就是運用隨機記憶法,這樣記憶易經,會事半功倍。 我們可以把易經64卦寫在64張卡片之上,并在旁邊寫上爻辭,標注好序號,然后將其順序打亂,我們從中隨機抽取一張,然后觀看一遍,觀看的過程不需要強行記憶,目的就是讓我們對這一卦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即可,這樣記憶其實會更加的深刻,不妨一試。 文學創(chuàng)作更須堅守經典意識(高峰之路)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