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貼著事物寫感覺 具體形象真實化 原點語文 【原文呈現(xiàn)】 這邊風景獨美 馬 鑫 村后的小樹林,是我永遠的心靈棲息地。 看,那小樹林下開著的鮮艷的五顏六色的各種花兒,風吹過,帶著甜味還有幾分嫵媚,讓人沉浸其中;聽,那潺潺流水正緩緩流淌,偶有幾條小魚戲耍游戲;那樹上的小鳥發(fā)出一聲聲悅耳動聽的鳴叫,好似琴鍵上奏出的美麗的交響曲,使人忍不住哼唱。聞,那空氣中散發(fā)著清香的水果的香味,夾雜著幾絲誘惑,直向你撲來,使你忍不住停下腳步。 村后的小樹林,不僅風景秀麗,馨香四溢,更有其獨特處,讓你駐足流連。 夏季的小樹林風景獨美。你站在遠處向她望去,會看到林間小道似乎被茂密的樹林掩蓋的不留痕跡,那件衣衫隨著風的吹動而飄舞,里面五彩繽紛的花朵若隱若現(xiàn),更增添了幾分迷離美與朦朧美;走進林間小土丘的蜿蜒小道,竟有點若在畫中的感覺,樹葉來回搖擺,有時還會透進幾絲陽光,踏過那青中透綠的叢叢小草,來到那長滿鮮花的小土丘上,望著那長得生機勃勃的藍色花朵,心中不禁感慨萬千。原來從遠處看這些花與在花面前看不同是如此之多,那些花好像知道了我要來,紛紛左右搖擺,像是歡迎我的隊伍。場面非常壯觀,讓我增添了幾絲幸福。在樹林閑逛了很長時間,也吃了許多美味的小果子,不知不覺間天已經(jīng)快黑了,只得徒步返回,走時還有些不舍,不時回望。那些樹木好像在向我揮手道別,內(nèi)心深處不免惆悵。 真是風景這邊獨美,這種美不僅是外在的形式美,更是內(nèi)在的神韻美。讓人充滿向往。 【望聞問切】 1、概念性、概括性詞語太多,缺乏具體可感化形象。例如“那小樹林下開著的鮮艷的五顏六色的各種花兒”“樹上的小鳥發(fā)出一聲聲悅耳動聽的鳴叫”“空氣中散發(fā)著清香的水果的香味”“吃了許多美味的小果子”等,這些事物比較概括,我們感受不到它們鮮活的個性特點和旺盛的生命特征,作者用了很多抽象性、概括性的詞語去描寫這些事物,我們不能從中獲得具體可干的形象,更不能獲得美的享受。少用概括性的詞語,貼著事物的色彩、溫度來寫,則比較容易展現(xiàn)事物的個性,從而讓自然美景鮮活起來。如在景物描寫中加入表示色彩的形容詞,加入一些表示景物動作的詞語,向搖擺、招手等等,將自己的情感轉(zhuǎn)移到景物身上,使景物富于思想、情感,即賦予景物以生命。并將景物給自己的感覺準確地表達出來。一如沈從文先生所說:“貼著人物寫”。 2、行文構(gòu)思要緊扣題眼。“這邊風景獨美”題眼在“獨美”二字。顯然這邊風景的美是不同于其他處的,就要寫出其獨具的美感。這就要求寫作時要抓住事物的特點,刻畫它的獨特個性,如此文章才新穎、真實、可讀,吸引讀者。這篇作文并沒有扣住題眼運思寫作,“這邊風景”。的“獨美”之處并沒有表達出來?;▋骸⑿▲B、小魚,流水,小果子等在其他地方我們一樣能看到,甚至比此處的更有魅力。這就要思考村后小樹林的獨有之美。 【脫胎換骨】 這邊風景獨美 馬 鑫 村后的小樹林,是我永遠的心靈棲息地。 小樹林在村后不足百米處,林中有小土丘,一條小河蜿蜒流過,像一條青色的玉帶系在她的腰際?!厩擅畹谋扔鲗⑿『咏o自己的感覺具體、形象地表達出來,留有豐富的想象余地?!?/p> 夏季,小樹林獨具風韻。林下,薺菜們爭相開著的淺藍色的小花兒,野菊花那橘黃色的小花盤正愜意地享受著空氣中的寧靜與祥和。遠處,舌雀花鵝黃色的花瓣正肆意地吐著濃而不艷的芳香,小花燈似的倒掛在枝干上,像淘氣的小猴子調(diào)皮地做倒立游戲?!就ㄟ^對具體事物如“淺藍色的小花”“野菊花”“舌雀花”等的富有情感的描寫,把此處的景物寫活了。】一縷氤氳的風滑過,飄過一絲清香,像少女身上那若有若無飄飄渺渺的體香,幾分嫵媚,讓人沉醉。潺潺的流水正緩緩流淌,偶有幾條柳葉魚游戲其間,小蝌蚪潛伏在一兩片因風飄落的白樺樹寬大的葉子下,我輕微的腳步聲驚醒了他們的美夢,呼啦一下子四散開來,層層疊疊的漣漪交織在一起,喧鬧著,奔騰著,消失在視野盡頭?!炯扔徐o態(tài)描寫,又有動態(tài)描寫,動靜結(jié)合,擬人化手法的運用,使景物充滿思想、情感?!?/p> 在這清幽、祥和的小樹林里漫步,滿身的疲憊頓時煙消云散,渾身被愜意與舒適包圍。一兩聲布谷鳥的叫聲打破了小樹林的寧靜。一種叫做白頭翁的鳥,在樹枝間歡快地跳躍著???,一只青年黃鸝正在緊挨著洋槐的那棵老柳樹,向西北方向伸展的斜枝上鳴叫,清脆的樂調(diào)在枝葉間蕩來蕩去?!炯毮伒墓P觸,將精彩的細節(jié)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在眼前,如身臨其境。通感的運用把鳥鳴聲寫得靈活靈現(xiàn),如“清脆的樂調(diào)在枝葉間蕩來蕩去”。】一種鳴叫聲穿過林間縫隙鉆入耳孔,在我聽來好像是“跟我玩”“跟我玩”。這時,我模仿那叫聲吹起口哨,我們唱和起來。野生的杏樹,麥黃色的小杏掛滿枝頭,空氣中散發(fā)著野杏特有的香味,幾絲誘惑,直撲我而來,忍不住停下腳步。來到杏樹下,口水開始打轉(zhuǎn),輕輕地摘下幾枚,在衣襟上擦擦,輕輕一咬,滿嘴杏香,滋潤著我的味蕾。鴨梨敗火,杏子上火??刹桓邑澇??!举N著事物的特點寫,把聽覺、視覺、味覺、感覺等借助具體、形象的詞語表達出來了,一連串細膩的動作描寫,使場景真實可見?!啃⊥燎鹕系尿暄研〉溃跇淙~搖擺下若隱若現(xiàn),有時還會透進幾絲陽光,踏過那青中透綠的叢叢小草,來到那長滿小草,間或有一兩株雜花的小土丘上,躺下,做一簾幽夢。 村后的小樹林,不僅風景秀麗,馨香四溢,漫步其間,遠離了城市車水馬龍的喧囂,少了追名逐利的浮躁。一溪清水,濯吾足,流連忘返,有點“沉醉不知歸路”的韻味。 真是風景這邊獨美,小樹林的美不僅美在形式,更是美在神韻。【緊扣題眼運思行文,把“這邊風景”的獨有之美,不僅寫出來了,而且獨有的韻味。】 【高下優(yōu)劣】 1、具體真實形象了。升格文,運用細膩的筆觸,貼著事物寫,借助具體化。、細節(jié)化的詞語,動用生花妙筆把村后小樹林里的景物寫活了,寫出了個性和生命。 2、行文主題突出。升格文緊緊圍繞“獨美”構(gòu)思,寫小樹林的清幽、寧靜、祥和、歡悅,將它的獨有之美寫了來。原文沒有扣住題眼寫作,散亂,大而不當,切而不實。 【成功法門】 1、讓自然美景活起來?!盎睢本褪且哂絮r活的個性色彩,就要避免采用抽象性、概括性的詞語,多用具體化、形象化的語言,撫摸事物最精彩的細部,貼著精微的細部表達。如朱自清《春》中對鳥兒的描寫,“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zhuǎn)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yīng)和著”。將鳥兒的情態(tài)何其鮮活。再如老舍《濟南的冬天》中細膩描摹的句子,“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薄氨⊙币幌伦泳突盍似饋?。 2、讓自然美景活起來,主要是賦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借助細節(jié)將自我與景物融為一體,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如《山中訪友》:“走出門,就與微風撞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早晨,好清爽!”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