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教育家說:“諷刺就好像一堵墻,在父母和孩子之間形成一種無形的障礙,造成了父母和孩子的對抗?!比欢?,很多父母卻不懂得這個道理總是習(xí)慣把挖苦諷刺的話掛在嘴上:“你笨得像頭驢!”“從來就沒見過像你這么笨的孩子!真是讓你白吃了幾年飯?!?/p> 也許父母說這樣一句話便解了心頭之“恨”,然而卻沒曾想:這樣的語言就像炸彈一樣,炸毀了孩子自信的城門,重創(chuàng)了孩子心靈的堡壘。 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會越來越差,最終形成懦弱、膽怯的性格。 李然剛剛進(jìn)入小學(xué),尤其喜歡音樂課,非常喜歡唱歌,對于電視里的些歌曲,他都能哼唱上幾句。 這天晚上,李然正在看動畫片,跟著動畫片里的音樂就唱了起來。這時,爸爸諷刺剌地說:“李然,唱的什么呀?我怎么越聽越像鵝叫呀!” 李然一下子愣住了,一個人躲回了屋子,他想:“我喜歡唱歌,可爸爸為什么要說我像鵝呢?爸爸一定是不喜歡我了!難道我唱得真的很難聽嗎?”想著想著,他就哭了起來。 因?yàn)檫@件事,李然的話越來越少了,和爸爸的距離也逐漸疏遠(yuǎn)。有一次,李然一時興起,幫媽媽洗碗做家務(wù),這時爸爸又開口挖苦道:“真是新鮮呀,太陽從西邊出來了!我家的少爺也能干活了?” 爸爸的話讓李然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zhuǎn)。從那之后,他幾乎不再做任何家務(wù)活了。 爸爸的話顯然深深地傷害了李然的自尊心,打擊了他的自信心。 也許,爸爸的話只是一句玩笑,并不是對孩子的付出和熱情不滿意,反而是因?yàn)楹⒆拥呐Τ隽怂念A(yù)料,讓他感到十分驚奇、內(nèi)心十分高興,但又不好意思將喜悅的心情坦率地表達(dá)出來,于是就說出了這樣帶諷刺意味的、言不由衷的話。 可是,父母們并沒有意識到,正是這樣無心的“諷刺”給孩子帶來了極大的傷害。 諷刺就是一把刺向孩子的劍,是孩子自信心的殺手。 “這么簡單的題你都能算錯,你還能做什么??!”“你笨得像驢一樣!”父母以為用這樣的話語可以激勵孩子,殊不知,這樣的刺激不能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只能刺痛孩子脆弱敏感的心。 父母們不要以為“自尊”是在孩子成年后才會擁有的。其實(shí),從孩子出生開始,他們的自尊就已逐漸形成。 一般來說,從兩歲開始,孩子便有了自我概念,能夠描述自己的身體特征、年齡、性別和喜歡的活動,如“我是個男孩”、“我兩歲了”等;到3歲時,他們便能夠評價自己,并從中體驗(yàn)到自豪或羞愧,于是出現(xiàn)了自尊的萌芽,如“我長得很漂亮”、“我不是個調(diào)皮鬼”等;而到了十五六歲時,孩子的獨(dú)立性與自主性已經(jīng)完全成熟,這個時候,他們對自尊的追求也到了“頂峰”,更加無法接受父母時常對自己的嘲笑諷刺,哪怕這份諷刺是善意的、是無心的。 其實(shí),父母之所以諷刺孩子,很大程度上是因?yàn)楹⒆臃噶隋e,由此面萌發(fā)了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tài)。 但對孩子來說,他可以接受父母的批評,但卻不能接受父母的諷刺,因?yàn)?,此時的他,心里也不好受,父母的挖苦更會讓他痛苦不堪。批評是善意的,但諷刺卻是惡意的。 某都市晚報曾經(jīng)報道過這樣一則消息: 一名14歲的女中學(xué)生因?yàn)橥庹Z沒有考好,回到家后就悶悶不樂地坐在電視機(jī)前。母親知道后,就罵了一句:“考得這么差,還有臉看電視!真是養(yǎng)了一個狼心狗肺的家伙!” 結(jié)果,這名女中學(xué)生失去了理智,沖出了家門,投河自盡了。 事后,這位女中學(xué)生的母親后悔不已,悔恨自己說出的一句不經(jīng)大腦的話把孩子逼上了絕路。 ? 孩子的內(nèi)心是脆弱的 實(shí)際上,當(dāng)遇到這樣的情形時,父母應(yīng)該鼓勵孩子:“我相信,只要你認(rèn)真思考,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把題答對?!?/p> 而且,事實(shí)也是如此,只要父母相信孩子的能力、鼓勵孩子,孩子就會努力、就會進(jìn)步。 有的父母會將諷刺的語言“習(xí)慣化”,不時就會蹦出幾句。如果你恰恰有這樣的習(xí)慣,就必須學(xué)會糾正。以下這幾條是父母最常使用的,父母必須格外注意,莫讓它們隨口而出: “你太沒出息了,你以后就是個廢物!“你說說,你能做好什么?簡直一無是處!” “豬都比你強(qiáng),養(yǎng)著還能賣錢,我養(yǎng)你這么個廢物干嗎?“別人學(xué)習(xí)怎么那么好?你比別人少吃飯了還是腦袋少根筋呀? 如果你正是有這種習(xí)慣的父母,那么真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了。 為人父母者要對孩子留點(diǎn)兒口德,至少不要對孩子說些刻薄諷刺的話。 父母要明白,每個孩子都有成長的欲望,都希望父母說他聰明能干。所以,父母切忌用諷刺的語言羞辱孩子,要懂得控制情緒,別讓一時的沖動害了自己、害了孩子。 孩子的心是脆弱的,孩子的心是柔軟的,所以,父母不要總以過來人的身份以高高在上的心態(tài),對孩子說出“你怎么笨得像頭驢”這樣的話,這樣的話就像一把出鞘的利劍,會輕易地刺破孩子脆弱的信心,給其留下一生都無法愈合的傷口。 要記住:諷刺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大忌。孩子失去了自信,丟了自尊,那么到頭來,最傷心的人就是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