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寶攝影在商業(yè)攝影中的分類中屬于靜物攝影這一大類,而靜物攝影在器材的配制及工作流程上有別于其他類別的攝影。尤其是珠寶本身精細小巧的特征,而使得所使用的拍攝器材必須滿足精細可靠而準確的操作。以下我簡單介紹一下珠寶攝影中必備的攝影器材和相關輔助器材及工具。
攝影棚 首先是攝影棚的建立,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攝影棚可以是較大的(50㎡-80㎡),也可以是小巧的(20㎡-40㎡)。珠寶攝影棚的工作空間有利于避免因墻壁反光而造成的雜光干擾,同時大的攝影空間將給人帶來舒展的創(chuàng)作感受和自如的走動空間。當然小巧的拍攝空間也能勝任其工作,只是空間的局限不僅僅局限了攝影者的活動范圍,過于狹小的空間也會局限攝影者的創(chuàng)作思維空間的拓展,而這一點往往是容易被人所忽視的。 攝影臺 有了攝影的空間,接下來就是攝影臺了。目前市場上有許多現成的專用靜物攝影臺,這些都可以用來做珠寶拍攝的攝影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攝影習慣自制攝影臺。包括攝影臺的高低寬窄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來定制,但有一點必須考慮,那就是攝影臺必須能同時方便水平拍攝與俯拍等角度的操作,臺面最好能方便升高和降低,還能進行透光拍攝等操作,這樣就可以在一個臺面上完成所有的拍攝工作了。 燈光 攝影燈光種類繁多,市面上除了各種專業(yè)的影室閃光燈外還有眾多的連續(xù)光源攝影燈具。就色溫而言主要分為冷光型和暖光型,冷光型的色溫多為5500℃;暖光型色溫多為3200℃。無論哪一種色溫或光源都可以用來拍攝珠寶,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所使用的燈光之間的色溫需要一致。這一點尤為重要,色溫不平衡的光源混用將對拍攝時色彩平衡的校正帶來麻煩,從而無法準確還原珠寶原有的色彩。下面分別談談不同的光源在珠寶攝影運用中各自的特性及優(yōu)缺點。 閃光燈:閃光燈與連續(xù)光在珠寶攝影中的表現各有優(yōu)缺點。先說閃光燈,閃光燈在做微距攝影時因其距離拍攝物體近而更顯得其光源強勁。在實際拍攝中對三腳架的穩(wěn)定要求沒有連續(xù)光那么高,適合快拍或抓拍,加上閃光燈的各種控光配件完備,在布光與控光的配件選擇上范圍更廣,所以閃光燈在珠寶攝影中被廣泛運用。 但閃光燈在布光造型時的光源須靠閃光燈附帶的造型燈泡來完成,這在光效與光比的把控上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我們知道,造型燈泡與閃光管所發(fā)生光源的中心點和發(fā)光面積是存在一定差距的。而這小小的差異表現在珠寶攝影中,對光影位置的改變就顯得很大了。再加上光比的調整問題,閃光燈調整光比是借助造型燈來調整光比的強弱,而造型燈與閃光燈的輸出指數的級差并非完全吻合。這樣一來調教光比時的效果,自然就存在一定的差異,而這差異需要攝影師在拍攝過程中不斷地積累和總結光比控制的經驗以及對燈光習性的把握。 連續(xù)光(也叫持續(xù)光源):傳統連續(xù)光多為鎢絲燈照明,色溫多在3200℃。隨著燈管的逐漸老化,色溫也會逐漸下降,從而影響色溫的準確性。所以連續(xù)光源在使用中應常備備用光管以保持色溫的穩(wěn)定,另外現在市場上出現了非常多的高色溫連續(xù)光。這一類型光源同樣可以用來拍攝珠寶產品,但主要是針對數碼相機的使用。因為許多冷光源的連續(xù)光色溫并非是嚴格按照5500℃設置的,色溫多半過高,不利于膠片攝影的色彩還原。選擇冷光源的照明設備時應選擇顯色性高的產品。 連續(xù)光在珠寶攝影的控光運用中具有所見即所得的優(yōu)勢,尤其是對光比的精確控制可以即時判斷,在布光的過程中節(jié)省了大量的時間。但連續(xù)光的照射強度不如閃光燈的光源那么強勁,所以必須延長曝光時間來滿足收縮光圈,加大景深的要求。穩(wěn)定的三腳架在這里顯得尤為重要了。而且過慢的快門速度對拍攝時所使用的快門線要求也同樣很高,最好選用氣動快門線或較軟的線體,盡可能地減少人為所造成的相機抖動。這看似輕微的抖動可在微距攝影中卻是致命的,是導致影像松蒙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一點也正是連續(xù)光在珠寶攝影的不足之處,每一次按快門都得屏住呼吸輕按快門。
相機和鏡頭 拍攝珠寶產品,由于被拍攝物體小,拍攝時相機離被拍攝物體的距離近,這樣就導致了成像的景深變小。我們都知道“物距越短,景深越??;物距越長,景深越大”這一定律,那么如何能在拍攝的過程中有效的控制景深,就變得極為重要了。而能夠在拍攝的過程中控制景深調整的相機,首選應該是專業(yè)座機了。因為任何一個品牌的專業(yè)座機都能夠自如地調控相機的前組和后組,從而達到控制影像焦平面的目的。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中畫幅相機也配備相關的景深調控附件,如可調較角度的近攝接圈和移軸鏡頭等等。而這一類的附件往往調校角度過小,有較大的局限性,在使用中不如座機操控那么自如。因為座機在微距攝影中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是可以自由地延長蛇腹,從而獲得更大的拍攝影像。相對而言135相機在珠寶攝影中的局限更大,所需的相關附件也更多,但這并不說明135相機不能勝任珠寶攝影,由于本篇著重于從專業(yè)角度出發(fā),所以在此不涉及太多機型了。 珠寶攝影屬于微距攝影范疇,一支微距鏡頭便毫無疑問成了首選。那么在眾多的微距鏡頭中哪一支更適用來拍攝珠寶呢? 這一點我們要從實際出發(fā),根據自己拍攝時的物距空間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微距鏡頭。我們最常見得的微距鏡頭主要有:90mm、120 mm和180 mm,而120 mm相對于珠寶攝影來說似乎更合適一點。隨著數碼后背的日益普及并被廣泛應用于珠寶攝影領域,相對于鏡頭的選擇及要求也相應地提高。為了更高地解析數字影像的分析率,應選擇數碼微距鏡頭,數碼鏡頭影像的細節(jié)方面相對于傳統鏡頭有了很大的提高。 數碼影像在珠寶攝影領域已被廣泛運用,它極大地提高了攝影工作的效率,使復雜的工作程序得到了極大地簡化,提高了拍攝效率。尤其是在光比的調整方面,所見即所得帶來的方便程度極大地優(yōu)化了珠寶攝影的過程。而數碼后背是拍攝珠寶的首選,這是因為在各項專業(yè)指標上均優(yōu)于35 mm數字相機,尤其是金屬的高光邊緣的優(yōu)質表現,不至于出現金屬高光邊緣紫邊的情形。 三腳架 在珠寶攝影中三腳架是一件重要的拍攝附件,它甚至和鏡頭一樣重要,專業(yè)的腳架應該是T型腳架,也許有人會說我都用了三腳架呀,那么首先你要看看你的三腳架夠不夠重量,是不是足夠的穩(wěn)定,操作是否足夠的方便。T型腳架與三腳架,這兩者之間的差別是巨大的。珠寶攝影需要極其精準的構圖,對焦往往是在毫厘之間進行選擇與判斷,微調機身是珠寶攝影動作最多的一個步驟。T型腳架除了可以自由地升降機位,更重要的是可以自如地平移和推拉機位,而不是像三腳架那樣正好擋在攝影師的面前,從而極大地影響其操作的靈活性。同時在對云臺的選擇上也提高了要求。云臺首先要求承重15公斤以上的重量,以全齒合調整功能的云臺為首選,這在微調方面極其重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