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古詩壇,杜甫和李白就像天上的雙子星座,俯視著地上的一切。他們的出現(xiàn),可謂空前絕后。本文今天不去討論李白和杜甫的高下,只想探討一下,在寫詩這一領(lǐng)域,真的沒有人能比得上杜甫嗎 ?原因有三:杜甫時刻不忘祖國,心系黎民百姓;杜甫追求詩歌藝術(shù)上的千錘百煉;杜甫對自己的妻兒有著深厚的感情。杜甫在他那個時代,其實算不上一個得志的人。年輕時,還是過過幾年裘馬輕狂的日子,但是隨著科舉考試的一次次失利,杜甫在仕途上的希望愈發(fā)渺茫。甚至在他年老時,還當過乞丐。而令人敬佩的是,杜甫不論在自身遭遇多么凄慘的境地下,依舊不忘祖國,心系黎民百姓,這一點也是他之所以能成為“詩家圣人”的重要原因之一。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就是杜甫高尚人格的完美寫照。不夸張的說,杜甫比李白有政治覺悟。安史之亂時,杜甫拼了一把老命,也要找到當時的組織,面見天子時竟然沒有一件得體的衣服。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天才是老天爺賞飯吃,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也羨慕不來。杜甫卻是我們可以學習的榜樣。我們肯定無法成為杜甫,但是不妨礙我們向他學習他那種對于寫詩、煉字的藝術(shù)追求。這一點在古代其實很難得。古代社會,男人三妻四妾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而我們的杜甫,對于自己的妻子卻是愛得深沉。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這樣的詩句寫得多么的情真意切。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這是多么和諧的家庭生活呀,真是令人羨慕。對于自己的兒子,杜甫憐愛有加。同時,杜甫對于自己的子女,也始終懷著一份深深的愧疚感。以上三點,能夠全部集齊的人,應(yīng)該是極少數(shù)。而杜甫之所以能成為杜甫,一方面固然是因為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達到了現(xiàn)實主義的高峰,甚至是頂峰。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那真摯的家國情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