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一部分中,我將會從「鏡頭」這顆眼睛出發(fā),詳細(xì)剖析不同鏡頭在不同題材中的效果。尤其是在手機多攝鏡頭以后,如何利用不同的鏡頭焦段拍攝自己想要的題材。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長焦鏡頭 Jamie-Hua 如今,無論你怎么抱怨現(xiàn)在的手機攝像頭多,背部的顏值多么低,但是從功能的角度來說多顆攝像頭的確給目前的手機攝影很多活力。雖然我本人并不看好這種手機攝影的發(fā)展趨勢,但是既然目前行業(yè)已經(jīng)做了選擇,用戶也只能「物盡其用」。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廣角鏡頭 Jamie-Hua 今年的 iPhone 11 系列上了三顆攝像頭,這三顆攝像頭也是目前主流的旗艦手機里最為獨樹一幟的,因為這三顆攝像頭采用「等邊三角形」的排列。其實這樣排列并不是出于「美學(xué)」考量、而是「功能」考量。因為正是這樣的排列方式,為 iPhone 11 系列帶來了相對優(yōu)異的變焦體驗。 所以接下來的內(nèi)容就是如何揚長避短利用好不同的鏡頭視角。 相 機 基 本 結(jié) 構(gòu)在這之前,我還是想要和你普及一下相機的結(jié)構(gòu)。但你別慌,這非常簡單,只要你上過初中物理就能了解。這市面上無論多貴的相機都可以用下面這張圖來解釋: 這張圖已經(jīng)被我用過無數(shù)次,這是我分別在 iPhone 相機操作 1.0、2.0時自己繪制的。這次 3.0 終于有了設(shè)計大咖的幫助,有了一個美觀的版本,這里感謝設(shè)計師郭栩鵬。 在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影像就是光線通過一個透光的小孔進入一個黑盒并被相機的傳感器(或者是膠片)記錄下來,這其中小孔就是我們所說的鏡頭。 鏡頭有很多參數(shù)來衡量,比如說焦距。 焦距是指鏡頭的光學(xué)中心點和傳感器的距離。啥,你可能聽不懂。沒關(guān)系,你并不需要知道,我身邊很多已經(jīng)成為大師級別的攝影師也不懂。 因為不需要懂,你需要懂得是下面這組圖。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變焦拍攝 Jamie-Hua 這張圖中,展示了不同焦距下拍攝同一主體的視覺感受。在之前,我會上一個焦段圖表讓大家自己了解不同焦段的含義。但我意識到這依然信息量過大,所以這一次我在這針對性的闡述 iPhone 上的三顆攝像頭焦段的使用。 超 廣 角13mm 定焦鏡頭。 這里的焦距是等效焦距,相機也通用,下同。 坦率地說,現(xiàn)在手機攝影的競爭已經(jīng)開始溢出消費者正常攝影技巧駕馭范圍了,比如說 13mm 的超廣角鏡頭想要拍攝足夠好的照片非常難。這不是什么自視甚高,即使是專業(yè)的攝影師想要駕馭 13mm 的超廣角也需要深厚的功底。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超廣角鏡頭 Jamie-Hua 很多人對于超廣角的第一印象肯定是「廣」,這個廣包含的是拍攝足夠多的畫面內(nèi)容,其實對于超廣角來說攝影師看中的是: 「夸張的透視效果?!?/p> 越是廣的鏡頭,越會有非常強烈的空間感,因為在超廣角中透視強烈,會遵循「近大遠(yuǎn)小」的規(guī)則,比如下面這張圖中,人物的鞋子就像是一個龐然大物,而人物的頭部則顯得非常小。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超廣角鏡頭 Jamie-Hua 這種夸張的對比和反差也是為什么很多攝影師喜歡超廣角的原因,因為這樣強烈的近大遠(yuǎn)小對于很多人來說充滿了「陌生感」,而這種「陌生感」恰恰很多時候是好作品的關(guān)鍵。 而這樣的獨特視覺效果,會對畫面中的物體形狀也有重要的影響。越是靠近畫面中央的物體越會被壓縮,越是靠近畫面的邊緣的越是被拉伸。聽到拉伸兩個字,姑娘們可能要高興了。 沒錯,如果我們利用好超廣角,就可以拍攝出非常好看的大長腿,比如下面這一張: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超廣角鏡頭 Derrick Zhang 拍攝的秘訣就是拍攝者位置降低,讓腿部靠近畫面的邊緣。但是需要說明的是,腿容易長,面部也是容易變形的,一定要注意模特的面部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上。 那么在了解到超廣角的這些特點以后下面是一些超廣角的建議: 01 三段式拍攝手法 如果你經(jīng)常觀看很多攝影網(wǎng)站的風(fēng)光作品,一定看過畫面近處是一塊石頭,中間是海邊,遠(yuǎn)處是群山。比如這樣: ![]() 使用相機拍攝 Jamie-Hua 因為拍攝手法過于常見,所以專業(yè)攝影師會戲稱為「風(fēng)光糖水」。雖然我抱著戲虐的口吻描述這種拍法,但是我依然認(rèn)為這是對于剛剛使用超廣角鏡頭的你來說最好的練習(xí)手法了。這樣「濫俗」的拍攝手法,也就意味著是「經(jīng)典」的拍攝手法。 其實本質(zhì)上這中拍攝手法恰恰是合理利用了超廣角的空間感。把畫面分為了「前景」、「中景」、「遠(yuǎn)景」三個不同的組成部分。我們要做的就是合理的把這些景物填充進去。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超廣角鏡頭 Jamie-Hua 其中尤其是想要強調(diào)「前景」的作用,很多人拍攝的照片之所以不夠出彩,是因為「太平」。這種平就是空間感不足,過于扁平。我們能夠在潛意識里意識到主體和背景,但是往往很容易忽略前景。尤其是對于一個超廣角作品來說,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前景,就會缺少很多沖擊力,比如如果這幅作品中我們?nèi)サ舢嬅嬷械那熬白鲆粋€比較。 ![]() 如果你打算嘗試拍攝一張好看的超廣角風(fēng)光照片,可以試著把畫面中遠(yuǎn)、中、近三個不同的組成部分都逐一安排好,尤其是前景。 02 嘗試低角度 從我自己對于超廣角圖片的閱讀來說,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xiàn)象。超廣角照片中低角度遠(yuǎn)遠(yuǎn)多于高角度。也就是說,使用超廣角仰視拍攝往往更容易出現(xiàn)好照片。比如下面這一張照片: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超廣角鏡頭 Jamie-Hua 在這張照片中人物主體和建筑形成了一個非常奇妙的視覺感受,因為人物相對較近但是建筑相對較遠(yuǎn),就會產(chǎn)生非常微妙的反差。想要拍攝這樣照片的秘訣就是: ![]() 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的超廣角作品平平無奇,那么就請嘗試一下彎下腰、蹲著腚、趴在地上拍攝試試。 03 放大趣味點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超廣角鏡頭 Jamie-Hua 超廣角因為拉伸邊緣的特性,所以在畫面上會給人放大的效果。而這種放大的效果會顯得十分有趣,所以如果你想要在畫面中添加一點「滑稽因素」,那么使用超廣角盡可能地靠近畫面主體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04 規(guī)避弱光環(huán)境 在一開始剛剛拿到新 iPhone 的時候,我和 Jamie 就發(fā)現(xiàn)這一次的超廣角并不完美,還存在著一定的提升空間 。最關(guān)鍵的一個問題就是: 「弱光畫質(zhì)。」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超廣角鏡頭 Jamie-Hua 你會發(fā)現(xiàn)在夜晚使用超廣角拍攝照片畫質(zhì)不盡如人意,因為超廣角的光圈過小,進光量不足,所以我們在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攝時盡量選擇光線條件好的場景。 關(guān)于超廣角鏡頭最后還有一個溫馨提示,因為超廣角鏡頭普通用戶最多使用的還是在合影,但要注意在合影中注意每個人物的臉部位置,靠近畫面邊緣的人臉很容易變形。 長 焦 鏡 頭52mm 定焦鏡頭 在開始這一部分之前需要說明一點,雖然目前所有的手機廠商,包括蘋果在內(nèi)都叫做這個鏡頭為長焦鏡頭,但按照攝影的約定俗成,這顆等效 52mm 的鏡頭按照常規(guī)分類應(yīng)該屬于「標(biāo)準(zhǔn)鏡頭」,也就是介于長焦鏡頭和廣角鏡頭的中間點。這里所說的長焦是相對于手機的 26mm 主鏡頭,所以我們在本文里也就統(tǒng)一叫做長焦鏡頭。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長焦鏡頭 Derrick Zhang 我們先來說說長焦鏡頭的特點: 我們其實只要把廣角鏡頭的特點反過來理解即可。 長焦鏡頭看的視野范圍更窄,也就是某種意義上的看的更遠(yuǎn)。所以很多用戶,想要拍攝遠(yuǎn)處的物體時,一般都喜歡選擇使用長焦鏡頭。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長焦鏡頭 Jamie-Hua 長焦鏡頭的空間透視完全不同。一方面長焦鏡頭會「壓平空間」,景物之間的大小關(guān)系開始變得模糊,像是廣角鏡頭上的近大遠(yuǎn)小的效果并不明顯。另一方面,長焦鏡頭的畸變也會控制的很好,不會容易出現(xiàn)線條的變形。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長焦鏡頭在人像拍攝中最常為使用。因為人物可以做到很好的還原,并不會因為鏡頭透視和畸變而變形,所以這也是為什么 iPhone 在默認(rèn)情況的人像模式會主動選擇長焦鏡頭的原因。 ![]() Shot on iPhone Xs Max 人像模式 Derrick Zhang 我一直很喜歡長焦鏡頭,但在前幾代 iPhone 中,使用起來還是比較謹(jǐn)慎。因為長焦鏡頭不僅需要更多的空間來容納鏡頭組,還要求更高的進光量,所以一直以來長焦鏡頭的畫質(zhì)相對主鏡頭來說都是明顯的劣勢。 但是在新的 iPhone 11 系列,52mm 的長焦鏡頭進步非常明顯。最核心的元素是因為光圈變大了,所以長焦鏡頭畫質(zhì)提升給我?guī)淼臐M足感比超廣角還大。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長焦鏡頭 Jamie-Hua 使用長焦鏡頭,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01 長焦鏡頭是簡化畫面的好方法 我會在構(gòu)圖章節(jié)部分深入地討論關(guān)于畫面布局的內(nèi)容。但是在這里我想告訴你,其實長焦鏡頭對于攝影構(gòu)圖學(xué)習(xí)來說是好幫手。它可以讓你的畫面更狹窄,因此你能明確的找到真正想要拍攝的主體。很多人開始學(xué)習(xí)手機拍照的時候,拍攝的很多照片最大的問題就是閱讀者不知道你拍攝的到底是什么。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長焦鏡頭 Jamie-Hua 02 多在人像中使用長焦 我們稍后會講到人像模式,但就算不使用人像模式拍攝人物,我也很建議你在拍攝人物的肖像時使用 52mm 的長焦。因為這不僅可以規(guī)避「被女朋友暴打」的風(fēng)險(特指那些在照片里找不到自己女朋友的男孩子們),又高效(讓女朋友滿意的可能性更高,親測)完成任務(wù)。如果要是換一個「高級一點」的說法就是長焦更能聚焦在人物本身的形態(tài)上。這樣的作品,我們一般叫做「肖像」。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長焦鏡頭 Derrick Zhang 03 靜物、產(chǎn)品中多使用肖像 因為我自己經(jīng)常遇到很多小的淘寶店主來咨詢。他們一個非常重要的困惑就在于拍攝的產(chǎn)品很多時候不能夠做到橫平豎直,所以這個時候就盡量地使用長焦鏡頭。長焦鏡頭不會在視覺上放大或者是縮小產(chǎn)品比例,基本上可以符合人眼的直接感受。 廣 角 鏡 頭26mm 定焦鏡頭 當(dāng)然,大多數(shù)人也會叫做主鏡頭。 我們看到這顆鏡頭從紙面上參數(shù)上來看是最好的,的確如此。而且不僅僅是鏡頭參數(shù)是最好的,包括鏡頭后面的傳感器都是最好的。而這兩個最好,也突出了這顆鏡頭的要義: 「代表著 iPhone 的最好畫質(zhì)?!?/p>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廣角鏡頭 Derrick Zhang 我其實很贊同蘋果對于這顆鏡頭的「叫法」。因為這也是在告訴消費者,雖然它是最好的那一顆鏡頭,但是它本質(zhì)上「還是廣角」。 是的,雖然焦距已經(jīng)是 26mm ,已經(jīng)是 13mm 超廣角的一倍,但是它依然屬于「廣角鏡頭」的范圍內(nèi)(這也從側(cè)面印證了 iPhone 的超廣角有多廣)。那么既然如此我前面在超廣角部分提到的廣角特性依然可以適用,只不過是效果會更加的弱一些。 ![]() Shot on iPhone Xs Max 廣角鏡頭 Jamie-Hua 所以這里也就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原則,任何時候只要你認(rèn)為并不需要超廣角或者是長焦鏡頭,那么就使用廣角鏡頭即可,因為這可以保證最好的畫質(zhì)。而也正是因為如此,一些比較重要的算法功能也都是在廣角鏡頭上使用,比如說夜景模式和 Deep Fusion。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Deep Fusion Jamie-Hua 在這里 Deep Fusion 作為選修課,感興趣的同學(xué)可以后面深入閱讀,不感興趣的同學(xué)你只要知道「這是一個在弱光下幫你提升照片畫質(zhì)的高級功能」就可以。 在分別學(xué)完了不同鏡頭的特點以后,我們最后來用 iPhone 11 系列的變焦系統(tǒng)做一個認(rèn)知。 變 焦 系 統(tǒng)變焦系統(tǒng)是這一次 iPhone 11 系列除了夜景模式以外的另一個重要的升級重點??梢哉f這一次獨特的三攝結(jié)構(gòu),就是為了這一套變焦系統(tǒng)服務(wù)。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超廣角 Jamie-Hua 我們在說這套變焦系統(tǒng)之前,我們先來說說在相機上非常重要的鏡頭群體「變焦鏡頭」。細(xì)心的你可能注意到,在我們前面的內(nèi)容里,提到每一個鏡頭時,都已經(jīng)在末尾加上了「定焦鏡頭」幾個字。 而所謂的定焦鏡頭,就是鏡頭的焦距不能改變。而所謂的變焦鏡頭就是鏡頭的焦距可以改變,你如果看過相機,經(jīng)??吹绞裁础?4-70」、「70-200」就是在說這個鏡頭焦距可以在 24mm 到 70mm 之間移動。這些焦距的改變都是光學(xué)上的,所以基本上可以保持畫質(zhì)的一致性。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廣角鏡頭 Jamie-Hua 變焦鏡頭的好處就是可以讓用戶找到合適的視角,自如地進行放大和縮小。但是手機上因為空間等的綜合考量是沒有辦法使用光學(xué)變焦鏡頭的,所以目前手機所采用的常規(guī)解決方案是數(shù)字變焦。所謂的數(shù)字變焦雖然聽起來是比較高級的,但其實本質(zhì)上就是一種裁切放大。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長焦鏡頭 Jamie-Hua 在 13mm 到 26mm 這個區(qū)間就是使用 13mm 鏡頭放大變焦。 在 26mm 到 52mm 這個區(qū)間就是使用 26mm 鏡頭放大變焦。 在 52mm 以上這個區(qū)間就是使用 52mm 放大變焦。 但是這里也有一個例外,這就是因為 52mm 對于光線要求高,所以很多時候 52mm 以上使用 26mm 進行變焦反而會有更好的畫質(zhì),所以在弱光環(huán)境下基本上還是使用 26mm 進行變焦。 在以前的幾代 iPhone 里,我是強烈建議大家不要使用數(shù)碼變焦的,本質(zhì)上就是畫面裁切的變焦,實際上還不如后期自己裁切。但是在 iPhone 11 系列上我反而喜歡上了變焦。 01 變焦質(zhì)感的模擬 ![]() 這是我在所有智能機上,感受最好的變焦系統(tǒng)。你只要重按焦距就會出現(xiàn)變焦界面。這個變焦界面模擬了相機上非常常見的滾輪。尤其是配合著 iPhone 無出其右的震動,可以讓你真的有一種擰鏡頭的快感。 而且蘋果的調(diào)教非常精準(zhǔn),三顆攝像頭之間的曝光、白平衡都很接近,不會出現(xiàn)明顯的割裂感,銜接也相對自然。而也正是這幾點,可以讓你覺得真的是在變焦,而不是鏡頭的跳躍。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超廣角鏡頭 Derrick Zhang 當(dāng)然,在弱光或者是拍攝近距離物體時還會有變化,一方面受限于超廣角的畫質(zhì),一方面也是因為鏡頭的視差問題。 02 畫面構(gòu)圖的選擇 變焦最直接的結(jié)果就是更多的選擇。你可以看到不同焦段拍攝的畫面是如何變化的,幫助你擁有更多的視角。所以當(dāng)我不知道怎么拍的時候,我就很喜歡轉(zhuǎn)動整個轉(zhuǎn)盤一圈,就會有一個大致的印象,然后找到對應(yīng)的焦段最好的畫質(zhì)進行拍攝。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長焦鏡頭 Jamie-Hua 03 記錄性質(zhì)照片的快速分享 如前面所說,雖然我們可以通過后期裁剪的方式進行放大縮小,但其實考慮到我們拍攝最多的還是記錄生活需要快速分享的照片,那么直接使用變焦也就省略了后期剪裁的麻煩。所以只要你分享的照片并不在意畫質(zhì),那么盡可能的使用變焦系統(tǒng)吧,非常便利。 ![]() Shot on iPhone 11 超廣角鏡頭 Jamie-Hua 不過,如果你依然是屬于追求極致畫質(zhì)的類型,我還是建議你直接通過點按拍攝界面選擇焦距,這樣就可以獲得對應(yīng)焦距的最好畫面。對了,我前面說過iPhone會在弱光情況下減少長焦鏡頭的使用。如果你依然想要強制使用,可以配合一些第三方軟件,比如說 Pro Cam。 最后在這一部分的小標(biāo)題叫做攝影眼,所以我還想強行升華一下。其實我一直認(rèn)為,攝影就是鏡頭代替人眼來觀察我們的世界。尤其是,因為人眼本身是一顆「定焦頭」,所以我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了以某一個視角進行觀察。但是鏡頭不一樣,鏡頭提供了很多可能性,這也可以讓我們對于這個世界有新角度有新看法。 這就是我想說的攝影眼。 選修課-Deep Fusion手機攝影和相機攝影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區(qū)別就在于手機攝影在軟件算法上更加自由和激進, iPhone 攝影的算法如今已經(jīng)完成了一個閉環(huán)。 首先是智能 HDR ,這是前幾年 iPhone 就已經(jīng)開始推出的功能。這項功能的本質(zhì)目的是在一些光線明亮的環(huán)境中,用來平衡畫面中的明暗程度。很長一段時間里,這項功能需要用戶自行打開,但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好用到幾乎在每一張照片中。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Deep Fusion Jamie-Hua 緊接著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夜景模式。這是用來解決極弱光線環(huán)境下的模式,可以讓我們在夜晚甚至是肉眼不可見的環(huán)境中拍攝到不錯的照片。 而我們這里要說的 Deep Fusion 就是介于智能 HDR 和夜景模式的明亮和暗光之間弱光的針對算法。Deep Fusion,是在弱光下(官方說10-600lux)會被自動開啟,無法在設(shè)置中打開或關(guān)閉。弱光下拍攝的物體很容易缺乏細(xì)節(jié)和質(zhì)感,Deep fusion 就是來優(yōu)化此時的拍攝效果的。當(dāng)然這種效果本質(zhì)上需要 A13 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引擎進行巨量的信息處理。 具體的機制是: 1x鏡頭:拍攝環(huán)境明亮?xí)r采用智能 HDR,環(huán)境光偏低時采用 Deep Fusion,環(huán)境偏暗時采用夜景模式。 2x鏡頭:大部分時間使用 Deep Fusion,非常明亮?xí)r用智能 HDR。 0.5x鏡頭:不支持 Deep Fusion,不支持夜景模式。 ![]() Shot on iPhone 11 Pro Max Deep Fusion Jamie-Hua 不過要想 Deep Fusion 觸發(fā),不能開啟人像模式,不能打開超取景框照片。 要注意的是,視頻的超取景框僅在快錄功能中出現(xiàn)(也就是在普通照片模式中長按快門或者向右滑鎖定快錄時候會有應(yīng)用),人物/貓/狗如果不小心主體出框又開啟了這個功能(默認(rèn)開啟),就會有把他們又框回到畫面中,需要注意的是快錄所拍攝的視頻比例為 4:3,分辨率為1920*1440。 不過目前,iPhone 的 Deep Fusion 在計算上是需要一定的時間量,所以如果你拍攝之后立刻打開相冊可能會遇到照片模糊變清晰的過程,這就是 iPhone 還在進行 Deep Fusion 運算的原因。我自己本身非常喜歡這個功能,因為這個功能可以在一些紋理豐富的作品中,細(xì)致的體現(xiàn)出質(zhì)感。 由于平臺篇幅所限,本文其他部分會持續(xù)陸續(xù)更新,請大家持續(xù)關(guān)注。 作者 | @Derrick Zhang 編輯 | Nicol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