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在社會有很多父母開始相信一些營銷號的文章,盲目地推崇'快樂教育'、'保護教育',希望孩子'快樂就好',孩子一旦受挫了或者委屈哭了就心疼,急于安撫孩子的情緒。 但是卻沒有想到,'快樂教育'是一代孩子墮落的根源,我們需要保護孩子的情感和情緒,但是我們同樣也要幫助孩子適應社會生活。 很多孩子都缺乏了一種極為寶貴的品質——抗挫力,越是聰明的人,就越懂得'挫折演習'。 我們經(jīng)常看到孩子被一點小事就打擊得不行,考試的時候擔心考差、上臺表演擔心掉鏈子、演講擔心忘詞、回答問題擔心出丑……或者一旦有一些未知的情況發(fā)生時會慌張恐懼,這些都是孩子缺乏'抗挫演習'的結果。 '挫折演習'源于菲爾普斯什么是'抗挫演習'?首先我要講一個美國游泳名將菲爾普斯的故事。 菲爾普斯是奧運歷史上最偉大的選手之一,他的成就頗高,一共拿過23枚奧運金牌了,創(chuàng)下了39項世界紀錄,這都是源于他和教練的非常'奇葩'的訓練方式。 他的教練總是喜歡在訓練中給菲爾普斯制造各種'事故',比如突然切斷訓練館的電源,讓他在黑暗中游泳;或者在菲爾普斯訓練時會故意往他身上扔東西,甚至提前將他的護目鏡搞壞,這樣他就無法在水下睜開眼睛。 正是這種特殊的訓練方式,恰好鍛煉了菲爾普斯的抗挫折能力。后來在一次特大賽事中,菲爾普斯的泳鏡入水,他的眼睛在水下睜不開,卻毫不慌亂,不僅拿到冠軍,還打破了世界紀錄。 當有記者采訪他:'為什么泳鏡入水還能打破記錄。'菲爾普斯淡定地回答:'因為這些事我都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 因為他之前經(jīng)歷的'挫折演習'已經(jīng)為培養(yǎng)他的抗挫力打下了牢固的基礎,所以即便在重大場合出現(xiàn)未知困難,他都能夠鎮(zhèn)定,克服挫折。 我們希望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模擬一些可能遇到的情況,并不是在刻意為難或者刁難孩子,而是想讓孩子提前經(jīng)歷問題并且思考相應情況下的解決方案。 這樣,孩子在'挫折演習'一定能得到不少經(jīng)驗,同時增強孩子的'抗挫力',穩(wěn)定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慌亂的心態(tài),這在任何時候都是有益的。 '抗挫力'強的孩子更能適應社會人總是很難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沒有人會主動愿意給自己制造各種各樣的困難來困擾自己。 特別是'挫折演習',這個過程不只對孩子,對成人來說都是非常困難,它不僅需要孩子模擬經(jīng)歷這些挫折,還要孩子想出解決方案,對一些情緒不太穩(wěn)定的孩子來說,需要一定的能力。 當然,我們可以先從簡單程度開始,先讓孩子有一定的心理建設,再慢慢提高難度。 從某種意義上說,'挫折演習'是一個特殊的學習過程,這意味著孩子從'舒適區(qū)'走入,進入了'學習區(qū)'。 關于認知世界有一個很火的理論,那就是'三圈理論',里面談到人的認知存在三個圈:舒適區(qū)、學習區(qū)、恐慌區(qū)。 待在舒適區(qū),追求舒適是人的本性,但人若是一輩子都待在這個圈內,那就永遠也離不開這個圈子,一旦跳出圈子就會不適應,容易變得不思進取、故步自封。 而恐慌區(qū)則一般超越了人的能力范圍,在這個區(qū)域的人容易在情緒上產(chǎn)生焦慮、緊張、恐懼,長期處于壓力大的狀態(tài),同樣不行。 因此,學習區(qū)則是能讓人飛快進步和成長的區(qū)域,一般屬于'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困難,孩子只要努努力就能成功,這不僅提高了孩子的抗挫力和打擊困難的動力,也增加了孩子的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抗挫力強的孩子身上有很多同齡孩子沒有的品質: 1、居安思危 當同齡孩子還享受在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下時,抗挫力強的孩子會看的更遠,他們會更勇于主動出擊,為自己的未來做規(guī)劃和打算。 2.臨危不亂 很多孩子在重大比賽或者場合前都會退縮、掉鏈子、緊張害怕,但是抗挫力強的孩子心理足夠強大,因為他們已經(jīng)在'挫折演習'中經(jīng)歷了很多未知困難,所以即便真的出現(xiàn)困難,他們首先想的不是退縮,而是怎么解決。 3.吃苦耐勞 '挫折演習'能夠幫助孩子進步,但過程同樣艱辛,所以只要經(jīng)歷過'挫折演習'的孩子,對一些小苦小累根本不會覺得心力交瘁或者怨天尤人,因為他們已經(jīng)走出'舒適區(qū)',步入'學習區(qū)'了。 如何做好'挫折演習',家長要學習在給建議之前我首先要強調,'挫折演練'絕不以傷害孩子情感,剝奪孩子被愛權利為前提,就像前段時間很火的楊爍'打擊式教育',這種損害孩子情感,會對孩子心理造成消極影響的教育絕不屬于'挫折演練'。 好啦,接下來我就給家長們介紹如何進行'挫折演練': 1.假設——挫折演習第一步 首先,我們不要刻意給孩子營造'世界是美好的,真善美到處都是',挑選視頻或者圖書新聞時也刻意挑選,但是這會導致孩子只看到世界的白,看不到黑。 這樣的孩子不僅很難接受打擊,同樣也很容易受騙,并且一旦受到傷害就很難恢復,因為這顛覆了他們的價值觀。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首先就要摒棄這些教育思想,在給孩子挑選圖書或者視頻的時候,選擇適度的困難視頻給孩子。 比如生活中有很多殘疾人,但他們通過努力依然可以勇敢面對生活;還有很多生活在底層的,或者生活在資源匱乏地區(qū)的孩子們……這些都是幫助孩子面對不敢面對的問題的方法。 2.實踐——挫折演習第二步 我們在生活中就可以時不時給孩子制造一些困難。 比如我們在家里開'家庭KTV'的時候讓孩子上去唱歌,突然話筒沒聲音了,引導孩子應對'事故'。 或者給孩子一些適度超出他能力的題、游戲等等,或者在平時制造一些小意外,這些都是可以的。 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孩子在剛開始一定會立刻尋求父母的幫助,我們要秉持底線原則,不要馬上上前幫孩子解決,也不要冷漠走開讓孩子自己思考,而是引導孩子。 演習時,孩子應該要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考。 3.總結——挫折演習第三步 孩子的記憶我們無法恭維,所以總結就顯得尤為重要。 就像董卿,每一次排練結束,都會反思自己的臺風、臺詞是否恰當; 還有C羅,總會耐心地回看比賽錄像,思考控球、跑位、過人的策略。 所以在每次演習之后,我們都要給孩子總結問題和方法,幫助孩子更好地面對困難和挫折,有更強的抗挫力。 說到底,挫折演習就是自我迭代。孩子能通過一次次的練習來提升自己面對未知困難的能力,從而盡可能地避免錯誤的發(fā)生,也讓自己能在挫折中更加鎮(zhèn)定和從容,抗挫力無論在何時,都能讓孩子受益終身! -----更多好看文章長按關注一下-----
|
|
|
來自: 咩咩羔 > 《教育教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