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治高脂血癥秘方(4首) 1寧脂方 【來源】張鏡人,《中華名中醫(yī)治病囊秘,張鏡人卷》 【組成】太子參、白術(shù)各9克,制半夏、陳皮各6克,澤瀉、丹參、山楂各9克,玄明粉3克,荷葉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健脾化痰,消積導(dǎo)滯,活血化瘀,降脂減肥。 【主治】高脂血癥、肥胖病、脂肪肝、痰濕型閉經(jīng)、脂溢性皮炎等。 【療效】屢試屢驗,效果甚佳。 .2桑椹方 【來源】柏仲英,《名醫(yī)治驗良方》 【組成】桑椹15克,五味子6克,黨參15克,懷山藥、丹參各30克,生山楂、澤瀉、枳殼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滋腎生精,健脾補氣,降濁通絡(luò)。 【主治】老年性高脂血癥及白內(nèi)障(初、中期)。 【療效】臨床屢用,收效頗著。 3桂星降脂湯 【組成】肉桂、制南星、決明子、蠶蛹、黑大豆皮。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或制成片劑,每服4~6片,日服3~4次,1個月為1療程。 【功用】溫化痰濕,養(yǎng)肝祛風(fēng)。 【主治】痰濕型高脂血癥。 4山丹方 【組成】山楂50克,丹參30克,玄胡索、菊花、紅花各15克,麥芽4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消食積,化瘀血,理肝氣。 【主治】高脂血癥。 【療效】治療51例,結(jié)果顯效20例(占39.2%);有效18例(占35.3%);無效13例??傆行蕿?4.5%。 二、低血壓(眩暈)秘方(5首) 1益氣健腦湯 【組成】潞黨參、黃芪各30克,炙升麻、柴胡、陳皮、當(dāng)歸各10克,炙甘草9克,朱生地、朱麥冬、焦白術(shù)、炒棗仁、朱茯神、懷山藥、生龍骨(先煎 )生牡蠣(先煎)各20克,明天麻、姜半夏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上藥加水煎取汁,連煎2次。然后,取2次藥汁混合,日分2次溫服。 【功用】益氣健腦。 【主治】頭暈頭痛,耳鳴腦鳴,短氣懶言,心悸,健忘,自汗嗜睡,肢軟神疲,脈細緩無力,口干不渴,舌淡苔少,血壓偏低之心脾氣虛患者。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甚佳。 【附記】凡陰虛火旺者慎服本方。 2加味扶正升壓湯 【來源】張三合,《千家妙方·上冊》 【組成】人參10克(或用南五加皮15克代之),麥冬15克,五味子12克,生地20~30克,炙甘草、陳皮各15克,枳殼10克,阿膠15克(烊化兌服),黃芪 3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氣養(yǎng)陰。 【主治】低血壓。 【療效】臨床屢用,效果甚佳。一般連服10劑左右即獲顯效或痊愈。 3升壓湯 【來源】李以松,《福建中醫(yī)藥》(5)1984年 【組成】黃芪、黨參各30克,五味子20克,麥冬10克,北柴胡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15劑為1療程。 【功用】益氣升壓、安神定志、增強機體免疫力。 【主治】原發(fā)性低血壓。 【療效】治療34例,服藥1療程,結(jié)果痊愈31例,好轉(zhuǎn)2例,無效1列。 4參芪升壓湯 【來源】張夢儂,《臨證會要》 【組成】生黃芪、玉竹、黨參、北條參、白術(shù)各15克,炙甘草、炒白芍、當(dāng)歸、白茯苓各10克,熟地15克,炒谷芽、陳皮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溫服,30劑為1療程。 【功用】大補氣血,理氣健脾。 【療效】屢用屢驗,效果甚佳。 【附記】堅持服用,均獲良效。但本方須服至初愈,再服丸方鞏固療效。服藥期間,禁食蘿卜、大蒜以及破氣耗血藥物,并節(jié)制房事自可收到事半功 倍之效。 5桂枝甘附湯 【來源】楊萬林,《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組成】桂枝、甘草、川附子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頻頻代茶飲。 【功用】溫陽升運。 【方解】多因心陽不振,陽氣不能達于四末所致。方用升陽溫經(jīng)之桂枝、附子配以甘草調(diào)和藥性,用之效果頗佳。用開水泡服,免去煎藥麻煩。 【主治】低血壓癥。 【療效】治療38例,一般服4~10劑,最多12劑,血壓都有不同程度上升。85%以上病例療效鞏固。 |
|
|
來自: 光年中醫(yī)骨傷科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