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大早,排長隊, 大門一開沖前位?!?/p> 兩年前名聲大振的“故宮跑”, 近日又重現(xiàn)江湖。 天南海北的人全都聚集到故宮門口,哪怕排隊三四個小時,哪怕跑掉了鞋也不在乎,依然興高采烈地大呼:值得!值得! 他們?nèi)紴橐环鶗缡郎褡鞫鴣怼肚Ю锝綀D》。 此畫作為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自新中國成立至今, 只公開展出過3次, 就連內(nèi)部的研究人員, 都很難一睹其芳容。 工作人員正在展卷 前方長圖高能預警 請將手機向右旋轉(zhuǎn)90° ![]() ![]() 如此之長的畫卷, 縱51.5厘米,橫1191.5厘米, 相當于4層樓的高度 是《清明上河圖》的2倍! ![]() 然而令人驚奇的是, 這么巨幅的畫作, 放大它的每一個局部, 竟能自成一體。 ![]() 結(jié)隊進山的村民 ![]() 山下徐行的馬隊 ![]() 蒼松掩映的瀑布 每片樹葉, 深淺明暗各有變幻。 ![]() 村落、廊橋, 隱匿其中,筆觸精致。 ![]() ![]() 畫中人, 或流連于綠波, 或休憩于小亭。 ![]() ![]() 甚至連不同的船、 吃水多少不同的細節(jié), 都精心刻畫了出來。 ![]() 壯麗山河,奇峰怪石, 山野人家,流觴曲水, 視角全面,畫法多變, “一步一景, 咫尺有千里之趣。” ![]() ![]() 即便是不懂畫的我們, 也能在其中感受到, 泱泱華夏的江山氣韻。 ![]() ![]() 倘能親臨現(xiàn)場,還能看見畫卷上竟閃耀著瑩瑩綠光! 畫師用藍銅礦和孔雀石,研磨的石青、石綠,在千百年后的今天,顏色未褪卻分毫。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如此奪目的曠世杰作,難怪后人贊嘆:“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p> 然而這幅名垂千古的鴻篇杰作, 僅用半年時間完成, 作者王希孟, 不過是18歲的少年。
![]() 公元1113年4月,王希孟趴在畫案上絞盡腦汁,準備為老師獻畫。 他的老師不是別人,正是剛登基不久的皇帝——宋徽宗。這位“文青皇帝”,是出了名的“不愛江山愛書畫”。 ![]() 宋徽宗趙佶 ![]() 宋徽宗《瑞鶴圖》 ![]() 寫得一手好字 他成立宮廷畫院,設“藝考”招募人才,甚至還將畫家的地位,提高到了讀書人之上。 因自身書畫造詣頗深,他對畫院的考核是相當嚴格,常常以詩句為題,讓畫家對詩作畫。 ![]() 僅僅十多歲的王希孟, 因天賦異稟通過了考試, 成為宮中畫院的一員。 但這幅畫了大半年的青綠山水, 是否能受到老師青睞, 王希孟心里也直打鼓。 王希孟政和三年春天,皇家園林新延福宮落成,皇上龍顏大悅,更讓他欣喜的,還有小徒弟王希孟獻上的這幅長卷! ![]() 整幅長卷徐徐展開,畫中峰巒疊秀,江河浩蕩,有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也有鄉(xiāng)村野墅、市井繁華?!坝性娨?、有理想、有野心,這幾乎就是他夢中的錦繡河山了!” ![]() 后來, 宋徽宗將畫賜給了大臣蔡京, 這位著名書法家在畫上題跋。 這是“王希孟”這三個字第一次, 也幾乎是最后一次, 出現(xiàn)在歷史長卷之上。 ![]() 1119年(待考) 這位曠世天才, 只活了20多歲便撒手人寰。 至于去世原因, 史書未曾留下只言片語。 ![]() 后來的故事, 我們便都知道了。 意氣風發(fā)的年輕皇帝, 弄丟了江山,淪為階下囚。 山河破碎,一朝夢醒, 唯有這幅《千里江山圖》, 在千年的浮浮沉沉中, 得以保全。 ![]() 能畫出如此靈秀江山的畫家, 筆下必藏有一個天下吧! ![]() 就像陳丹青說的那樣: 在《千里江山圖》中, 我分明看見一位美少年, 他不可能老。 他正好十八歲。 長幾歲、小幾歲, 不會有《千里江山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