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英博物館是英國國家博物館,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成立于1753年,和紐約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巴黎盧浮宮同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包括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jì)文物館和東方藝術(shù)文物館。其中以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和東方藝術(shù)文物館藏品最引人注目,而中國藏品占據(jù)了絕大部分。 我們熟知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的歷代稀世珍寶多達(dá)2萬3千多件,其中絕大多數(shù)為無價之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各朝代的繪畫、刺繡,各個時期的出土文物、唐宋的書畫、明清的瓷器等,其中最名貴的為《女史箴圖》、宋羅漢三彩像、敦煌經(jīng)卷和宋、明名畫。 《精品圖鑒:大英博物館中的中國國寶》收錄了十幾幅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國寶圖片,跟全部中國藏品量相比雖然只是滄海一粟,但是其完整的品相及精美程度足以使我們窺斑見豹,多少能夠感受到大英博物館中國藏品的整體水平。 商朝青銅尊,來自中國湖南,羊角自由彎曲的公羊比饕餮或怪物的臉部更為逼真和形象。 《女史箴圖》是公元6世紀(jì)至8世紀(jì)顧愷之(約公元345-406年)最早、最好的繪畫作品的摹本。1903年進(jìn)入大英博物館。 明朝道教神龕,最上層的是真武,第二層是三清和金童玉女,最下層玉帝居中、真武居右、其它神居左。在神龕的背面有九個孔,還刻著一句銘文'永樂丙戌造鄞吉日' 西周青銅簋。這件器具里的銘文記載了武王的兄弟康侯和沬司徒因論功行賞獲得了魏國(在今天的河南?。┑耐恋亍?/p> 汝瓷天青釉葵口洗,此洗滿施一層厚厚的藍(lán)綠色開片釉。 這對壺是東周時期位于山西的晉國鑄造的。在兩只壺蓋的下邊緣,即花瓣壺頂?shù)南路蕉加型瑯拥你懳?。銘文記載著公元前482年晉國和吳國會晤時,晉國大臣趙孟鑄造了此壺。這對青銅壺上的紋飾是完全同樣的。每尊壺的壺身上都有四只饕餮,或四張怪物的臉。
汝窯天青釉玉壺春瓶,此玉壺春瓶1978年R.A霍爾特(R.AHolt)將其捐贈給大英博物館。
明代滕王閣序雕漆大盤。漆雕盤上描繪了在騰王閣舉辦的離別聚會的場景。在盤子上,云朵密布天空,眾仙鶴在空中翱翔,房屋錯落有致。
三國時期蜀國宮廷用漆杯。此杯呈淺橢圓形,長邊上有一對杯耳,杯耳表面有一層鍍金青銅。漆杯表面刻畫著有角的鳥類圖形,就像是鑲嵌在青銅器上的紋飾。
清代鍍金青銅曼荼羅。在花壇的中央有一尊佛像,其佛教頭銜為本尊。他與其般若,即智慧纏繞在一起。20尊佛像環(huán)繞著本尊和他的般若,每片花瓣上有兩三尊小佛像立于圓鼓,即祭壇前方?;ò晟峡逃蟹鹣窈透鞣N符號,包括:馬、大象、輪子、香爐、水罐、仗、傘、緞帶、天蓬和寶石。
新石器時代玉面。這塊玉雕將人獸臉和大獠牙相結(jié)合。玉臉用精細(xì)的線條雕刻,表現(xiàn)出清晰的輪廓。
遼代三彩羅漢。這尊羅漢像與另外七尊羅漢像都是在中國北部河北易縣的一個山洞中發(fā)現(xiàn)的。目前,除了一尊羅漢像外,其他幾尊羅漢像都收藏在西方國家的博物館中。
明朝永樂年間釋迦牟尼鍍金青銅像。它是現(xiàn)存的15世紀(jì)早期最大、最華麗的中藏佛教風(fēng)格的青銅器之一。這尊青銅像分三部分鑄造:佛像和雙層蓮花座、矩形階梯式基座以及圖案為火焰和纏枝花紋的橢圓光輪背景。
元代,謝楚芳,《乾坤生意圖》畫卷。繪畫主題為動物和昆蟲捕食。一只蟾蜍埋伏等待著正在肢解蝴蝶的螞蟻,一只蜻蜓襲擊蜥蜴捕獲的一只小昆蟲,以及螳螂捕蟬。畫卷絲質(zhì)封套內(nèi)寫有'W.Butler'的簽名和1797年,因此這幅畫卷是最早被英國人收藏的中國畫作。
此盞采用滿釉裹足支燒法,圈足留有五個橢圓形芝麻釘痕跡。
東周青銅空首布錢幣。這枚中國早期的鏟形錢幣形似鏟,其首中空,聳肩,尖足。這枚鏟形錢幣上沒有銘文。
明代唐寅(唐伯虎)西山草堂圖。它描繪了暮色朦朧中的山水風(fēng)光。河岸青山連綿起伏。在畫面前方,一位儒生坐在他的鄉(xiāng)村小屋里,享受著鄉(xiāng)村隱居生活。這幅畫有唐寅的親筆題詞。乾隆皇帝曾經(jīng)也擁有過這幅畫,畫上有乾隆皇帝在公元1751年的題詞。
唐朝銀杯。這個銀杯上的狩獵景象,簡單的花紋采用精細(xì)的線條,置于素雅的背景之中。精細(xì)的圓孔背景將這種紋飾襯托得更加突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