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精銳之師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向商朝首都朝歌,因為商朝的主力軍隊在外討伐東夷,短時間內無法返回救援,商王紂組織起數(shù)十萬奴隸與戰(zhàn)俘,于牧野抵抗周朝軍隊的進攻,可戰(zhàn)爭剛剛開始,商朝的軍隊開始紛紛倒戈,朝歌危在旦夕,商王紂身邊無人可用,被迫自殺,這個統(tǒng)治了600多年的商王朝宣告結束。周武王明白這次的滅商之戰(zhàn)并未完全使得天下人臣服,剛剛建立的周王朝充滿了危機。建國后第二年,周武王在鎬京病重,不久去世。武王的兒子姬誦即位(周成王)。因為姬誦年幼,周公以攝政的身份總領全局。在周武王病重期間曾想傳位于周公,周公因支持姬誦并未接受。 周公旦 在周公攝政的期間內,他面臨著極為嚴重的懷疑與叛亂,在周公攝政消息傳到東部的蔡叔那里,因蔡叔本與周公不和,又有商王之子武庚在其間挑撥,便散布流言說:”周公將對成王不利“。周成王因此對周公加強戒備,為了緩和局面,周公只好離開都城,回到自己的封地,但周朝的危機并沒有結束,在蔡叔得知周公離開都城的消息后,便與商朝的遺民勢力聯(lián)合,由散布謠言轉向發(fā)動叛亂,這一次叛亂聲勢浩大,可以說當時周朝東部諸侯幾乎都參與了叛亂,在這種情況下,周公十分著急,但自己還被周成王懷疑沒有辦法直接應對危機,周公通過寫詩(《鴟鸮》)來向周成王表達自己的忠心,但結果還是被懷疑,可能是上天都看不下去了,在這一年秋天,暴風使得百姓的糧食損失嚴重,災害頻發(fā),這使得周成王不得不通過祭祀占卜吉兇,在祭祀的過程中,周成王發(fā)現(xiàn)了當年周公在周武王病重時寫的策書,了解了當年周公自己愿意代替周武王去死的往事,周成王深受感動,并召回了周公委以重任。 周成王 公元1043年,周公重新攝政,親帥大軍去平定叛亂,經(jīng)歷三年的戰(zhàn)爭,周軍以微弱的優(yōu)勢平定了叛亂,穩(wěn)定了周朝的統(tǒng)治,周公為了更好的統(tǒng)治商朝的遺民,通過分散商民,來化解危機。并完善分封制,可以說春秋時期各個諸侯的封地,是在周公攝政期間完成的。在周公精心設計的政治布局,分封姬姓諸侯國五十三,十八個異性諸侯,并在周王朝實行宗法制,加強了周王朝凝聚力,當現(xiàn)在宗法制的部分觀點還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在這些制度頒布實施下,周朝的內部危機平穩(wěn)度過。 分封制 于此同時,周公在當時周朝的首都鎬京東面建立東邑來管理商朝遺民,可以說東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規(guī)劃建設的城市,在東邑周公安置九鼎并在這里舉行祭祀儀式,并頒布周禮,這就規(guī)范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初步形成了道德規(guī)范,并在后人不斷的努力與更改下,形成了現(xiàn)在中華民族特有的禮儀道德。 在周公的苦心經(jīng)營下,周朝的危機徹底解除,國家安定富強,百姓安居樂業(yè)。這時周公還政與周成王,在還政三年后周公病重去世,周成王按天子的規(guī)格為他舉行葬禮,并允許周公的兒子伯禽在其封地魯國用天子禮樂來祭奠周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