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赤壁賦》是北宋文學(xué)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一篇賦,與前篇純寫江上泛舟不同,后篇記游,以登岸履險為主,也無談玄說理的內(nèi)容。文章前面記真景真情,通過毫不雕琢的天然佳句,給人一種壯闊的美感; 中間對踞石攀木、俯江長嘯的細致描寫,真切地表達了作者月夜登臨的情趣。最后寫夢見道士化鶴,純屬幻境幻覺,空靈奇幻,迷離恍惚,從中表現(xiàn)了作者內(nèi)心悵然若失的苦悶。 前后《赤壁賦》雖都以秋江夜月為景,以客為陪襯,但《后赤壁賦》重在游、狀景,而《前赤壁賦》意在借景抒懷,闡發(fā)哲理。此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風(fēng)清之夜,與客行歌相答。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xué)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謚文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