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yī)書友會第2367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yī)人成長 I導讀:如意黑白散是來春茂老先父留傳,曾屢用于白癜風的治療,均效。(編輯/閆奇峰) 白癜風(白斑?。?/span> 作者/來春茂 整理/來圣麗 李××,女,29歲,學生。1963年9月就診。 患者頸項、面部、臀骶、肩臂等部皮膚均有邊界清楚大小不等的圓形白斑,并且逐漸發(fā)展。兩年來,曾多方求醫(yī),較長時期服過復合維生素B、煙酸,外擦0.5%升汞酒精。亦經(jīng)中醫(yī)治療,未效。 診見面部及頸項皮膚除有片狀白斑外,尚呈現(xiàn)白色小斑點,散布于胸腹等部,受侵患處白斑內(nèi)毛發(fā)色亦變白,其他無異常。 即處一驗方“如意黑白散”: 旱蓮草三兩,白芷、何首烏、沙蒺藜、刺蒺藜各二兩,紫草一兩五錢,重樓、紫丹參、苦參各一兩,蒼術八錢。 上藥研細末,收貯勿泄氣,每天服三次,每次服兩錢,開水送下。 另用肉桂一兩,補骨脂三兩,水酒各半,浸泡一周,溫水沐浴后,外擦患處。 共服散劑兩料,外擦一料,痊愈。 按: 白癜風,又稱白駁風,現(xiàn)代醫(yī)學稱白斑病,本癥是由于風邪侵犯皮膚,襲入毛孔,以致氣血瘀滯,毛竅閉塞,血不榮膚而成?,F(xiàn)代醫(yī)學認為是因皮膚的黑色素細胞內(nèi)的酪氨酸酶系統(tǒng)功能喪失,不能把酪氨酸氧化成二羥基苯丙氨酸,而不能形成黑色素,是后天性局限性色素代謝失調(diào)的皮膚病。 本病的誘因,可能與精神因素、神經(jīng)功能障礙、內(nèi)分泌失調(diào)有關。我用此驗方系先父留傳,曾屢用均效。方中旱蓮草,能補腎固齒止血,《本草綱目》謂其:“烏髭發(fā),益腎陰”;白芷芳香通竅,能散風除濕,《本草》謂其:“長肌膚,潤澤顏色”;重樓,有消炎止痛,清熱解毒之功,民間用治毒蛇咬傷,癰瘡腫毒,跌打損傷等,可內(nèi)服外敷;何首烏補肝腎,益精血,治血虛發(fā)白,遺精腰酸;紫丹參活血養(yǎng)血,去瘀生新;紫草專入血分,能涼血解毒;苦參清熱燥濕,能祛風殺蟲,尚治周身風癢,《圣濟總錄》、《本草從新》均言可治“大麻風癩”,因此,用治多種皮膚病均有良效;蒼術除濕發(fā)汗,散風疏郁;沙蒺藜補腎強陰,單方研末蘸煮豬肝服,治本病有效;刺蒺藜祛風散結,平肝開郁,治皮膚風癢。各藥配合具有祛風活血,除濕清熱,補益肝腎之作用。 另: 外擦藥肉桂辛溫,益火消陰;補骨脂補腎益陽,二藥配伍,使陰從陽化,興奮活絡,以利祛邪外出,肌膚得榮。此外,本方尚可用治皮膚瘙癢癥、慢性濕疹、酒渣鼻,亦均有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