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理論依據(jù):《腧穴證治學》、《針灸腧穴學》 你好,我是中醫(yī)人,文君然。 這幾天來,我給你聊過不少簡單的穴位按摩方法 ,比如說揪小手指,搓大腳趾、掐腳后跟等。通過這些簡單的小招式,刺激相應部位的穴位,簡單、易懂、容易操作,很受大家喜愛。 今天,我再給你聊一個辦法。這就是所謂“撞手腕”。 什么是撞手腕啊?它主要分三個動作。 第一個,如下圖,就是兩邊掌橫紋中點處往一塊撞。每天撞200下。力道適中,別太重,也別太輕。 第二個,如下圖,用右邊掌橫紋尺側端,也就是靠近小魚際部位,撞擊另一只手掌橫紋靠近橈側端,也就是靠近大魚際那部分。這樣每天也撞200下。 第三個,如下圖,反過來,有左側腕橫紋尺側端,撞擊右側腕橫紋的橈側端。也是每天200下。 有的人會說了,文老師,這么撞,疼??!疼,就對了。不疼,沒效果。 這么撞有什么好處???我告訴你,可以調氣,調節(jié)你一身之氣啊。這個辦法,我老師給我講過,叫做“撞氣門”,意思是,能把一身之氣的門打開 ,讓氣流暢起來。這個氣門,指的就是腕橫紋這條“線”啊。 這里頭什么學問呢?我告訴你啊—— 首先,在我們兩側腕橫紋中點,有一個穴位,叫做大陵穴。這個穴位屬于手厥陰心包經(jīng),是該經(jīng)的原穴、輸穴,意義重大。它能安心養(yǎng)神、寬胸和胃、理氣止痛。這個穴位調氣之效是不錯的,尤其是調脾胃之氣。一般來說,脾胃之氣升降失常,導致胃痛、欲嘔、口臭,用這個穴位就很好。同時,它還能改善心氣失常導致的心悸、心煩。 其次,在兩側腕橫紋尺側端,即靠近小指那一端,有一個穴位,叫做神門穴。這個穴位是手少陰心經(jīng)的輸穴、原穴,特別善于調養(yǎng)心氣,對失眠、健忘、驚悸、怔忡等心氣失常病癥有調治意義。另外,有的人總覺得掌中發(fā)熱,可以用它治。有一本專著。叫做《針灸精粹》,說這個穴位“除心郁內(nèi)結之氣,安心神”,總結得挺到位。 再次,就是在兩邊腕橫紋的橈側端,靠近大拇指這邊,有一個穴位,叫做太淵穴。這個穴位屬于手太陰肺經(jīng),是肺經(jīng)的輸穴、原穴,能調補肺氣,對咳嗽、哮喘、胸痛等病癥有好處。肺主一身之氣的升降出入啊。所以這個太淵穴,堪稱人體一身之氣的總調節(jié)器。 這三個穴位啊,你看,都在腕橫紋上,占據(jù)兩頭和中間,排成一條線。而且,他們還都是原穴、輸穴,意義重大。所以說,如果能刺激這三個穴位,對調節(jié)心氣、肺氣、脾胃之氣,那是有好處的,可以讓我們這一身之氣都暢快起來,促進氣血的運行,提高免疫力。 那怎么刺激呢?就用我前面所說的“撞法”。前面的撞法里頭,能分別刺激到大陵穴和腕橫紋兩側的太淵穴、神門穴,不失為一種好的養(yǎng)生法。這就怪不得老輩中醫(yī)人,稱之為“撞氣門”了。 對于這樣的養(yǎng)生方法,可能有人會提問了——就這么撞,能有什么效果?醫(yī)者臆也!對此我要說,凡事在于堅持。這種緩慢、柔和的經(jīng)絡穴位刺激方式,雖然見效可能會慢,但是只要堅持下去,必定有效果。我想朋友們最好能堅持操作。這到底是不是科學的東西,咱們用時間來驗證。這個撞手腕、撞氣門,對平時心慌、心悸、胸悶、失眠、咳嗽、消化不良的人比較好。 好了。對這個事兒,我就談這么多吧。歡迎關注微門診,文君然每天和你聊健康。 |
|
|
來自: 旭銳 > 《中醫(yī)人文君然專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