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胖病,氣血通暢而痰瘀自清,脾得健運(yùn)而肥胖自減】 1、王某,男,45歲,肥胖2年余,伴頭暈、頭沉、倦怠、多夢(mèng)、記憶力減退、便溏、胃腕痛滿、行走困難。腹壁脂肪厚,下肢輕度性浮腫,舌苔白膩,舌質(zhì)淡胖邊有齒痕,脈濡緩。 診斷:肥胖病。辨證:脾虛濕阻,精微痰濕瘀積。 治則:溫中健脾,祛痰利濕。 處方:云苓,白術(shù),澤瀉,玉米須,半夏,桂枝,厚樸,砂仁,廣木香,山楂,內(nèi)金,甘草。 上方連服47劑,體重減至80kg頭暈、頭沉、多夢(mèng)、浮腫、便溏、胃脘痞滿、倦怠等癥均消失。血壓17/12kPa,行走正常。效不更方,照原方加黨參,枳黨,囑服20劑以鞏固療效,隨訪已恢復(fù)健康,上班正常工作。 2、趙某,女,32歲,肥胖4年余,伴頭暈、頭痛、曬干、五心煩熱,日食0.7kg倦怠乏力。對(duì)稱性肥胖,下肢輕度浮腫,舌苔薄黃,舌質(zhì)暗紫,脈沉細(xì)。 診斷:肥胖病。辨證為肝腎陰虛,濕阻血瘀。治以滋陰活血,通經(jīng)祛濕。 處以首烏,杞果,丹參,丹皮。 肥胖病的病機(jī)為肝腎陰虛,陰損及陽(yáng)牌失健運(yùn),精微不布,水濕不化,痰濕阻絡(luò),血瘀氣滯而致肥胖。 方中首烏、杞果、草決明滋養(yǎng)肝腎而不助濕;丹參、赤芍、桃仁、丹皮、郁金、莪術(shù)活血化瘀行氣通絡(luò);云苓、澤瀉、荷葉、山楂、內(nèi)金化濁消積健脾利濕;琥珀安神定志,活血利水。渚藥臺(tái)用,滋陰麗不勐濕,利水而不傷陰,氣血通暢而痰瘀自清,脾得健運(yùn)而肥胖自減。 #我的門診故事# #番茄健康超能團(tuán)# #超能健康團(tuá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