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雁傳書是一個漢語成語,因?yàn)轼櫻忝磕昵锛灸线w,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之情和羈旅之感。鴻雁作為書信的代稱,起源于漢代,當(dāng)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于扣押流放到北海去放羊。10年后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于仍不讓蘇武回漢。于是漢使便編造出漢帝打獵射得一雁,雁足上綁有書信,信中寫了蘇武的現(xiàn)狀,于是單于只能放蘇武回漢。后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 1、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這一句出自薛道衡的《人日思?xì)w》,這兩句的意思是春花還沒有萌發(fā)的時候,思?xì)w之念已經(jīng)發(fā)動。傳說中鴻雁在正月里從南方飛回北方,因此作者借這個傳說來抒寫自己思?xì)w急切的心情。 2、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這句出自杜甫《天末懷李白》,這兩句的意思是不知道我的書信你何時才能收到?只恐江湖險(xiǎn)惡,秋水多風(fēng)浪。鴻雁不到,江湖多險(xiǎn),給人一種蒼茫惆悵之感,襲人心靈。 3、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 這句出自李商隱的《離思》,意思是鴻雁一只只地飛來,卻不見有書信捎來,湘江上一株株斑竹,有多少眼淚灑在上頭。 4、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這句出自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鴻雁傳情之說古亦有之,詞人由此聯(lián)想起遠(yuǎn)方疏親密友,引起對遠(yuǎn)方親友的懷念是十分自然的事。 5、沙上不聞鴻雁信,竹間時聽鷓鴣啼。 這句出自蘇軾《浣溪沙·風(fēng)壓輕云貼水飛》,意思是在沙上沒有收到鴻雁傳來的書信,竹林間時時聽到鷓鴣悲啼。鴻雁不捎來書信,讓詞人備感惆悵,而鷓鴣啼聲,更是時時勾起詞人對故舊的思念。 6、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這句出自晏殊的《清平樂·紅箋小字》,古人有“雁足傳書”和“魚傳尺素”的說法,前者見于《漢書·蘇武傳》,后者見于古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yuǎn)方來),是詩文中常用的典故。作者以“鴻雁在云魚在水”的構(gòu)思,表明無法驅(qū)遣它們?nèi)鲿f簡,因此“惆悵此情難寄”。 鴻雁傳書: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關(guān)于“鴻雁傳書”的詩詞你還知道多少?歡迎留言討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