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乾隆皇帝的陵墓——清東陵,就一定少不了民國時期的著名盜墓軍閥孫殿英。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如果不是軍閥孫殿英偷偷挖開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墓葬,并將其內部難以數計的殉葬品挖掘出來,可能直到今天,乾隆皇帝的墓葬及其殉葬的無數珍奇異寶,如同永陵、福陵、昭陵一樣,依然安穩(wěn)的深埋地底。 緙絲陀羅尼經被 當然,這么說并非為孫殿英開脫,雖然清朝的皇帝們包括乾隆皇帝在內,由于愚民政策、閉關鎖國和文字獄等行徑,并不多受歡迎,甚至許多人還抱有惡感,但是,這顯然并非一個軍閥可以私自掘開陵墓的理由。更何況,孫殿英盜取清東陵的行徑完全是為一己之私,也正是由于他這一自私的行徑,導致難以數計的國寶損壞和流失民間海外。這其中,也包括曾轟動不已、拍出1.3億天價的乾隆皇帝裹尸布。 孫殿英盜墓 1928年7月,孫殿英和他的手下用炸藥炸開了東陵大門,花了7天7夜的時間,將里面的隨葬珍寶洗劫一空,當時在乾隆皇帝的尸體上,包有一塊黃色的裹尸布,上面繡著幾百顆珍珠,孫殿英覺得此物無用,便令手下將珍珠拆下帶走,這塊裹尸布就被扔到了一旁。聽到消息趕來的前清遺民,他們面對眼前慘象痛哭不已,隨后他們將這些皇室尸骨重新裝殮,同時,也從被破壞殆盡的墓室挑了一些剩余的陪葬品帶回家作為留念,乾隆身上蓋著的那塊裹尸布,也被他的后人帶走了。 寫滿梵文密咒的經被 等到這塊不知名的裹尸布再次問世,已經是2005年了。這一年,北京舉辦了一場拍賣會,里面有一件清朝末年的黃段子袈裟,可是,它在此次拍賣會上一直無人問津,當時,一位姓秦的文物收藏愛好者,卻對這塊看起來不怎么顯眼的袈裟有點感興趣,因為他湊近觀察的時候,發(fā)現這件袈裟的緞子下面有許多精美的花紋。這件袈裟整場都沒有人拍賣,最后只能流拍。第2天秦先生去到這家拍賣行,花了9萬元將這件袈裟買回了家。 令人驚訝的是,在這件黃色袈裟的里面,竟然還藏著一件寫滿梵文密咒的經被。秦先生也是第一次見這樣精美絕倫的經被,所以他四處找人鑒賞。直到他找到了來自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收藏專家張淑芬,才確定了這件經被的身份。這并不是一件普通的經被,它是一件緙絲陀羅尼經被,是皇家的御用品。光是制造一件這樣的經被,就需要花費好幾年的時間,所以,這必然是宮廷之物。隨后,博物院又請來了愛新覺羅的后裔,還有中國佛教協(xié)會的副秘書長等人對這塊經被進行鑒定。 緙絲陀羅尼經被 這些人一致認為,這件經被絕對是清宮舊物,并且是清朝皇帝的御用經被。根據《大清會典事例》一書可知,清朝皇室的喪葬禮儀制度中,規(guī)定皇帝、皇后、貴妃、太子等人逝世以后,皆要隨葬陀羅尼經被。由于這種經被是喪葬樣品,一般人很難見過這種經被的實物。至于它為何會被確定為乾隆的隨葬品,還是與1928年發(fā)生的那起盜竊案有關,1979年,東陵管理處又一次清理了地宮,這次管理處的人員發(fā)現了覆蓋在慈禧身上的那條“織金陀羅尼經被”。 清東陵 當時,這件物品也被孫殿英和他的手下當作無用之物扔在了地宮。只是,慈禧的這件經被,其規(guī)模、色彩、圖案,與2008年北京這場拍賣會參與拍賣的經被相差甚遠,而且,它的長寬與乾隆的身形完全符合,很有可能就是乾隆隨葬的御用經被。在這次拍賣會上,曾經被孫殿英隨手扔掉的經被,竟然拍賣出了1.3億的高價,成為了當之無愧的藝術品。不知道,當孫殿英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又會作何感想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