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極秘傳八段錦 太極八段錦是楊家獨創(chuàng)的一種輔助太極拳的運氣練勁功法。一般八段錦為八節(jié)不同動作,分別鍛煉人體各部分關(guān)節(jié),增強內(nèi)臟器官功能。而太極八段錦則不但具有柔軟腰腿、松筋堅骨、疏通全身經(jīng)脈經(jīng)絡關(guān)節(jié)、增強內(nèi)臟器官之功能,而且內(nèi)含諸多技擊功法,還可以練出太極拳的剛勁、截勁、冷勁、松沉勁、抖彈勁和掌拳肘指腰腿之功來。 練時剛?cè)嵯酀砸庖龤?,以氣發(fā)勁,時而哼哈出聲;功深時,關(guān)節(jié)作響,大大有助于太極拳的功力猛進。此功楊家甚是珍秘,人室弟子得傳授者亦甚少,更未全套公之于世。今本田師所傳及成杰兄之指點, 將太極八段錦的練法,逐段說明演示如下。 第一段 第一式 預備動作:兩腳并立,然后微開,兩腳跟相距數(shù)寸,兩腳尖稍外撤,頭容正直,舌抵上脖,兩目向前平視,兩手沉肩下垂,指尖向前微翹,掌根下沉,置于小腹前。全身放松,含胸拔背,虛領(lǐng)頂勁,氣沉丹田,神意舒靜。 (圖 3-1-1) 第二式 深吸氣,同時兩手向側(cè)徐徐平舉,高與肩平,掌心向下,五指并攏,指尖向外,然后以意引氣,使之達于指尖,盡力向外平伸,呼氣。此式停留時間至關(guān)重要,時間過短,不易長功,至少要2分鐘,要注意肩不能聳,肘不能垂,兩臂保持平齊。 田師云:如能停留半小時,則兩掌下拍有五百斤的力量。 練者可量力而行,一般為二三分鐘。此式練鷹爪,功久氣達指尖,指力、拍力大增。 第三式 緩緩深吸氣 身微向下蹲(亦可不下蹲),同時兩手屈臂垂肘,盡量向兩肋內(nèi)收,手掌仍保持肩高位置,掌心向下,手指向外。 (圖 3-1-3) 第四式 由鼻腔向外吐氣,同時以意引氣,使之達于兩手指尖,然后向兩側(cè)迅速展臂發(fā)勁,指尖盡力外伸,身體同時起立。此式最少反復練5遍。此式練截勁、剛勁。 第五式 緩緩吸氣,并將兩手平行移向正前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兩手掌心向下交叉相疊于身前。 (圖 3-1-4) 第六式 兩手掌心向里往下翻轉(zhuǎn)成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掌心向上之勢,身體微下蹲,此時急促吸氣,并將兩手快收于左右兩側(cè),肘尖盡力向后擊,兩掌緊貼于腰,掌心向上,指尖向前。(圖 3-1-5) 第七式 兩手徐徐前伸,待至兩肘將及腰際時,迅速向外吐氣,并以意引氣達于指尖,突然向前發(fā)勁,盡力外伸,高與肩平,掌心向上。 (圖 3-1-6) 第八式 緩緩吸氣,將兩手向兩側(cè)平肩分開,掌心向上,指尖向外,然后緩緩呼氣,同時以意引氣,達于指,盡力外伸。至少須停留2分鐘。(圖3-1-7) 第九式 同第三式,唯掌心向上。 (圖 3-1-8) 第十式 同第四式,唯手指向上。 (圖 3-1-9) 第十一式 深吸氣,同時兩手五指用力緩緩向里抓勾,須節(jié)節(jié)勾曲,有握石如粉之意,直至握攏成拳。此式練手指之抓力,至少反復練5次。 (圖 3-1-10) 第十二式 最后一次抓握成拳時急促吸氣,雙拳用裏勁向胸部內(nèi)收(圖3-1-11)。
然后雙拳轉(zhuǎn)向外側(cè),兩拳同時變掌,以意引氣,達于掌心,迅速向兩側(cè)發(fā)勁,高與肩平,掌心向外,掌根外吐(參見圖3-1-9)。此式亦須至少反復練5次。 第十三式 兩掌向里收轉(zhuǎn)抓勾,握攏成拳后,隨之吸氣,雙拳用勁向頭部兩側(cè)耳際收緊平置(圖3-1-12),再急促吸氣兩次,雙拳隨吸氣升舉至兩側(cè)額際。 (圖 3-1-13、圖 3-1-14)
第十四式 鼻腔急促呼氣 并迅速展掌升臂上托,兩臂緊貼耳側(cè),掌心向上,指尖向里下沉, 十指相對,掌根盡力向上吐勁(圖3-1-15)。此式練托勁。
第十五式 緩緩吸氣,兩手向里交叉相疊,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圖 3-1-16) 上
第十六式 交叉之雙臂從上往前轉(zhuǎn)下, 待至與肩平,兩手掌心向下往里翻轉(zhuǎn)成掌心向上,右手在下,左手在上,此時急速呼氣,并將兩手快收于左右兩側(cè),肘尖盡力向后擊,兩掌心向上緊貼于腰,指尖向前。 (參見圖 3-1-5) 第十七式 兩手分開向兩側(cè),從外向上、往里劃弧收攏,掌心翻轉(zhuǎn)向下, 隨著緩緩呼氣,以掌根往下沉按,氣沉丹田,回到第一式之預備動作狀態(tài)。 (參見圖 3-1-1) 本段功可使胸、背、肩、指、筋肉發(fā)達,以增強內(nèi)臟之功能,鍛煉意到、氣到、勁到之功。本段著重鍛煉剛勁、截勁、鷹爪 |
|
|
來自: 阿金大大 > 《內(nèi)家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