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清豐縣的頓丘大道上,兩尊塑像彰顯的尊親愛國形象,教育人的意義不言而喻。 隋朝人有一個叫張清豐的人,雖然家庭貧窮,卻非常孝敬爹娘,父親去世之后,對待母親的孝敬,更是沒的說。張清豐以打燒餅為生,頭爐燒餅必定用來孝敬爹娘。如果有人強(qiáng)買,張清豐就會說,山高高不過太陽,人大大不過爹娘。不知父母養(yǎng)育之恩者枉為人也。頭爐燒餅敬奉老母為表孝心耳,豈為錢哉! 清豐縣縣名得來就是唐朝人有感于張清豐的孝心,千年多來,縣名未改,而人們對張清豐孝行的肯定和對后世子孫的期望于此可見。你說奇怪不奇怪,在清豐縣城,隨處可見打燒餅的爐子,不時聽得到有關(guān)燒餅的叫賣聲。或許清豐人即使自己不打燒餅,也要買燒餅孝敬爹娘吧。傳統(tǒng)的力量恐怕正無形之中蘊(yùn)藏在清豐人的血脈里。 而唐朝將軍南霽云的雕塑,給人的正義感是很強(qiáng)烈的。在上中學(xué)的文言文里面,就知道里南霽云的壯烈事跡,不知道他是我們濮陽人。在唐安史之亂睢陽保衛(wèi)戰(zhàn)中,被俘犧牲,當(dāng)時他的圖像在凌煙閣受供奉。南霽云事跡激勵著后人,今天的清豐人更是以他為傲,還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條道路,叫霽云大道。 中學(xué)古文選有《詩經(jīng).氓》,其中“送子涉淇,至于頓丘”中的“頓丘”,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清豐。清豐人以他們的悠久歷史為榮,他們生產(chǎn)的酒很出名的是頓丘一杯。 今天的清豐人,喝酒能夠感到自己悠久的歷史文化,吃飯能夠想到敬老孝親的傳統(tǒng),走在霽云大道上倍感正義的豪邁。古老的清豐正煥發(fā)著勃勃生機(jī),奔向光明燦爛的未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