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后,青西郊野公園的池杉葉由綠色漸漸變?yōu)榧t色,然后逐漸掉落,樹與水交相輝映,風(fēng)景如詩如畫,令人陶醉。
                                               ——題記
         青西郊野公園因地處上海西南端偏僻之處,故這里游人稀少,但這里深秋的水上池杉早已名聲在外了。這幾天,估摸著公園里的水上池杉應(yīng)該變紅了,于是趁著一點空閑,我們倆口子出發(fā)了……
地鐵17號線坐到朱家角站下來,2號口出門右拐,坐青浦28路,約半小時到練西公路西宋路站下車,步行約20分鐘到達公園服務(wù)中心,坐公園觀光車約10分鐘到達公園門口,(每人來回20元,有體力有時間也可步行進入。)用身份證換取門票入園,進公園后步行近10分鐘,一場關(guān)于色彩的視覺盛宴開始了……
                     池杉樹,杉科落羽杉屬,樹皮縱裂成長條片脫落,樹干墓部膨大,通常有曲膝狀的呼吸根。花期3月,果實10~11月成熟,球果圓球形或長圓狀球形,有短梗,種子不規(guī)則三角形,略扁,紅揭色,邊緣有銳脊。
池杉極耐水濕,抗風(fēng)力強,是沼澤地區(qū)防護林的理想樹種,更是池塘、水庫、河道護堤護壩且凈化水源的絕佳樹種之選。
                                       
對于青西郊野公園的曼妙,游人各有偏愛。唯一沒有爭議的“顏值擔(dān)當(dāng)”,是那片60多畝的水上森林,這也是公園乃至整個青西地區(qū)百般呵護的“鎮(zhèn)園之寶”。
                                       
水上森林的“前世”,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1982年,上海市農(nóng)業(yè)局下屬林業(yè)站推出“田林間作”科研項目,嘗試將林木種在水稻田邊合融共生。池杉、水杉、中山杉等樹種從美國弗吉尼亞州引進,到原青浦縣和平村(今安莊村)實施,由和平村綠化隊種植養(yǎng)護,初期面積101.4畝,后縮小至60多畝。35年后,當(dāng)年的樹苗已蔚然成林,濕地水位也逐漸升高,最深處達2-3米,將池杉林完全淹沒。
                                       
池杉每年到11月前后變裝,原本翠綠色的葉片漸漸轉(zhuǎn)為紅色,成排列植的池杉成為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線。
                                       
在晨光的照耀下,一大片池杉矗立水中,水面如鏡,倒映著樹筆直的身軀。樹木已經(jīng)適應(yīng)在水中生長,粗大的樹根,牢牢地扎根水中。
                                       
沿著棧道,一直延伸到湖泊中央,在晨霧中如同油畫般美麗。遠處的中央島上,數(shù)不清的鳥佇立在樹上,等待著陽光的暖身,不時有騰空而起的大鳥翱翔天空。
                                       
郊野公園的這片池杉林每年初冬都會吸引很多的游客前來打卡,攝影,一到周末就會有大量的游客驅(qū)車前往。
                                       
邊賞邊拍間,不知不覺3小時過去了,郊野公園很大,我們只在水上森林瀏覽,很多地方還在修繕,明年深秋我們再次走起……
(部分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