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仁宗生前一共冊立了兩位皇后,一位是劉太后指定的郭皇后,一位是楊太后指定的曹皇后。 這兩位皇后雖然都出身將門,但性格卻天差地別,生活也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郭皇后為人驕縱剛烈,幾乎沒在宋仁宗手上吃過虧,不過等她吃虧的時候,也就是廢后的時候了。 曹皇后為人謹(jǐn)慎隱忍,經(jīng)常被宋仁宗和寵妃張氏逼得要崩潰,好在她通通忍了下來,熬成了太皇太后,日子才好過一些。 兩位太后,分別指定了一位皇后宋仁宗趙禎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他十二歲繼位,因為年幼,所以由真宗的劉皇后輔政。 皇帝一天天長大,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劉太后卻不聞不問,只按照自己的喜好做決定,兩人之間漸漸有了矛盾。等到宋仁宗選皇后時,他徹底認(rèn)識到了太后的專制。 一開始,宋仁宗看上了蜀地富商的女兒王氏,想要立她為后。劉太后看到王氏后,覺得這姑娘長得太妖艷,容易使皇帝沉迷酒色不管政事,就把這個'禍害'許配給了自己的侄子。宋仁宗雖然不高興,但也沒有辦法。 正式選秀的時候,宋仁宗又看上了張氏,劉太后再一次無視了皇帝的選擇,硬是將張氏封為美人,又將自己看中的郭氏立為皇后。
后來,郭皇后由于一些事情被廢,宋仁宗原本以為,自己終于決定可以皇后的人選了,卻沒想到,他還是沒有做到。 宋仁宗可能天生就對富商之女有好感,這一次,他看上的是茶商的女兒陳氏。陳氏剛一進(jìn)宮,群臣的奏折就像雪花一樣堆滿他的寢宮,字字句句寫的都是商人之女不堪為后。 在大臣們的反復(fù)勸說下,仁宗只好放棄了陳氏,下令在世家之女中挑選合適的人選。此時劉太后已去世,真宗的楊淑被封為太后。在楊太后的主持下,仁宗冊立曹氏為皇后。
曹氏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成了皇后,從一開始就不被仁宗喜歡的她,到底該如何過以后的生活呢?連她自己都不知道。 同為皇后,過的日子卻大不相同大家都知道,大多數(shù)的婆婆和兒媳是天生的對頭,婆媳關(guān)系也是婚姻中比較難處理的一個問題。不過在宋仁宗的皇后這里,這并不是問題。 這兩位皇后,都和自己的婆婆關(guān)系很好。所以,太后活著時,算是她們的日子過得最舒心的時候了。 劉太后在世時,就對仁宗要求嚴(yán)格,不許他沉溺于女色。郭皇后仗著婆婆的疼愛,對丈夫看管得也很嚴(yán),不讓他有機(jī)會踏入其他妃嬪的住所。在這一點上,婆媳兩人達(dá)成了一致。
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宋仁宗能接觸到的人基本只有郭皇后。直到劉太后過世后,他才有機(jī)會寵幸其他的妃嬪。 所以說,劉太后活著時,郭皇后的生活簡直是好得不能再好。丈夫身邊雖然有其他女人,但形同虛設(shè),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帝后二人琴瑟和鳴。 相比于郭皇后的獨寵生活,曹皇后過的就是正常的皇后生活了。做著皇后該做的事情,看著宋仁宗寵幸其他的妃嬪,偶爾想起來了,就看在養(yǎng)母楊太后的面子上,才來她這里坐一坐,讓皇后的臉面不至于太尷尬。 面對紛爭,她們選了相反的方式劉太后的去世,對于郭皇后的影響其實很大,這代表了她獨尊生活的結(jié)束。此后,她需要獨自面對真正的后宮生活。 太后離世,宋仁宗自然也很傷心。但悲傷過后,等待他的是嶄新的生活,現(xiàn)在,他終于可以想寵幸誰就寵幸誰了。至于皇后?還是哪涼快哪待著去吧。 隨著皇帝的刻意冷落,妃嬪的得寵與輕視,郭皇后終于意識到了自己的處境。為了維護(hù)自己的地位和尊榮,她必須做點什么。 在劉太后庇護(hù)下的郭皇后向來橫沖直撞慣了,她學(xué)不會低頭,也不愿意低頭。面對囂張的妃嬪,她的選擇是正面硬杠。 言語輕慢?那就訓(xùn)斥。屢教不改?那就責(zé)打。反正多的是辦法讓這些人吃苦頭。就在她親自動手教訓(xùn)尚美人時,宋仁宗擋在了愛妃身前,受下了皇后的一耳光。 從小到大都沒有被打過的皇帝暴躁了,打定主意要廢后,這樣的皇后不廢,還留著過年嗎?聽到消息的大臣們都很無語,覺得為了這事就廢后,實在是小題大做。于是君臣陷入了拉鋸戰(zhàn)中。 最后,在宋仁宗百年難得一見的強(qiáng)硬態(tài)度下,皇后終究還是被廢了。
如果說,郭皇后和妃嬪的爭寵還算小打小鬧,只不過因為打了皇帝才把事情搞大了。那曹皇后的爭寵生涯簡直就是一把辛酸淚了,能指望的婆婆楊太后去世多年,她不僅不敢爭寵,還被仁宗的寵妃壓制得死死的,只能靠大臣的維護(hù)過日子。 仁宗雖然前前后后寵幸過很多妃嬪,但他最喜歡也最偏袒的是溫成皇后張氏。 宋仁宗曾經(jīng)在宮中遇刺,多虧曹皇后機(jī)智勇敢,才得以幸免于難。安然無恙的仁宗不但沒有感激皇后,還認(rèn)為這是皇后刻意安排的,目的就是為了邀功,差點廢了她。 經(jīng)過朝臣的勸說,再加上宋仁宗也沒有證據(jù),曹皇后這才逃過一劫。然而,宋仁宗又將皇后的功勞強(qiáng)加給張氏,并晉封她為貴妃。
仗著仁宗的偏袒和縱容,張貴妃的膽子越來越大,也越來越不把曹皇后放在眼里。為了出行威風(fēng),她甚至打上了皇后儀仗的主意,直接去和皇后借。此時的曹皇后根本沒有手撕張貴妃的底氣,只能答應(yīng)她無禮的要求。 宋仁宗知道了這件事情,難得良心發(fā)現(xiàn)一次,認(rèn)為張貴妃做得過分了,就說了她幾句,打消了她使用皇后儀仗的念頭。
曹皇后正位中宮二十八年,其中有二十三年的時間都活在張氏的陰影之下,嘗盡了丈夫的無情,也嘗盡了張貴妃的輕慢。 等到張氏去世后,她本以為自己終于過上正常的生活了,卻又被重病的丈夫指責(zé)謀反,嚇得曹皇后根本不敢上前伺候,只能呆在自己的寢宮里。
兩種人生,驕傲肆意和委曲求全同樣都是政治聯(lián)姻的犧牲品,郭皇后和曹皇后的人生卻大不相同。郭皇后的生命就如同一顆流星,雖然短暫,但卻耀眼奪目,讓人經(jīng)久不忘。曹皇后的生命則如同一口枯井,看似留到了最后,卻輸?shù)靡粩⊥康亍?/strong> 初看郭皇后和曹皇后的資料時,一直都覺得郭皇后太驕縱,容不下別人,最后自作自受,不僅失去了后位,自己也英年早逝;曹皇后就知情識趣,識大體顧全大局,即使被欺負(fù)到面前,也喜怒不形于色,最終笑到了最后。 慢慢地,才發(fā)現(xiàn),看似可憐的郭皇后,卻活得瀟灑肆意,盡管生命短暫,但至少在宋仁宗的心中曾有過一席之地。 可曹皇后呢,她沒有哪一天是真正在做著自己,真正為自己而活。她永遠(yuǎn)都在壓抑著自己,考慮別人的想法,努力讓自己成為符合別人標(biāo)準(zhǔn)的讓別人滿意贊同的皇后。 而她二十多年的委曲求全忍氣吞聲,換來的是什么?是丈夫的不信任,妾室的欺凌,養(yǎng)子養(yǎng)女的漠視,以及朝臣們的步步緊逼,還有史書上寥寥幾筆也可有可無的贊美。 不過好在,她晚年遇到了一個好孫子,過了幾年真正尊崇而又愜意的生活,這也算是對曹皇后長期痛苦的一個補(bǔ)償吧。 望舒君說縱觀郭皇后和曹皇后的人生,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一個驕傲肆意,哪怕吃了虧撞得頭破血流也沒關(guān)系,只要自己活得開心就好;一個委曲求全,就算被欺負(fù)也選擇默默忍受,靠著別人的支持和維護(hù)過日子。 其實,這兩種態(tài)度無所謂好壞,只看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果想要的是瀟灑飛揚的生活,那就對自己好一點,不要太在乎別人的眼光和看法,自己開心就好嘛。如果想要獲得別人的認(rèn)同,融入到人群中,勢必要犧牲自己的一些喜好,去迎合標(biāo)準(zhǔn)。 不過要注意的是,不管選擇哪一種生活,都要注意掌握一個度,平衡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用力過度,那就是悲劇了,就像郭皇后和曹皇后一樣。 參考資料 《宋史》 《續(xù)資治通鑒長編》 《皇宋通鑒長編紀(jì)事本末》 《涑水記聞》 《宋人軼事匯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