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疫情期間,貓妹身邊有很多小伙伴被失業(yè)了,有的甚至連工資都拿不到。于是,咨詢我如何做自媒體的人又多了起來。貓貓?zhí)貏e理解大家,其實,想賺錢并不可恥,反而是成年人的尊嚴。所以,我特別準備了本期的自媒體變現(xiàn)指南,為此特別咨詢了多位業(yè)余靠自媒體年入百萬的真——大佬,帶大家一起飛。是的,我們都知道做自媒體的第一步是定位。某大V說過,自媒體的定位要做離錢近的,作為小白是不是非常難理解呢?貓妹來幫大家拆解出來,離錢近意味著商業(yè)變現(xiàn)容易。貓妹看來有2種,一種是“教你花錢”,種草號、美妝號,就是這種定位;第二種是“教你賺錢”,投資股票號,職場晉升號,是第二種定位。自媒體新手可能不懂定位的重要性,因為很多小白還覺得我有了流量,自然就能變現(xiàn)了,怕啥。這是早期的純流量思維。 如果現(xiàn)在是2012年,自媒體剛剛興起,我們可以先找泛流量,再思考流量變現(xiàn)。但如今,各個平臺群雄割據(jù),留給小號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窄。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去年閱讀就上千了,今年漲粉不少,但閱讀漲得不多。 其實,我們小號的體量太小,漲粉成本又很高,所以,不如學著如何讓號更值錢。我之前是寫大學生情感的,廣告報價在0.5/閱讀,現(xiàn)在的定位是職場管理類,廣告報價自然上漲了。貓妹朋友的財經(jīng)號,1000閱讀,廣告費5000,廣告主是求著號主推文。你看,你的身價,是自己決定的,不是廣告主說了算的。 或許,誰也無法改變公眾號下行的趨勢,但選擇讓自己更值錢,并不難。我朋友——不冷星球的號主,跟我一樣是業(yè)余做自媒體的,起步比我晚,但粉絲也比我多。因為不會寫文,他花了5萬左右做號。可以說把市面上漲粉的途徑都試了一遍,遷移加買號4000+認證以及開通流量主各種雜費3000+推廣漲粉3萬左右,還有初期被騙買粉以及WIFF增粉之類的。最后,你們猜猜,如此精心維護(砸錢)的號賣了多少錢? 不到2萬,算上時間成本,虧得一塌糊涂, 這樣的故事并不是個例,而是現(xiàn)實。所以,貓妹打算把不花錢漲粉的秘籍統(tǒng)統(tǒng)告訴你們,準備好了嗎?前方高能—— 微信是一個封閉的生存空間,可以聊天、購物,但別忽略了,還可以搜索。 我身邊有個百家號大佬,金融財經(jīng)領域的。公眾號并不是他的主陣地,但他可以每天躺著漲粉。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界面,這簡直是引流的寶地呀。發(fā)現(xiàn)沒,公號名字的權重>文章標題的權重>文章內(nèi)容的權重。所以,如果你要做垂直號,可以分解出固定的欄目:《今日股價》、《今日熱點》等等。不要覺得這樣很生硬,因為文章是給潛在用戶看的,是提供價值的。 我有個讀者,他是做英語領域的,但公號名字非常拗口難記,我直接建議他公號名字改為:昵稱+英語(例如:阿貓英語),越簡單,效果越好。 看完搜一搜漲粉,你可能你說,貓妹,我也知道公號名字的重要性,可好名字都被占用了,太難了。 因為想學電商,貓妹關注過一個母嬰號,看起來非常“剛”,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專門手撕一個大號,靠著蹭粉,目前已經(jīng)有幾十萬精準粉,頭條閱讀都上萬了。(酸了,酸了)一開始,我也覺得疑慮,為啥有事沒事找大號茬呢?當我圍觀了幾輪后,發(fā)現(xiàn)這簡直是完美營銷呀。 我們知道大號開團,品牌商給的優(yōu)惠方式總會有點差異,這直接導致了最終價格會有幾十塊,或者幾塊錢的差異。因為我自己跟當當合作贈書,給大家送購物優(yōu)惠碼,每次大促,書的價格也會有差異。我想,大家應該能理解,活動選品總有階段性差異,真差不了幾個錢。 于是,就被眼饞流量的人,鉆了空子。比如,A大號先開團,價格比后開團的B大號貴了5塊錢,被坑了的A大號還沒說話,蹭流量的小號就開始寫文手撕大號,覺得A大號利用影響力割粉絲韭菜,為賺錢無下限,借機搜刮A大號的粉絲。 其實,大家仔細想想,最該生氣不是A大號嗎?如果真的是一模一樣的產(chǎn)品,A大號絕對會去手撕廣告主的,這可是尊嚴呀,誰會為了幾塊錢會去坑讀者嗎?可如果是因為贈品或者物流的些微差異呢?豈不是小人得利嗎?說實話,貓妹知道這些招式殺傷力非常大,所以不建議大家使用。搞得不好,就引火上身了,可謂富貴險中求。其實,貓妹知道,做自媒體久了,我們都得了一種病,叫“流量近視綜合癥”。簡單點說,我們關注很多號,并不是因為多喜歡,而是因為對方閱讀高,值得研究。除了寫文,沒有生活,眼里只有流量、流量、流量;熱點、熱點、熱點;或者變現(xiàn)、變現(xiàn)、變現(xiàn)。年輕人,這樣很危險的。疫情期間,貓妹接了點廣告,我大概有半年沒接廣告了。每次接廣告,都有號主來問價,或者推薦廣告主。 但其實,人情歸人情,商業(yè)是商業(yè),我特別不喜歡消耗人脈。 很多號主的問題不在于有沒有廣告接,而在于變現(xiàn)渠道太窄了。 更殘酷的說,接廣告是號主最不得已的做法之一了。(我真的沒錢了,要養(yǎng)貓)所以,千萬不要上來就問,“你那個廣告多少錢”,或者“把你的廣告主推薦給我”類似的問題,你更應該問,“如果不接廣告,如何變現(xiàn)比較好呢?”你看,這就回到了最開始的定位問題,找到問題的關鍵才能對癥下藥。 作為小號,最適合做的變現(xiàn)不是接廣告,是做社群、電商帶貨,但這兩者都需要付費的精準粉。比如,你是做英語領域的,就可以開社群,作為“班主任”,去帶領讀者學英語,你跟讀者是共贏的局面。 但知識付費也有局限性,就是復購率很低。如果你這次坑我,永遠沒有下次。這時候,電商的優(yōu)勢就出來了,如果大家想嘗試帶貨,可以從復購頻次高,單價低的商品開始嘗試,比如:水果、書等等。 不要把自己囿于一種變現(xiàn)模式,一定要多去嘗試,打開渠道。經(jīng)驗會過時,積累的資源才能帶你打開變現(xiàn)的天花板。記得我剛開始學做公號,付費過199,想進一個同行群,我加了助理后,說自己想來學習,第二天居然把我刪除了,這還是一個知名的平臺。 簡直莫名其妙,花了199,什么都沒得到,反而被羞辱了。 這種羞辱感,直接促成了我一定要做好公號的決心,更讓我明白了一個殘酷的真相:貓妹前面分享的僅僅是做自媒體的技術層面,大家學起來非常快。 最后這招,才是大招,叫——破釜沉舟,是心理戰(zhàn)術。想賺錢,想變現(xiàn),需要一顆非常堅定的心。 我知道,關注我的讀者里有很多也在耕耘著自己的公號,總有一天,生存的壓力也會讓你想著靠公號多一份收入。 我承認,能靠自媒體賺錢,離不開幸運。但我更希望,把這樣的幸運帶給你,一起發(fā)光,照亮前行的道路。 記得有個做紋身公號的朋友,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留言:做紋身,小心得艾滋病。小眾圈子,總是不被大眾理解,遇到誤解,眼淚都是自己的。 我每次寫觀點文,總有反方激烈來辯,我本著一視同仁的原則,來一個撕一個,來兩個撕一雙。大家也別怕,這是好事,說明我是在乎你們的。 選擇做自媒體,不是為了討好誰,而是為了創(chuàng)作的自由。“你怎么不害怕被討厭,怎么不害怕掉粉?”經(jīng)常會有人問我這樣的問題。會呀,我以前會,但我現(xiàn)在不會。(當然,可能是因為有底氣了) 公眾號就像一個客棧,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本是常態(tài)。 最后,你看,靠自媒體月入過萬有啥難的,難的是要一個人走過這一路的坑坑洼洼,孤獨與寂寞,質(zhì)疑與嘲笑,個中滋味,唯有自知。熬得住,你就會找到最好的自己,如果連鍵盤俠都不怕,你還怕什么?作者簡介:貓妹,文字成癮者,一個游離在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90后文字乞丐,個人公眾號:奶貓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