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喜歡在家里拜神求佛。 什么觀音菩薩、太上老君、火德真君、耶穌大圣……三教九流無所不包,雖然不乏自創(chuàng)的土味兒神仙,但一眼看過去,還是比較有仙氣的。 但東北的神仙名兒,保準你第一眼看到會大吃一驚:黃小跳、胡翠花、胡三太爺、黑媽媽…… 東北老鐵,你確定這不是搞笑的嗎?“太爺”還勉強能靠上神仙的邊,胡翠花是什么鬼? 別急,咱細細品一品,東北的神仙其實還挺有來頭。 東北民俗中拜的神仙,大致有保家仙、出馬仙兩類。值得注意的是,拜兩種仙都具有很強的目的性,就是為了保佑家人平安。 這和宗教有著質的區(qū)別。 佛道中的佛陀神祇,本質上是幫助人匡正心靈的助手。觀音菩薩解的不是人間萬苦,解的是每個人心中的貪嗔癡喜惡怒。道家的三清四御,則是鎮(zhèn)壓人間的邪魔外道,維持道的運行。 簡單說,佛道往深了琢磨,其實是很高明的哲學。 保家仙、出馬仙不整這么高大上的,與東北人的直爽性格一樣,咱不玩虛的,請神請仙就是為了解決具體問題。 保家仙、出馬仙供俸的神仙都是很常見的動物,通常來講就是五大仙,胡黃白柳灰。 胡是狐貍,黃是黃鼠狼,白是刺猬,柳是蛇、蟒,灰是老鼠。都是北方常見的動物。除此之外,保家仙、出馬仙還講究信奉人的鬼魂,死去的先賢、祖宗,都可以納入。 這個說起來稍微有點瘆人,但在東北人看來這并沒什么可怕的,既然信奉,鬼魂也是好鬼魂,不會害人。 五大仙的第一種,都自成體系,比如胡仙中也有小仙、大仙、老仙之分。胡三太爺這種的,一般都是很厲害的老仙。 保家仙和出馬仙的形式有所區(qū)別。保家仙一般都是在家里專門弄一張供桌,擺上供品祭拜,每家的仙都不一樣,請到家里的仙,就是專門保護這家的。 出馬仙則是有人生病或者遇到什么災禍,由某位大仙附體到某個特定的人身上,做法幫其渡過難關。 出馬仙出場,要在特定的場所,這種一般稱之為仙堂,每一個仙堂都有掌教的大仙。東北人各仙家以胡仙為首,所以大部分仙堂的大佬都是胡家中的某一位。 當然也有的仙堂可以請清風仙當掌教大仙,清風就是男性鬼魂的代稱。 怎么樣,雖然土,雖然俗,雖然不如南海觀音、東岳天齊名頭那么響亮,但保家仙的體系也自有其道理。 那么問題來了,如此別具一格的神仙崇拜,是怎么突破佛道體系,自成一派的呢? 中國民間自古拜神、祭禮之風就很盛。 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古人往往把一些神話人物、英雄人物當成自己的救星,動輒立廟拜祝,求他們賜福、消災。 歷史上相關的考據(jù)特別多,說起來挺復雜,倒是不用細究其實。 舉幾個大家都知道的著名人物的例子。晉文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他因霸成圣,因圣成神,秦漢以后晉地多有給他立廟祭祀的。 三國諸葛亮死后,漢中許多百姓感念他的威名和恩德,先是立廟祭拜,后來便慢慢在民間蔓延開來,到處都是他的廟。多則為淫,當時蜀漢對這一現(xiàn)象還頗為頭疼,弄得后主一度還禁止對諸葛亮的淫祀、野祀行為,漢中有丞相墓,你們都到那兒去拜不就得了。 到了宋朝以后,一些邊遠地區(qū)的淫祀之風仍然盛行,吳越山區(qū)拜狐、拜鬼的所在多有,閩中還有拜石頭為神、為靈、為祖宗,年節(jié)致祭。 真是洋洋大觀。 所以說,保家仙以動物為神仙,也是其來有自,都是文化演變的結果。 不過,保家仙、出馬仙并不是東北的土著文化,而是清朝以來闖關東現(xiàn)象的文化衍生品。 最早的類似動物神崇拜,其實是華北地區(qū)才有的。后來隨著華北大量向關東移民,類似的拜神、拜仙文化,才在東北繼續(xù)演變生根。 經過一二百年的演化,東北的保家仙文化與華北也有了不同。特別是出馬仙,這種有點像古代降僮、扶鸞巫術的把戲,其實是被東北本地的薩滿信仰影響而產生的。 
 華北雖然也有頂頭術,就是鬼上身之類的巫術,但論其細節(jié)、場面、功能、寓義,都遠遠沒有東北出馬仙那么豐富。 那么說到細節(jié),這樂子就大了。 
 保家仙文化受很多文化流派的影響,佛道作為中國宗教的兩大派系,自然也少不了對保家仙的影響。 保家仙里面不光是動物和鬼魂,菩薩、力士、羅漢等神仙名也偶有出現(xiàn),道教系統(tǒng)的什么姜子牙、黃飛虎、許真君也能成為保家仙召喚的仙家。這都是民間對于不同宗教信仰的不自覺的混雜。 
 但由于東北土著信仰沒什么文化基礎,不像佛道都有這個經、那個文,都是隨心所欲、用著啥說啥的自主創(chuàng)造,所以難免會摻雜一些東北土地文化的因素。 比如大仙們的體系構成。 佛道里的神祇們,原本的社會親屬關系,在仙界都淡化了。像觀音菩薩、三清老祖、四方帝君,他們有沒有家人、親戚,這都不重要了。 哪怕是如來佛曾經是王子,成佛后也沒有關注他的家庭生活,神仙不需要家庭。 
 但保家仙可不一樣。 胡黃白柳灰,每個大仙都是一家子。胡仙家就有胡大太爺、胡二太爺、胡三太爺,以及他們的媳婦:胡大太奶、胡二太奶、胡三太奶,年輕一點的有胡翠花、胡小鬧、胡跳跳…… 這名字令人頓時聯(lián)想起東北熱氣騰騰的炕頭兒上,一家子老老少少盤坐一起,正可勁兒嘮嗑:今年這家上的供品不錯啊,咱也多給他們整點福氣…… 出馬仙的場面,跟二人轉的熱鬧勁也好有一比。 
 承擔出馬仙任務的人叫“弟馬”,說的俗了,后來就直接叫大仙。 大仙一般是女的,因為請仙都是通陰的,女人陰氣重不怕,男的就不行。大仙解災還要有個男的配合,叫做羅漢。 請仙上身之前,羅漢要拿著鑼在仙堂唱韻曲,繞著堂走,一邊走一邊大聲唱。等仙上身了,要自報家門,你是哪家的仙,或者是哪路野仙,或者是姜子牙、哪咤、閻羅王,或者是去世了的先人。 預備程序走完了,進入正式的禱祝階段,大仙在場上傳話,羅漢就在旁邊拉弦,或者敲鼓,邊演奏邊唱?;蚴沁吿叧?/p> 小曲唱得合轍合韻,光看形式,跟二人轉的相似度極高。外地人不知道,乍眼看去,還真分不清到底是二人轉表演,還是跳大神。 
 總而言之,東北保家仙是一種極具地域特色的民間信仰,嚴謹一點說,是傳統(tǒng)佛道文化與地域文化相結合,而衍生出的文化現(xiàn)象。 從文化傳承的角度看,任何一種有特點的文化流派,哪怕俗一點、土一點,都有保存的價值,也應該保持足夠的尊重,而不能統(tǒng)統(tǒng)以迷信看待。 對這些東西的好奇,不能停留在對跳大神、鬼上仙這種糟粕,還是要更多地看看本真,畢竟,這是我們的先民一路走來的文化印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