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已授權(quán)本平臺發(fā)布 我們以怎樣的方式進入世界 文 / 錢繼和 版式設(shè)計 / 湛藍 1 這題目大氣而夸張,連我自己都震驚了,就像二零零零年我第一次去上海的時候,路邊一輛黑色的奔馳緩緩?fù)O?,一位身著黑色裙子的年輕美女,拿著手機,優(yōu)雅地推開車門,朝著我們這邊一笑,那種時尚和優(yōu)雅帶來的擊打,直到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讓我這個出身水鄉(xiāng)小鎮(zhèn)的人感到暈眩和驚詫,只有在偶然遭遇或驀然回首之際,我們才頓悟,原來眼前鋪展的就是我們必須面對并且置身的世界。 我當然知道,同一個世界,擁有不同的進入方式,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閱歷、心智和情感打量和體悟著這個既有陽光又有風(fēng)雨、既有愛情又有陰謀的世界,而我為了敘述的方便和簡明,權(quán)且將進入世界的方式分為三種,那就是擁抱、對抗和漂浮,它們隱藏并糾纏在我們活潑潑的故事中、濕淋淋的心靈中以及軟綿綿的想象中,陪伴我們的每一天,從淡雅的清晨,越過寧靜的午后和喧鬧的黃昏,直到飄渺的夢境。 2 擁抱生活并非奴顏婢膝,并非刻意地取悅,雖然李蓮英有句名言“先做狗,后做人”,講得有點道理,但我因為小時候被狗咬過一次,所以那次微信中有位朋友發(fā)出“放狗咬你”的圖片,我嚇得幾個月都不敢回話。但我還是欣賞那些行走在路上的人們,或沐浴陽光,或披掛風(fēng)雨,尤其是每每感動于那些為生存而奔波的獨行者,也許沒有誰能夠幫上他們,遞上哪怕一根翅膀,搭上哪怕一級臺階,但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他們就是倔強地草根,在寒冷中等待著破土而出,等待著春天。 我有一個高中同學(xué),原本在老家的一個工廠上班,后來廠子倒了,就到了江蘇某地一家私企,白天在大廠上班,下班后還得騎個電瓶車到另一家小廠上班,循環(huán)往復(fù),歲歲年年,這里面所蘊含的義項不僅僅是遠離故土的寂寞,更重要的是在路上的生命質(zhì)感。那天在微信中他感嘆:我是自打鼓,自劃船,沒有人能懂這二十多年時光中承載的艱辛!微信這端,我沒有回復(fù),而是沉默良久,是啊,并非所有的春天都氤氳著下江南的浪漫和溫馨,并非所有的春天都彌漫著動人的歡歌和笑語,我在想,繁華世界,更多的人在漫漫長路中跋涉,當我們將奮進化為歷程的時候,貧窮和富貴已經(jīng)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所生存的時代,同時也張開了寬大的雙臂,等著我們迎上去,撲過去,不為茍且,只為擁抱! 這位兄弟具有陽光般的情懷,在那些稍能放松的日子里,將院子里的花朵打理得紅肥綠瘦,生機盎然,江南擁抱了他,而他亦擁抱了花香。所以,家住菜市場的我經(jīng)??吹降木跋笫?,人們拎著滿滿一袋子蔬菜或魚肉的時候,那種笑意最甜蜜,最貼切,最輕盈,仿佛他們得到了天賦的果實和餡餅,從而在臉上泛出光芒,這種笑意,不像某些場合的笑,或虛浮,或放蕩,或空洞,而是那么的真實和朗潤。 3 酒這東西肯定是個傳奇,要不然怎么自古以來深得那么多人的鐘情和陶醉呢?凡是令人沉迷的東西,自有其契合人類天性需要的道理。古人借酒澆愁澆的是心中塊壘,借酒發(fā)瘋發(fā)的是憤世嫉俗,不論李白斗酒百篇,不論竹林醉臥七賢,只說這酒的功能就是美妙,能將人心帶向迷醉的境界,因為迷醉,一切都能發(fā)生,包括最極致的美和最殘酷的惡,無怪乎德國的海德格爾和日本的手冢富雄曾有過哲學(xué)史上關(guān)于醉的精彩對話。 我想說,很多人都是用酒在對抗著世界的壓力、正統(tǒng)、冷漠和紛繁。而我的尷尬在于,我不會喝白酒,雖然在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有天晚上在同學(xué)毛伢家中,幾個小家伙將他家那瓶老白干偷喝得瓶底朝天,但這個英雄般的開場并沒有讓我真正學(xué)會喝酒,帶著撲鼻的沖天酒氣楊子榮般直面未來的人生,并依靠酒精的力量來抵御這個世界隨時可能釀造的寒意,于是我總是清醒地活著,難得糊涂,清醒是比迷醉更深的孤獨和苦楚,所以,對于那些坐在小酒館中喝酒的人們,對于那些期待已久的一場盛宴,抑或是對于窗臺邊被纖手撫起的一杯紅酒,我們還有什么可以譴責的呢? 也許對抗這個詞語,用得過于沉重,我本意是指,任何人的生命本身就天然地具備尋找消遣和松弛的能力,以便消解勞動的緊張、機器的壓迫和人事的纏絡(luò)。我喜歡采用閱讀和寫作的方式謀取心靈的自由和思想的飛翔。但遺憾的是閱讀的時間卻越來越少,每每下班后,我還要操持晚飯,因為妻子也很不容易,總得讓勞累之極的她稍作休憩,只有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在電腦屏幕上敲打那些靈動文字的時候,我才能真正地忘卻疲憊與負重,成為心靈的王者。真的,我可以用一個動詞擊碎所有不能擺脫的煩惱,我可以用一個形容詞牽引桃花源上的烏托邦,還可以擦干凈蒙上世俗灰塵的一個樸素名詞,并讓它照亮早已依稀的似水流年。 這很正常,解壓就是一種反動和對抗,就像很多人工作之外去打會小麻將,去散會兒步,去聽一段電子音樂,去看一集最新電視劇,雅也好,俗也罷,在舒展心靈的角度上殊途同歸,不分高下,也就是說,所有的路徑都通向生命需要的精神高地。 4 漂浮是一種移動狀態(tài),與水有關(guān),因為水的流動而改變空間位置,并且不需要自身添加任何力量,同時,漂浮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如果用隨波逐流來解釋,似乎又不夠文雅,古人就有浮生一詞,生命就是一種從此岸到彼岸的泅渡。通俗來講就有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根木頭我抱著走”的味道。實際上,當我們改變不了世界的時候,那就改變自己,既然改變不了自己,那就任其漂浮,順其自然。 人生而平等,而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是欲望鎖住了人的心靈自由,因而,直到今天,終南山的深處,仍然隱藏著數(shù)以千計的修行者,他們遠離人間的煙火,用宗教般的虔誠踐行著對世俗的對抗。我原本就是個粗人,雖沾染了點書卷之氣,但終究還是要依賴在紅塵之中的,行走在世俗的江湖之中的,如同上帝所說,心中有光就有光,如同佛祖所說,心中有禪就有禪,因此,在我還沒有達到那種隱于山或者隱于市的飄逸境界時,我承認的現(xiàn)實是,漂浮的人生狀態(tài),如同一枚茶葉,只要開水別燙傷,任憑在生命的茶盞中如何浮沉也可以。 我在微信朋友圈中說過一句話,五十歲前是和命運對抗,五十歲后是和身體對抗,因為今年以來,我的骨骼從大腿到頸椎,咯咯作響,影響了我的生活,才讓我靜下心來從響聲中聽出真理的警示。毫無疑問,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試圖用熱情開拓這個世界的遠方和詩意,然而鑒于種種制約因素,未曾抵達夢想的圣地,甚至倒在抵達的前夜,這都是慷慨悲歌,這都是生命中必然附麗的痛楚。然而,當一個人真的感覺到已經(jīng)盡力而為的時候,隨后他在生命的河流中哪怕采取漂浮的形式,我們也應(yīng)當本著尊重的態(tài)度去理解,去理解千帆過盡后的平淡和鉛華洗凈后的清爽,去理解蕓蕓眾生中那些不是前行者而是隨從者的無數(shù)雙敲打大地的真實的腳步。 5 不管我們以什么們樣的方式進入世界都無可厚非,問題是,這個世界以前所未有的復(fù)雜性和神秘性讓我們難以適從,就像意大利插畫家Marco創(chuàng)作的漫畫,隔著墻板的貓把蛇尾當作鼠尾了,我們永遠不知道真相。 也許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所謂的真相,但作為塵世中的我們必須好好地活在當下,不僅為自己,為親人,還要為那些熟悉的和陌生的人們,如果能以擁抱的姿態(tài)前行,以對抗的心態(tài)消閑,以漂浮的狀態(tài)度日,那么我們就進入了世界的圈套中,并由此獲得生活賦予我們的匆忙與悠閑,同時也獲得了與之相應(yīng)的承擔和享受。 作者簡介 錢繼和,男,安徽省樅陽縣人,研究生學(xué)歷,畢業(yè)于貴州大學(xué)文藝美學(xué)專業(yè),現(xiàn)在合肥劍橋高中從教,九十年代起在報刊發(fā)表文學(xué)作品200多篇,現(xiàn)為中國楹聯(lián)學(xué)會會員,在全國楹聯(lián)大賽中獲獎150多次,對于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理解,堅持認為:唯有真實才能產(chǎn)生力量,唯有真誠才能傾瀉情懷。 香落塵外管理團隊 主編:湛藍 總監(jiān):子寒 顧問:蔣新民 清風(fēng)明月 崔加榮 排版:強哥 鳳尾 審稿一組: 銅豌豆 柳外斜陽 審稿二組:連云雷 風(fēng)碎倒影 無兮 終審,校對:煙花 清歡 播音:從前慢 魏小裴 向日葵的微笑 過往云煙 稿費:湛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