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杏林君 仲景書中以柴胡為主要的配方共八首,其中柴胡加芒硝湯,柴胡去半夏加栝樓湯,柴胡桂枝湯,柴胡龍骨牡蠣湯四者,皆屬小柴胡湯的加減方,茲所討論者,為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干姜湯,四逆散等四主方依次述之于下。小柴胡湯方:柴胡24克 黃芩9克 人參9克 半夏12克 炙甘草9克 生姜9克 大棗4枚方解:柴胡苦平,本經(jīng)謂治心腹腸胃中結(jié)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可見是一舒氣行滯的解熱藥而有治胸脅苦滿的特能,方中用為主藥,佐以黃芩除熱止煩,半夏、生姜逐飲止嘔,復用人參大棗甘草補胃氣以滋津液,病之所以內(nèi)傳少陽,主要是胃氣不振于里,氣血不足于外也,補中滋液,實此時驅(qū)邪的要著,徐靈胎曰:“小柴胡湯之妙在人參”,即指是也。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熱寒,胸肋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由以上的說明,則小柴胡湯為病自太陽傳少陽的主治方,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即其主要的適應證,此外有以下之情況者,均可用之。1.太陽病,脈浮細,嗜臥,而胸滿脅痛者。 2.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 3.婦人熱入血室證,經(jīng)水適斷,續(xù)得寒熱,發(fā)作有時者。 4.發(fā)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
5.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
6.嘔而發(fā)熱者。 7.諸黃腹痛而嘔者。
8.新產(chǎn)婦人昏迷而痙,大便硬,嘔不能食者。
此為日常服用的良方,無論感冒流感以及其他急性傳染病,表雖解而高熱不退,其人嘔逆不欲食,胸肋滿,口舌干,或口鼻如冒火,或頭痛如裂,或眩暈者,用之則立驗,并以本方屢愈小兒肺炎,即未滿月的嬰孩,以奶瓶頻頻飲之,亦得奇效,他如腮腺炎,淋巴腺炎,乳腺炎等多屬本方證??傊灿行〔窈鷾C,而口舌干燥,或渴,舌白苔者均可用之,具體細節(jié)難為一一列舉也。 治小柴胡湯證而腹急痛者,痢疾多此證,口舌干燥者宜更加石膏,里急后重者宜加大黃。治小柴胡湯證而咽痛,或咳痰困難者,若口舌干燥更加石膏,扁桃體炎多本方證,宜注意。治小柴胡湯證頭痛頭暈而嘔吐劇甚者,若口舌干燥者,宜更加石膏。治小柴胡湯證而嘔逆或干嗽者,小兒百日嗽可增量大棗有驗。小柴胡湯再加葛根12克,麻黃、桂枝、白芍各9克即可。先煮麻黃葛根一二沸去上 沫,再內(nèi)余藥煎取一杯溫服。治小柴胡湯證與葛根湯證同時出現(xiàn)者。劇重的感冒,初發(fā)病時每見此合方證,喘家被外感誘發(fā)者亦常見此證,口舌干燥者宜更加石膏。治小柴胡湯證與小陷胸湯證同時出現(xiàn)者,肺病、肺結(jié)核多見本方證,咳嘔者更宜合用瀉心場,骨蒸勞熱者,可兼與黃連解毒丸。按:小柴胡湯的加減或合方,均不止于此,茲僅略舉常見者數(shù)則以供參考而已。臨床中,小柴胡湯的治療范圍非常廣泛,偏頭疼,心情不好,沒有食欲,口苦,入睡困難,或者晚上11-1點,1-3點醒,甚至暈車等都是可以治療的。如果用湯藥不方便的時候,可以使用小柴胡顆粒,同時注意多喝米湯,幫助補充津液。
本文來源:守正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