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地之氣,生長于春夏,收藏于秋冬。 人與天地同氣,陽氣生長,則脈浮升,陰氣收藏,則脈沉降。因此春天的脈象升,夏天的脈象浮,秋天的脈象降,冬天的脈象沉。 《素問·脈要精微論》里講到: 天地的變化,陰陽響應(yīng)。 由著那春天的溫暖之氣轉(zhuǎn)化為夏天的暑熱 因著那秋天的收斂之勁轉(zhuǎn)化為冬天的嚴寒 而這天的四季變化又與人體的脈動升降浮沉相聯(lián)系 表現(xiàn)為: 春天脈象清軟而滑,如同圓規(guī)滑過的圓充滿生機; 夏天脈象宏大而盛猶如矩尺,方正廣大充滿天地; 秋天脈象浮漂而平如同天平高低起伏,平平衡衡; 到了冬天沉實而下,猶如秤砣沉沉在骨潛藏生機。 所以說 冬至以后四十五天到立春,陽氣漸生而陰氣下降 夏至以后到立秋的四十五日,陰氣漸生而陽氣下降 陰陽的變化與人體的脈象如同約定好的一樣一同發(fā)生微妙的變化,如果脈象與四季不相應(yīng),醫(yī)生就可以通過錯亂之脈診斷疾病,從而知道死時。 春天的時候脈象如同魚兒浮在水波之間游動一樣;夏天脈動充滿體表如同盛夏時節(jié)的萬物充滿天下;到了秋天就像將要冬眠的動物一樣,脈搏開始潛于膚下就先將要離去的樣子;而冬天脈搏動于骨間,像冬眠的動物又像君子一樣深處內(nèi)室不出一樣。 升降浮沉,隨著季節(jié)變化更替,寸脈本性是浮,然而一進入秋冬季節(jié),便見沉意,尺脈本性是沉,而一進入春夏,便見浮脈的機象。這氣的變化是一定的,毫發(fā)不差。 |
|
|
來自: 圓夢pbx3ah38kr > 《待分類》